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017-12-01 09:54:24罗远红
长江丛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新生心理健康

罗远红

浅析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罗远红

大学生经历高中生活学习之后,会经历种种改变,形成新的特点。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采取抽样方式进行了心理测试,发现有16.8%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对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寻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 心理问题 解决方法

一、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

在心理测试中,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新生中。究其原因,中学的学习方式为被动灌输,只要把老师教的内容学懂记住就行。进入大学学习后主要靠自学,老师只是起引导和点拨作用,到底应该如何学,需要自己去领悟和发觉。这给大学新生造成了很多困扰,继而产生心理压力,严重者还会出现失眠、心烦、注意力分散等明显心理症状,最终不能完成学业,适应大学生活更加困难。

(二)人际关系的问题

所有大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今后踏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但是现在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最终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把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总结起来,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有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独立生活能力差;第二,与人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交往技巧;第三,不愿意与人交往,存在一定的自闭倾向;第四,随波逐流,为与人交往而交往。

(三)恋爱情感的问题

如今,大学生谈恋爱在大学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是大学生在对待恋爱的定位和态度上有失偏颇。大学生往往追求理想,追求恋爱中带有梦幻色彩和言情小说中的美好,还有些浑水摸鱼者往往是游戏爱情,所以,大学恋爱不被看好。笔者发现,大学生恋爱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有:第一,失恋后的情绪问题。第二,对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错误理解。

二、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一)环境变迁的因素

大学新生入学后都要经历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所以新生入学期是高校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时期,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作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期”。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在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一致,因而会有心理落差;二是新生不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有困惑情绪进而心理失调;三是进入大学后与以往在中学里当佼佼者的感觉天差地别,因而诱发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的因素

高校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不懂交往的方法,尤其是在与异性交往时不知所措,经常发生碰壁现象。另外,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还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不正当的家庭教育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大多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脱离集体环境,他们往往也没有集体感和合作精神;父母的过分包办也让他们上大学后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交流的因素

大学,活泼而富有激情。在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大学生人人都有独特而丰富的感情色彩。首先,大学生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两极性表现得很突出,自大或自卑两种情况极易发生;第二,冲动和爆发性在他们的情绪中时有发生,所以,情绪不易控制;第三,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能够深化,从内心产生众多不良情绪,例如紧张、着急、自卑、抑郁等等,这些情绪波动都很大,以至于大学生不能自拔并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四)学校心理咨询系统工作不健全的因素

心理咨询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高校大学生产生的众多心理问题来看,大多数是由人格障碍引起的,但是当下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即使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也没有达到国家标准,例如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配备,心理咨询室没有落到实处等等。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科研动手能力等;通过一些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取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补充。高校要使用多种媒体来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经常举办专题心理讲座、报告、学术沙龙,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判断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只有当教育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并且主体自主参与时,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因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应该提倡主体的自我教育,高校教师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辅导员老师应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湖北美术学院)

罗远红(1967-),女,汉族,广东兴宁人,行政管理研究生,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新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重获新生 庇佑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新生娃萌萌哒
视野(2015年4期)2015-07-26 02: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