传统农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17-12-01 08:20:55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年3期
关键词:耦合度山东省融合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传统农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张康洁,蒋 辉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以传统农区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2005—2015年三个时间点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呈上升状态,五大地区符合整体趋势,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不高,正处于拮抗阶段,即将步入磨合期,呈“先升后降”的小幅度波动趋势,且鲁南>鲁北>鲁中>鲁东>鲁西,表明其耦合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协调度而言,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具有“自东向西”扩散分布的地域性差异,轻度失调数量减少至日照1市,勉强协调数量增加至青岛、威海、东营、淄博、聊城5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针对性建议。

传统农区;三次产业;耦合协调;山东省

1 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最新研究热点。目前,在信息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更须由大变强、由分散走向协作,充分发挥各产业的特色优势,不断推进三次产业均衡协调发展,以更好地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当前,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工业、信息、城镇和农业的“四化”同步发展,既有从国家层面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1],也有从省级角度出发对其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等[2]。同时,随着城镇化、科技创新和市场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学者们也开始关注产业融合,尤其是产城、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与旅游业等“两化融合”。其中,张开华、方娜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对省级产业园区与城镇化的融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3];黄晓懿、杨永忠对全国制造业和文化业的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4]。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两融合,王晰巍、李欢等[5,6]分别从产业融合的综合评价、方向及模式进行了全面探析;刘伟、兰苑等[7,8]分别从融合设计和机制、路径进行了“文旅融合”分析;刘霞对河南省“农业+旅游”展开了融合发展研究。从这些研究可见,对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已开始从全国宏观层面向省市中微观层面转移。

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山东省三次产融合发展水平奠定了丰富的基础,但仍需加以完善。在研究对象方面,主要关注“四化”同步协调、产业园区与城镇化、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农业与旅游等方面的“两化”融合,而较少注重三次产业的多维度研究。在研究方式上,主要采用经济和管理学方法进行产业融合的模式、机制、路径等层面的研究,而从经济学视角探索产业经济的发展动态和规律的研究鲜见。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出发,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旨在探索山东三产发展水平和时空差异规律,为促进传统农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 区域概况及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域概况

山东省地处34.25—38.23N、112.43—114.36E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中部和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而西部以平原为主。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西、北与豫、冀交界,南与皖、苏相邻,东部隔黄海与韩国、日本相望,囊括了济南、泰安、聊城、青岛、威海等17个地市,自然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文学大师季羡林、著名作家莫言的故乡。山东还拥有青岛海尔、青岛啤酒、鲁花、金锣、中通客车、鲁西化工等百家龙头企业,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9个国家农科园区,这里不仅有享誉“中国菜都”和“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之称的寿光市,还有“中国蔬菜第一县”——莘县。山东经济发展处于我国前列,2015年全省GDP总量为63002.3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8.89%,人均GDP为64168元,一、二、三产比重分别为7.9∶46.8∶4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03元。

山东作为传统农区,不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而且是农业产业化的策源地,东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因此,本文将以2005—2015年的数据,分析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不但可为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对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极具代表性。

2.2 研究设计

三次产业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彼此间相互促进和影响。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第二产业又为第一、三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条件,而第三产业不但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而且为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科技创新支撑。它们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能够运用系统性耦合协调模型对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为了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主要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子系统构建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体系,而指标选取对研究评价体系的测度有重要影响。在第一产业上,钟水映等以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指标测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9];张熠、王先甲以农民人均收入、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人均GDP、有效灌溉率等指标对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10]。而在第二产业方面,姜会明、王振华以工业化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城市登记失业率对吉林省工业化进行测评[11];杨彩萍、汤茂林以工业增加值比重、工业产值利润率、固定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江苏省“四化”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12]。就第三产业而言,吴玉鸣、黄京鸿[13,14]分别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投资比重、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增长率进行了有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体系,见表1。本文以传统农区的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5年作为研究时间段,有关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山东省统计年鉴》及17个地市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其中对极少年份缺失的数据主要依据年均增长率进行填补。

表1 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体系

(续表1)

注:+、-分别表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算:本文以熵值法为主,采用系统性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为了避免单位差异造成的影响,采用极差法对原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正向指标:uij=(1-a)+a×(Xij-Xjmin)/(Xjmax-Xjmin)

