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营 周 灵
跆拳道教学中协作教学法分析
尹天营 周 灵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很多学校不再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有些学校在体育课就开设了跆拳道教学。教师在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证明协作教学法能够受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广泛推广。本文主要分析了跆拳道教学中协作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交流。
跆拳道 协作教学法 应用
跆拳道是一项单人类的体育运动,但同时需要练习者拥有较好的协作能力,但在当前的跆拳道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较差,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果把协作教学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跆拳道教学中,就能把教学枯燥为有趣,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学效率也能实现大幅度提高,锻炼学生们强健的身体素质。
协作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要求各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必须要互相紧密配合,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跆拳道是一种比较难于学习的体育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恐惧、不安的心理,怕伤害到自己的身体,不敢尝试,但如果把协作教学法应用其中,就能有效缓解这些不良情绪,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协作教学法更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学生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并且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学价值非常显著[1]。
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主要包括柔韧度、速度、力量等几个方面,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确保自己各种跆拳道动作的协调和灵活性,而且这也关系到学生的踢腿高度和击打精准度等[2],所以说基本素质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协作教学法开展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首先全面考察学生的柔韧度、速度及力量等状况,掌握每个学生身体的真实情况,明确各自存在的差异,从而确保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该把学生身高、体能、兴趣等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去,从而均衡地划分为若干个两人组或者多人组,指导组内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牵、拉、压、摆训练。但需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肌肉疼痛程度合理地安排训练难度,避免学生出现受伤的状况;二是教师可以指导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进行相互的压腿训练,学生们把对方的肩部作为拉杆,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柔韧度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压腿的高度,把握合适的训练难度;三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速度训练中进行协作,组内学生之间的身体速度要存在差异,然后让速度较快的学生拉着橡皮条前端,速度较慢的则拉着后端奔跑;四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的力量训练,在相互配合的状态下,为训练增加了更多的安全保护。
在学生进行跆拳道学习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才会在专项素质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协作教学法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跆拳道专项素质教学中应用协作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把学生按照2人或以上的规模划分小组,并选择其中一人做为主练方,其余的作为陪练方,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互相摸肩训练,从而提升他们的反应力以及步法移动和体位变化的速度。此外,还可以开展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自由靶训练,锻炼他们的踢靶精度及速度,从而有效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跆拳道专项素质。
在进行跆拳道专项技战术教学时,也可以运用协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相互无接触式攻防训练,即模拟实战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项技战术能力,让学生合理把握最佳击打的时机、空间和距离。可见,协作教学法对于跆拳道专项技战术教学有着非常显著的教学价值。
跆拳道教学不但包括实践训练,同样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协作教学法同样也可以应用到跆拳道理论知识教学中,组织学员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进步。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把自身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去探寻解决途径,这样就完全冲破了传统上模仿单一动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跆拳道动作知识,这样他们在实际训练中才会明确自己动作是否正确,避免出现失误,真正指导自身的跆拳道水平不断提升。
总之,协作教学法对于跆拳道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跆拳道教师要注重协作教学法的应用,将其融入到各项教学训练中,科学地进行分组,让训练更为科学和安全,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1]付文灿.论协作教学法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8):81~82.
[2]沈翔.协作教学法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当代体育科技,2016(11):25~26.
贵州理工学院)
尹天营,本科,贵州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