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兴
明清时期运河城市
——济宁城空间研究
李家兴
从元至清,济宁一直是京杭运河上的枢纽,运河上繁华的漕运使济宁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商品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加,是济宁城的发展重要的保障。本文主要利用清代的地方志,从明清济宁城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运河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的修葺、规模、街区、府衙、祠庙、园林、学院等方面入手,对明清时期的济宁城进行复原研究。
明清 济宁城 运河 空间复原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的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临沂,西接菏泽,南面是枣庄和江苏徐州,北面与泰安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相望。地理位置介于115°52′——117°06′、北纬 34°26′—35°55′,辖12个县市区。济宁是一所有悠久的历史的文化名城。市境内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孕育了明清时期济宁灿烂的运河文化。由于济宁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繁荣的经济,使其有着“运河之都”的美誉。
济宁的旧城是由古任国城演变而来。明朝建国后,北方急需南方漕运,然而经历元末明初的战乱和河床淤塞,运河早已不通。明太祖命令大臣疏浚黄淮河道。明洪武三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济宁,并将城的外墙易以砖,内墙仍为土筑,形成内土外砖结构的城池。明朝将济宁在原来旧的土城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构建其规模也得到扩大。同时,对济宁州城进行了全面扩建加固。新修的济宁城大体是一个正方形。依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的济宁城大小和建置基本上与明清时一致。此外,由城的大小和城楼的修建情况可知,济宁地处京杭运河南部要冲,是鲁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地位显著。由于京杭运河开通后,济宁商业功能的急剧膨胀。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规模的扩大,使济宁城市形态开始突破规矩的有形城墙,逐渐向外围扩展,运河沿岸形成了大量的居民、商业店铺以及非规则型河街,因此明清时期济宁城的修建和规模的扩大,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控制以及运河商业经济的发展。统治者为了维持这个码头收取商税需要在这个地方修筑城池,而且从以上济宁城池的修筑情况,其总体规格还是相当高的超过一般的府州县城。除此之外,运河沿岸的商业发展是导致城市规模扩大的直接原因,运河沿岸的商机和便利的交通引导着明清时期济宁城市向运河两岸呈现无规则的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济宁城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居民分布有着明显的特点。“城东南隅是戏班演戏,说书人说书,玩杂耍游戏的地方。东北隅是官吏和兵士、僧侣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西北隅有学校,多为地主、士绅、文人居住之地。官衙顺街而建,寺院面河而立,民居傍水而筑,竹竿巷建筑群最具特色,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北小苏州。”[1]通过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和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街巷数目对比可知“道光年间济宁城内街巷已经从原来的45条增加至107条;东南西北四关街巷由原来的43条增加至 183条。”[2]街道的命名或以商业区命名或以寺庙、官衙、园林等名称命名。主要扩大的区域是靠近运河的南关和东关地区,这主要是与运河的走向有关,因为南关和东关地区靠近运河,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著名的河街商业经济带,这里大多扩充的是商人的店铺和手工业作坊。
明清时期的济宁有七十二衙门之称,体现其在封建帝国内部重要的地位。济宁在元朝至元年间开通大运河后,济宁城市由先前的运河南迁至北岸二里之处,使济宁成为南北运河的中枢。此后,元明清三代都将济宁作为治运和司运的中心。在济宁,从中央到省、道、府、州县各级司运机构林立,比比皆是。“明朝时最高河道管理机构设置在济宁,清初仍设河道总督在济宁。雍正时设河东河道总督管理山东、河南两省的黄、运两河,驻济宁。”[3]除总督河院衙门署、工部分司等中央特设机构外,还有运河道署、运河同知署、管河州判署、泉河通判署等众多司运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河标中军副将署、运河兵备道署、各标营署、守备署、济宁卫署、临清卫署、巡漕院、抚按察院、布政司行台、按察司行台、治水行台等等司运军事、监察机构。另外,还有济宁直隶州署官司衙门等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三代数百位河道总督以济宁为大本营和司令部,不辞辛苦,呕心沥血,为600年漕河畅通和大运河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京杭大运河的河都。”[4]据济宁市博物馆资料整理,河道总督院署在今济宁暖气片厂,运河道署在今济宁一中新校区,运河同知署在今济宁附院西南,治水行台在今济宁城西等。
