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颖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罗 颖
随着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全面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通过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因此本文将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究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以及构建策略,为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 智能化 教学模式 构建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生产生活模式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变革,不断地利用技术发展的产物来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新教育理念的要求,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最大的目的简单而言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级技术人才[1],可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为了通过探究分析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分析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智能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技术的发展,在思路的层面产生的对于教育发展的思考,笔者认为智能化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开展的便捷性。主要有以下层面的体现,其一,智能化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智能化安排[2],这种安排的使得教学内容开展便捷,例如,智能化的演示文稿教学模式,在之前演示文稿的教学基础上,通过感知老师讲课中的关键词,进行幻灯片的放映。其二,智能化教学模式开展简捷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智能化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融合,进行多种设备层面的开展,大量零碎时间得到利用,在体现出便捷性的同时,对于教学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智能化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技术层面的依赖性,所谓技术层面依赖性就是指,智能化教学模式中几乎所有的组成都依赖于技术的发展。首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多技术的集成系统。其次,智能化教学模式所依赖的技术主要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可见智能化教学模式技术依赖性的特点。技术依赖性的特点使得智能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即技术先进程度越高,其可靠程度就会相应的降低,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技术的的可靠性,是高职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即高职教育中要进行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要在技术的层面上进行保证,所谓技术的层面得以保证,就是指高职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3]。主要有以下层面的要求,其一,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所有系统,都必须有成熟的系统进行相应的保证,较新的技术在智能化系统的构建中应用应当慎重,要考虑到技术的成熟性。其二,技术的可靠性的要求还有一个层面的体现就是,在智能化教学模式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有较强的技术维护团队,使得智能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进行。
高职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另外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智能化教学模式,通过相应教学观念的学习,通过一定的技术设备保障,使得智能化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教育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良好的适应性对于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首先,所构建的只能呢规划教学模式适应高职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其次,良好的适应性,使得智能化教学模式能够在高职教育中有着很好的推广[4],对于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促进与提升十分有利。
高职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智能化教学模式必须要对教学产生一定的促进性,这是因为,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高职教育中的尝试与创新,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所以高职教育中构建智能化教学模式,最大的要求与目的就是其对于教学的促进性。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于智能化教学模式系统部分进行设计时,所有设计以及决策的依据都是其对于教学的促进意义的大小。当然,对于教学促进意义的大小是一种定性的表达,无法量化,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综合决策。
所谓整体式思维的设计,就是指在宏观层面对于高职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在整个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起着首要的作用。整体思维式的设计,就是以学校为单位,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分析,找到智能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方面,对于应用的层面进行确定,大的应用技术进行确定,对于主要的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进行确定。总的来说,进行整体式思维的设计,就是为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确定出基本的框架,有了这样基本的框架,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进行预期教学成果的分析,对于思路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早期的优化。进行整体思维式设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5]。
高职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事物,其包含有门类众多的专业教育,在整体式思维式设计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不同的高职专业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使得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不同的,对于不同教学思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其次,不同的专业课程的侧重点不一,对于智能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点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设计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的思路就是,全面地分析高职专业的特点,分析其教学的侧重点以及教学智能化的急需点,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设备是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实现智能化教学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保证,智能化教学本身就具有技术性的特点。智能化教学模式通常需要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如电脑,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可以说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智能化设备的构建,要实现高职教育整个教学过程的智能化进行与管理,就必须保证技术化设备的合理应用。所谓,合理应用,就是指智能化设备不论在技术的依赖层面,还是具体的人机交互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做到综合决策。技术化设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其依赖技术的选择,智能化技术设备的核心就是设备中所应用的技术,技术过于落后,无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完成,技术过于先进,对于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后期的围护维护都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设计所依赖的技术的选取,十分关键,要进行多次的分析论证。
本文探究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分析了智能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要求,最后对于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做了分析。总的来说,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必然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适应,主动地改变,才能全面促进教育的发展。
[1]王述刚,孙鹤阳.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157.
[2]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设备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姚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社科纵横,2007,22(1):144~145.
[4]贾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1.
[5]张志刚,平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0,28(4):39~42.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罗颖(1986-),女,四川遂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