(1)

逆向指标:uij=(1-a)+a×(Xjmax-Xij)/(Xjmax-Xjmin)

(2)

式中,uij为标准值,xij是第j个指标第i年的原值,xjmin、xjmax分别是第个j指标的最小和最大值。a取值0.9,可避免无量纲化时出现负值或零的现象,便于计算。

以熵值法求指标权重:

(3)

Cj=1-Hj

(4)

(5)

式中,wij是第i年第j个指标比重,Hj、Cj、P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熵值、差异性系数和权重。

建立三产综合评价函数:

(6)

式中,Tj为综合评价值;Yij是某一系统第j个指标第i年的标准化值,结果值越大,说明某产业发展势头越好,反之,则发展状况越差。

建立融合度函数:以物理学耦合概念和系统性耦合协调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第一、二、三产业三个系统的耦合模型:

(7)

N=αT1+βT2+γT3

(8)

(9)

式中,D、C分别代表三产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和耦合度;N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协调指数;T1、T2、T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其中α、β、γ均是待定系数,但由于三个子系统同等重要,因此各取1/3。依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把耦合度划为6个类型,且所处耦合度值越高,其耦合水平越高;反之,所处的耦合度水平较低(表2)。耦合协调度主要划为10个等级,0.00—0.09为极度失调、0.10—0.19为严重失调、0.20—0.29为中度失调、0.30—0.39为轻度失调、0.40—0.49为濒临失调、,0.50—0.59为勉强协调、0.60—0.69为初级协调、0.70—0.79为中级协调、0.80—0.89为良好协调、0.90—1.00为优质协调。

空间回归模型:基于弥补最小二乘法的偏差和满足空间因素的考虑,本文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回归性分析,公式为:

(10)

式中,W、ρ、ε分别代表空间权重矩阵、相关系数和随机误差向量。

3 实证分析

3.1 山东三产融合发展综合水平分析

从表3可知,山东省2005年、2010年、2015年的综合水平均值分别为0.371、0.447、0.456,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威海、泰安、莱芜和临沂处于先升后降的状态,而东营则是先降后升。2005年在山东省三产融合发展综合水平中,聊城、菏泽、潍坊、滨州、泰安、临沂、枣庄和莱芜8市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低于平均水平,菏泽最低为0.254。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2005年相比,2010年和2015年山东省聊城和潍坊两市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有较大提升,且均高于平均水平。表明虽然山东省三产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整体较好,但是仍存在时空差异,这与其所处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经济综合实力、政策式项目指引和产业优势存在较大的联系。如聊城和潍坊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上升较大,主要得益于现代化农业的蓬勃发展:聊城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农业蔬菜瓜果优势进行精深加工,积极开拓创意性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潍坊寿光作为农业产业化发祥地,一直秉承现代化发展理念,依照经济市场和消费需求,积极创建农业园区、农博会、都市农业观光等多功能扩展模式。

从2005—2015年山东五大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看(表3),总体呈上升趋势,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鲁东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最大,主要是位于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青岛、烟台和威海等是现代化新型大都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其产业结构发展带来重大的优势和契机。2008年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出现小幅降低,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由外向内、由生产向消费、由制造业向服务业不断扩散,使山东省GDP增速下缓、城镇失业率上升,且工业生产、消费和对外贸易增速降低,尤其造成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减缓,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15],这些对山东省的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图1)。

表3 山东省17市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状况

注:N、C和D分别指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

图1 2005—2015年山东地区三次产业融合综合水平

3.2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分析

就耦合度来看,山东省耦合度整体上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小幅度波动趋势,由2005年的0.488上升到2010年的0.491,后又微降至0.486(表3),而临沂、聊城、东营、潍坊却呈上升趋势。从山东省五大地区来看,鲁南和鲁北基本趋于平稳上升趋势,鲁中、鲁西和鲁东则属于上下起伏波动的微降状态,且自2005—2015年以来鲁南>鲁北>鲁中>鲁东>鲁西(图2)。这反映了山东省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弱,需要依据各市产业优势和政策指引挖掘农村电商淘宝、智能工业化、康养旅游等多种三产融合新业态,极力推进产业关联度的提高。