明清时期,济宁城内商业的繁盛,使得济宁城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通过对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和咸丰《续修济宁直隶州志》、民国《济宁县志》等方志进行研究,对其他的人文景观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济宁城内祭祀类的庙宇大致有两大类。其一为祭坛类,例如,社稷坛在“州西门外”;先农坛“在东门外”;城隍庙在济宁州治东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小门外西南一里;厉坛在城北关天妃阁东隅;八蜡庙在城东;关帝庙一在在学宫东北、一在南门瓮城、一在河东。城中另一类祭祀景观为佛教庙宇、道教庵观、伊斯兰教清真寺、忠烈、节义、名宦、乡贤祠堂等。如朱将军祠在城隍庙东;曹子祠在州城外运河东岸,道光二十年移建于城内城隍庙街路南;公輸子庙在城隍庙西;先贤诸祠、宗圣祠在运河厅署西;任子祠、高子祠在城东;樊子祠在州东;司马子祠在城西南;何邵公祠在北门外;白衣尚书祠在城东;二贤祠在太白楼西;浣笔泉二贤祠在城东门外;报功祠在南门东;陈恭襄侯祠在南门外;黄公祠在南门外;张公祠在报功祠东;靳襄公祠在天井闸;火神庙一在河东,一在南小门外,一在东关;马神庙在西北隅州治东北附近;诸湖神、汶水神、大河神、泗水神、百泉神、济水神;禹王庙在南门外,旧在义井巷葛仙祠在城隍庙西;张仙祠在东狱庙东;东江庙在城隍庙东;二郎庙一在西门瓮城内,一在城东光泗合流处;崔府君庙在运河西岸;三元宫即皇经阁在南关西;吕祖堂在南关皇经阁左;金龙四大王庙在天井闸北岸;许真君庙在河东泰山行宫东、三官庙在东岳庙前等[5]。明清时济宁有大量的佛寺,如,唐宏法寺在城南三十五里横坊村临泗水;雨露禅林在城东门外;常清观在北门外里许有三元宫;铁塔寺在东南隅;兴福寺在城北二十里;佛爷庙在城东二十里郑家庄东等。
大量的祭祀空间共同构成了济宁城。祭坛类的祭祀景观一般分布在城池外的近郊,佛教道教寺观大都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幽静之所,各种的祠几乎遍布济宁城的城门内外。其中有些也命名为街道名字。比如,济宁城西北隅南北街的普照寺街等。明清时期济宁城的南部是较为集中的祭祀场所,例如火神庙、各种河神庙以及龙王庙,这反映出运河与人们生活生存紧密相连,人们祈祷运河平安无事。
明清时济宁城商贾云集“南北之交,人物之盛甲于齐鲁,往往名公巨卿文人墨士安其风土而寄迹焉,故侨寓特多。”工商经济繁荣,名公巨卿云集,从地方志可知,为了满足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济宁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园林,供其游玩。于此同时,济宁城本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明清逐渐兴盛,城市中州县儒学不断扩建、重修,书院数量也不断增多。“自清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九年的科举考试中,本区考中进士75人,状元2人,榜眼、探花各1人。”据道光《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明清时期济宁城共有8所书院。分别是正学书院,明代建立在济宁城西南隅;仲子书院(南洲书院)在沙洲寺之旁;讲德书院,清代建立在济宁文昌祠后;济阳书院,清代建立原为普济堂;三省书院(曾子书院),明代建立具体地点不详;渔山书院,清道光建在城内北门里路;龙门大社,明代建在学宫西;任城书院,清乾隆建在城外西南新司街;池楼书院,清光绪间建太白楼下少陵祠旁之南池两岸。书院多选择在远离城市繁华闹市的郊区,尽管济宁城市中也有多所书院,但书院基本上分布于城市各个方位,没有出现较为集聚的现象。
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济宁是热闹非凡的,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娱乐场所。不仅有茶馆戏棚,如“四海春茶园”、“玉仙亭茶园”、“耳朵眼茶馆”、“大兴楼”、“五福楼茶园”等。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富商大贾、乡绅雅士、官僚贵戚在济宁建造私家园林。比较出名的有意园在晁家街;李园在城南八里;也园在城北;集玉园在城之艮方等。“明代园林数量大约有33处,清代中期增至56处之多,清末民初衰减至10余处。而且济宁大多数园林占据了优越的地理区位,布局形式为点状布局,同时在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集聚趋势,呈现出局部组群式分布的特色。”根据研究,这些园林大多分布在城内或者城郊,“明代33处园林中,城内四隅有17处,城外四郊有16处,城内外数量基本持平。清代园林56处园林中,城内26处,城外30处,呈明显的向城外扩展的趋势”。
济宁城因运河而起,也因运河的衰落而衰落。有着有久历史的济宁城区在元代修建大运河时获得了生机。从此,济宁成为了南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济宁”之名,意为安宁,表现出济宁城与运河之间的密切关系。运河的便利让济宁迅速崛起,使它从一个万物凋敝的城市,一跃成为“五方之会,骛于纷华,与邹鲁间稍殊”的繁华都市,被誉为“江北苏州”、“运河之都”。运河上来来往往的商人和大量的府衙使得济宁城得到重视。元朝将济宁城的县治北移,明清朝时期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济宁城,使其成为一个大的商业都市。随着城内规模的扩大,济宁城内的街道开始增多和反映商业性质的街道和商业区。因济宁的重要使其成为有“七十二衙门”之称的治运和司运中心,济宁城内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其拥有数量极多的祠庙、书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运河的便利使其形成繁荣的河街。济宁城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商贾之踵接而辐辏者,亦不下万家。”大量的富家贵族生活在这里,济宁城内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也进一步繁荣。
[1]李德楠.比较视野下的运河城市——以济宁、临清为例[J].中国名城,2015(7).
[2]闫婷婷.明清时期济宁市域城市景观演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9.
[3]刘捷.明清大运河与济宁城市建设研究[J].建筑历史,2008(4).
[4]汪孔田.济宁是京杭大运河的河都[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5]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5《轶祀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76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37~253,278.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李家兴,男,汉族,在读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历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