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课堂管理中的体现
李梦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具体的课堂案例,阐述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于学好一门语言的重要性,并从课堂管理的角度结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给出了此案例相应的具体解决方案,本案例对于其他遇到类似课堂管理问题的汉语教师有一定指导作用。
案例分析;语言;文化;解决方法
课堂案例
老师上课要求同学用“所谓”这个词语造句,一个平时上课很喜欢拽成语的美国学生大龙马上举手说:“麦克(班上一个年级较大的男学生)的新太太很年轻,她们是老夫少妻,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老牛吃嫩草’”,麦克听到很生气,并由此在课堂上产生了尴尬和小冲突,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况,如果你是这个教师,你该怎么应对?
分析
此案例涉及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看,国际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使用汉语交际的能力,与他人交际时不仅是语言的交流,还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因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这是本学科、本专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普遍被接受的观点。学习一门语言,不可能只学语言知识而不学文化,也不可能只学文化不学语言知识,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之一是文化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词语文化附加意义和交际文化的教学,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应重点教授现行文化。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交际中应践行现行文化,否则,我们的文化教学可能会害了学生。我们在文化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试图完全消除“中介文化”现象,使学生完全中国化。学生语言流利、准确、恰当、交际顺畅,并符合普通中国人的交际规则是我们汉语文化教学的最高境界。
从课堂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涉及到教师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表明冲突已产生,作为教师此时应该缩小矛盾,不影响课堂秩序和进程。笔者认为具体处理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肯定这个同学造的句子句意的正确性,但同时指出使用这个句子时不恰当语境的错误。“老牛吃嫩草”这个词在汉语里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不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如果双方关系亲密,私下开玩笑时可以,但在课堂上最好替换成“家有娇妻”等褒义词。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们谈话时不仅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不论是要在恰当的语境使用恰当的词语,也要在恰当的语境使用恰当的称谓。称谓在对话过程中不仅仅表明双方的关系、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或者表示一种招呼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语用方面的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伴之以不同的语调,称呼能表达警告、威胁、规劝、禁止、命令、请求、建议、祝贺、感谢、嘲笑、讽刺、喜爱、厌恶、等多种语义。如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要称姓名,在课下可以只呼其名,到了宿舍甚至可用外号戏称。有些留学生或不重视交际情境和对方的角色身份地位,或不了解称谓语的文化内涵,造成交际中称谓语的语用失误。外国人在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无论如何很难忘掉自己的身分,因为外语和母语相比是第二位的,因此我们不能要求也不能希望外国人在称谓的使用上跟我们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忽略称谓问题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把称谓问题讲清楚,那将是教师的不称职。
第二种是从“老牛吃嫩草”的“老”字入手。在西方文化中,十分忌讳“老”字,因为“老”会联想到年龄大、体衰、保守、无用等词语,在称谓语中,对于老字更是讳莫如深。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一位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当他对房东老太太称呼grandma时,被对方明确回绝了,她宁愿被直呼其名,也不愿领受奶奶的尊称。由此可知,西方人是不愿意任何人用带老字的称谓称呼他们,而案例中同学把麦克比作老牛,是很容易引起冲突的。但是,教师可以解释,在中国文化中,“老”字并不是一个贬义的称呼,相反有很多好的含义,相应的称呼有老师、老板、老友、老总、老婆等。所以老字在中国更多的是表示尊重和亲切。所以这里的“老牛”,我们可以解释为老练、经验丰富、有魅力的男人。
第三种是用幽默来化解课堂的尴尬和冲突,比如教师可以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类似话语来回应这位同学,这样不仅可以轻松愉快的解决冲突,而且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的俗语,是一举两得的策略。但在事后教师需要分别向当事人解释。首先如果这位同学是不理解这个词的文化色彩而误用了,那应该跟这位同学解释 “老牛吃嫩草”这个词语不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因为这是一个贬义词,如果一定要说,只适合关系亲密的人私下开玩笑使用;如果这位同学是故意的,那应该提醒他要注意同学之间的和睦,也不要随意评论他人的私生活,提醒他下次不要这样做,并且给麦克道歉。然后向麦克解释,那位同学不理解这个词的文化色彩,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造出这样的句子,争取得到麦克的原谅。
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暂时化解课堂上产生的冲突,但是不能长远的解决矛盾。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巩固本体知识,同时要不断提高课堂管理能力;从小的方面来说,教师要提高处理课堂上出现矛盾的能力,要用心备好每一次的课,要预测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有效规避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1]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02).
[2] 周健.汉语称谓教学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04).
[3] 吕俞辉.非汉语环境下的中国文化教学[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李梦霞(1994-),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硕士在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