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三县为例

2017-12-01 09:54:24李建霞宋鹏蕾
长江丛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贫困户精准

李建霞 宋鹏蕾

关于我国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三县为例

李建霞 宋鹏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的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形成许多成功经验和模式。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内涵、总结河北三县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提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建议。

精准扶贫 模式 存在问题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时提出的。“精准扶贫”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更加精确、精准的开展和推进扶贫工作。对此,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进行定义,因而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慨念。王思铁认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同时,黄承伟则指出精准扶贫的实质在于将扶贫资源瞄准扶贫人群,并追求贫困人口规模稳步减少的精准要求,突出精准二字是对贫困人口识别和扶贫资源的瞄准。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扶贫方式对“精准扶贫”进行定义,有利于精准扶贫研究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也促进了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河北省三县精准扶贫中的典型模式

(一)新型产业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是比较普遍的扶贫形式,而如何有效的构建贫困人口参与分享的合理机制是产业扶贫成功的关键之一。以下介绍的产业扶贫模式值得推广。

积极探索和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产业模式。河北省易县以保障贫困群众权益,降低产业风险为落脚点,在全县范围的贫困村中成立87家扶贫合作社,共计7000余户参与入社。贫困户们可以通过土地、资金、劳力三种方式入社,成为“有股金、挣薪金、拿租金”的产业工人,既解决了贫困农户的就业问题,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且保证了他们的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外,在河北省行唐县成立鹏合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该社实行零门槛、零投入、零风险,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模式运作,通过企业作后盾、合作社搭建平台、合作商家供雏鸡、贫困户搞饲养,真正实现没有本钱也能创业,零投入也能实现小康,为那些没有资金想脱贫的贫困群众脱贫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该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充分发挥了政府在确定产业项目、组织生产、资金投入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以熟悉市场、掌握技术的优势低成本投入;三是贫困农民不需投入资金,参与门槛低;四是企业与农民共同分享赢利,利益分配大体平衡。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中贫困人口受益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土地入股来分享盈利;二是从事种植劳动得到工资性收入;三是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其中,土地和劳动力是贫困人口自身拥有的主要资源,因而贫困人口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并分享利益。这种模式很好的适应了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形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二)电子商务模式

河北省南皮县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与河北德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搭建起“狮城易购”电商平台,并依托党员供销服务社建立起“城乡快运”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电商流通“最后一公里”。在次基础上,南皮县又引进八方联采、农交汇、大槐树等多个电商平台,以8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帮建电子商务服务站,让贫困群众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带动帮助他们开网点、搞创业,走利用互联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电商扶贫,是产业扶贫的进一步发展,是“扶贫3.0”。扶贫不仅需要授人以渔,让贫困户掌握捕鱼的本领,还需要营造渔场、创建商机,让贫困户有鱼可捕、有生意可做、有钱可赚。同时,还要以电子商务助力连接供求双方,解决市场对接问题。帮补贫困户畅通销路,让贫困户手中的商品卖得出去且卖到好价钱。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随着电商主流化的推进,随着人们对电商扶贫认识的提高,成功案例必然会越来越多。

三、当前精准扶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一)帮扶针对性不足

扶贫先识贫,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待识别后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详细记录家庭人数、居住条件、耕地亩数、致贫原因等。其中致贫原因至关重要,所谓“治病找病根、脱贫找穷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包括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等等。各个地方都有根据县情村情开展多样化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农户扶贫手册中详细记入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但是针对不同类型贫困户帮扶的针对性并不突出,存在一定的欠缺。当然,这也是脱贫攻坚下阶段努力改进的地方。

脱贫的主体一定是贫困村民,政府的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从贫困户自身的角度,需要政府提供具体措施落实到村户上,做到因户制宜。首先,对贫困户进行更加精细的类型划分。其次,根据以上贫困户的精细划分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进行更有针对性、更加到位的帮助。如为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提供小额贷款等;对家中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应加强医疗帮助和资金帮助;针对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应加强资金帮助等。