图2 2005—2015年山东地区三次产业融合耦合度

从协调度而言,三个典型年份中山东省三产融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424、0.468、0.469,呈上升趋势。其中,济南、聊城、青岛、淄博、济宁、潍坊等11市均符合这种整体趋势,而烟台、泰安、莱芜和临沂4市则处于先升后降的趋势。此外,由山东省五大地区来看,2005—2015年整体呈上升状态,仅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且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图3),整体变化形势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因此,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需要以提升三产融合发展综合水平作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加大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图3 2005—2015年山东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度

由图4可知,2005年、2010年、2015年山东省17市协调度变动有较明显的变动,勉强协调由山东半岛自东北向西扩展。其中,在三个典型年份中,勉强协调(0.50—0.59)的城市数量占全省总数量的比例分别为5.88%、17.65%、29.41%,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2015年濒临失调的数量由2005年的13个降为11个,轻度失调数量由2005年的3个市(菏泽、莱芜、枣庄)减少为日照1市。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度的地域性差异有所减小,开始由山东省东北沿海向内陆各市良好推动。这主要源于在竞合之下,山东省各市产业经济发展并非单独存在,各市在多领域、多行业上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是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结果。

3.3 山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

通过典型的OLS模型逐步剔除共线指标,最终选取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有效灌溉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农村恩格尔系数、粮食单产、工业比重、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润率、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GDP作为自变量,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度为因变量,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山东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图4 山东省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

由表4可知,除成本费用利润率外,工业产值利润率、工业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效灌溉率、农民收入水平、人均GDP、农村恩格尔系数和粮食单产均对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工业产值利润率回归系数为0.462,表明它对山东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最大;而工业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农业机械化程度及有效灌溉率对山东三产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相比之下,农业收入水平、人均GDP农村恩格尔系数和粮食单产产生的促进作用较弱,但仍具备很大的扩展空间,且其空间依赖值为-0.037,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山东省内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度的增长受相邻各市的影响较显著,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扩散或溢出效果。因此,山东省各市应继续发挥龙头企业领头作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探索工业与第三产业、农业的融合点,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

表4 空间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注:***说明处于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并且括号中数值为z。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角度来看,山东省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2005—2015年山东省的鲁东、鲁西、鲁中、鲁南和鲁北五大地区符合这种总体趋势,且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这可能是由于鲁东的青岛、威海、烟台三市都处于山东半岛,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大型港口较多,对外经济贸易发达有关。此外,山东省作为蓝色经济区,相关政策扶持的力度较大且海洋资源多样化,不但以渔业天然养殖基地为基础进行海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海洋科技研发,积极发展多类型海洋产业,而且海上旅游业也日趋活跃,极大地推动了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处于先升后降的稳定波动状态,目前正处于拮抗末期,并即将步入磨合阶段。2005—2015年,山东省鲁南>鲁北>鲁中>鲁东>鲁西,可见山东省鲁南、鲁北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相互依存和影响程度较好,但整体效果仍不显著,需进一步加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

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时空演化来看,主要呈现“东—中—西”扩散格局,即由山东省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延伸的地域性差异;轻度失调数量由2005年的菏泽、莱芜和枣庄3市减少到2015年仅日照1市;勉强协调数量从2005年仅东营市增加到2015年的青岛、威海、东营、淄博、聊城5市。此外,与鲁东相比,鲁中、鲁南和鲁西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协调度增长较快。可见,山东省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成果缩小了省内五大地区间的产业经济差距。特别是鲁西地区依托平原优势,抓住了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乡村生态旅游和创新创业等重大发展契机,衍生出了农村金融、电商淘宝、城乡俱乐部、都市农业生态观光和农家乐等新业态,极大地提高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利于三产融合协调度的提升。

2005—2015年,山东省五大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其协调度基本保持一致,均呈上升状态,仅2008年出现小幅度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更是中国转型经济的重大缩影[16],深受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极大地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此外,就影响因素来看,首先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找准工业与农业、第三产业的融合点和增长点,发挥工业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其次,要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注入科技创新等现代化元素,不断挖掘新产业和新业态,提高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度延伸。第三,要注重发展现代化智慧式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有效灌溉率,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