(二)精准帮扶中的医疗保障有待加强

实际生活中,因为重大医疗疾病和长期慢性疾病,给一个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成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路上无法解决的难题。其中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医疗保障的重要意义。这家贫困户是两位六十多的老两口,两位老人身体都不好,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有爷爷为维持生计勉强种着一亩多地。奶奶患有脑供血不足、心脏病,2016年初,奶奶因为实在难受去县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奶奶这种情况急需住院,但因为实在没钱无法住院接受系统的治疗,病情只能靠吃药维持着病情。在这样的状态下,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水平更是扶贫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建议通过政府牵头,将县城乃至其他大型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条件引入当地农村,为广大村民提供更为有效的医疗,避免因为各种疾病导致的贫困发生。深入到每个农户家中,建立健全高效医疗体系,为每个家庭简历医疗备忘录,记录好其健康状况。实行“一对一”的精准扶助模式,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及时关注帮扶对象健康状况,从而为农户的健康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三)精准扶贫中扶贫内容方面重物质忽略精神

“精神原因所致贫困”比“物质原因所致贫困”更具隐蔽性和传播性,危害更大,脱贫难度也更长期和艰巨。精准扶贫不仅要提高贫困地区和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注重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即“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这个过程中,政府和老百姓需要同时发力,政府拉一把,自己更要努力。作为贫困的主体,村民一定要认识到脱贫的意义,需要他们集思广益,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出谋划策,并具体实施。调研时深入到贫困村民 的家庭,同情之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好多人只是一味的强调生活的艰辛不易,但对于改善现状没有具体想法,家庭没有长远计划。没有拼搏奋斗提高生活水平的主人意识。

教育对于脱贫很关键,精神脱贫更加重要。因而亟需加强教育扶贫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的教育政策,吸收和引进优秀的教师和人才到基层地区和教育薄弱的农村去工作,比如通过特岗教师、支教政策、提高基层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等措施和政策,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收良好的教育,从而真正的提高贫困地区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可以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使贫困家庭和人口掌握技术和能力,十分关键和重要。其中,南皮县在教育培训方面已经在开展了一些夜校培训、技术培训的举措,比如烹饪、西点、电焊、推拿。提供个人相关专业素质,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充实自己,提高劳动技能。个人建议,教育培训由扶贫单位牵头,派专人辅导贫困群众的相关专业技能,并帮助联系相应的单位和工作岗位,让贫困群众学以致用,发挥所学。如果只有技能,却没有相关岗位接收,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事倍功半。

(四)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匮乏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最底层,最了解村级集体经济系统与村民的问题与需要,直接影响着精准扶贫的实施。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基层组织人才不足。通过调研多个贫困村发现:一方面村级班子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另一方面后备干部后继乏人。虽然,政府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为农村注入了大批优秀的年轻人才,但是这一政策缺乏长久的留住人才的机制,人才流动性大,缺乏可持续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乡村建设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当前,在农村中的驻村工作队可谓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是驻村的单位有一定的资源,能够给村里修路、挖井等办来实事,另一方面是驻村单位下派驻村干部,这些干部大多是有学识、有才能的领导干部,真正发挥自身能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驻村工作队的这种帮扶只是暂时的,贫困地区脱贫以后这些驻村工作对自然也就随之撤离。所以,未来的农村发展更需要加强自身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有稳定的坚实的智力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五)社会力量不足

当前,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扶贫事业十分有限。希望政府对扶贫事业作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政策优惠。如南皮县人民政府在调研伊始的工作汇报中提到,南皮是我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企业多,用工空间大。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有限,大多都是祖祖辈辈的农民出身,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度差,培养这部分劳动力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脱贫是当地的头等大事,那么作出扶贫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就需要额外的支出来帮助贫困群众走上工作岗位。

对这些提供帮扶的单位,政府给于鼓励、肯定的同时,相应的政策扶持一定要跟进,以促进更多有能力的单位加入到扶贫的大队伍中。另外加强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救助力量。比如大学生支教,比如邻近市区相关单位的扶持,比如对于双无群众的医疗募捐。面对贫困,全民可以参与进来,一起发挥力量。

[1]王思铁.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4):14~15.

[2]黄承伟,覃志.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131~136.

[3]董家丰.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7):154~157.

[4]刘辉武.精准扶贫实施中的问题、经验与策略选择—基于贵州省铜仁市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6(5):112~117.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建霞(199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化养老;宋鹏蕾(1993-),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养老和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贫困户精准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红土地(2019年11期)2019-12-04 05:36:36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52
『贫困户』过年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4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6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红土地(2018年7期)2018-09-26 03:07:22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