4.2 对策建议

主要结论为促进山东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它既能为缩小省内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撑,又能为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具体建议包括以下几点:①为了提高山东各市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水平,应以完善交通网络、移动互联网、冷藏物流链等配套设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依托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和现代化营销模式建设,适度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和彼此间的产业结构配比,尤其要与时俱进地推动产业结构的科学布局,不断提高三大系统的综合水平。②针对山东省三产融合耦合度“先升后降”平稳波动的问题,各市应加大第一、二、三产业彼此间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并运用科技创新、分享经济模式、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及其他新思维催生农村电商淘宝、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一批新业态的产生,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业价值链。③面对山东省三次产业耦合协调度地域非均衡性差异,要加大各市利益联动分享机制,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指引下,提高龙头企业、联盟组织、个体等多种经营主体的参与性,发挥其主动引领作用;同时,用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来找寻产业融合点和协作衔接点,坚持以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发掘产业发展新动力,逐步提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整体协调度。④要继续加强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以绿色健康发展为基础,加大农业、第三产业与工业的多领域合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科技含量和创造能力,争取价值最大化;充分利用政策、科技、人才和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促进第三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⑤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科研园区、基地、高校院所的辐射力度,逐步提高农机化水平与相关科研成果的普及率,并通过多类型公共服务培训平台培养新型经营主体的新思维、新创意和新职能,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

[1]李裕瑞,王婧.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2)∶199-212.

[2]黄祥芳,陈建成,周伟.江西省11市“四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J].城市问题,2015,(3)∶67-74.

[3]张开华,方娜.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协调度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3)∶43-48.

[4]黄晓懿,杨永忠,钟林.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6)∶71-75.

[5]王晰巍,安超,初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55(6)∶96-99.

[6]李欢,田雨虹,王伦.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向及融合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7)∶1021-1026.

[7]刘伟.上海海派文化与水上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5)∶372-375.

[8]兰苑,陈艳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以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发展为例[J].经济问题,2014,(9)∶126-129.

[9]钟水映,李强谊,徐飞.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7)∶145-152.

[10]张熠,王先甲.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3)∶154-159.

[11]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5)∶591-595.

[12]杨彩萍,汤茂林.江苏省“四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6,(8)∶52-59.

[13]吴玉鸣.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0,(10)∶52-56.

[14]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1,(1)∶43-46.

[15]刘绍辉,董晓青.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8)∶16-19.

[16]颜培霞,张卫国.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研究——以转型中国的经典缩影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5,(6)∶78-85.

StudyonIntegrativeDevelopmentLevelofTraditionalAgriculturalArea′sThreeIndustries——TheCaseofShandongProvince

ZHANG Kang-jie,JIANG Hui
(Business Colleg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By using the way of the entropy-weighing method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festival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Shandong Province at three time points of 2000-2015 years.It made the main conclusions as follows: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convergence in Shandong was on the rise.Meanwhile,the five major reg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 also met this overall trend.While it decreased from Ludong to Lubei,Luxi,Luzhong and Lunan.Its thre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gree was not high and at the antagonistic stage.The coupling degree had a small amplitude fluctuation trend of after the first rise and fall.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the integration degree decreased from Lunan to Lubei,Luzhong,Ludong and Luxi.It was showed that the coupling degree still had a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As far as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was concerned,it showed tendency to ascend.Furthermore,the coordination degree existed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howed the spread layout of from east to west.The number of mild disorder reduced to only Rizhao and the number of barely coordinate increased to Qingdao,Weihai,Dongying,Zibo,Liaoheng five cities.Finally,this paper propos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three industries;coupling coordination;Shandong Province

10.3969/j.issn.1005-8141.2017.03.017

F264.1

A

1005-8141(2017)03-0349-06

2017-01-06;

2017-02-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363015、715031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A041);国家民委委托项目(编号:2016-GMF-018);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计划”支持项目(湘财行指[2016]82号);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编号:16B218);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湘教通[2014]405号);湖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资助、吉首大学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编号:JGY201624)。

张康洁(1990-),女,山东省聊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

蒋辉(1982-),男,湖南省宁远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贫困地区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耦合度山东省融合
中国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时空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干旱气象(2022年5期)2022-11-16 04:40:24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3:58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生产力研究(2020年5期)2020-06-10 1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