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婷婷
探析《会饮篇》中“柏拉图式爱情”永恒之美
——以电影《暹罗之恋》为例
代婷婷
《暹罗之恋》是泰国首部“queer”(酷儿)电影,它所表达出的人格魅力,情感的含蓄之美,以及人生的追求与柏拉图式爱情的节制之爱、善(美)的目的性以及爱的超越等深刻内涵不谋而合。
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 会饮 暹罗之恋
纵观柏拉图著作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式爱情”并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超越肉体,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之恋。柏拉图在其著作《会饮》中对于爱情的理解和他在《理想国》中建立理想城邦的理念具有一致性,具有节制的爱、善的目的性以及爱的超越等,是走向美与善的历程,最终达到美与善的最终目的。
《暹罗之恋》作为泰国首部酷儿电影作品,沿用了泰国小清新电影的叙事方法,剧情结构紧凑,剧中并没有和强烈的感情表达和反抗,而是将生活中的细节如流水般娓娓道来,摒弃小情小爱,更多关注凡世大爱,情感含蓄又充满张力,影片一上映就在亚洲地区引起强烈反响。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明确说明爱的对象是善,认为美只是产生爱的动力。从最初的对于美少年的爱引导我们内心去关照普世之爱,这是接近或者进入爱的唯一途径。从个别的美的形体到一般的美的形体,再由美的形体到体制之美和知识之美,一步一步到达美的本质,也就是美的相。爱神不断追求美与善,并且引导人们如何去追求美与善的最高境界。
其实在《暹罗之恋》里,爱的表达有很多种形式,并不止局限于纯爱之恋,最初,爱是一种依恋,Меw在Тоng为自己挺身而出之后便对Тоng产生了依恋,这是最初的爱的萌芽,但却是朦胧的少年之爱,后来Тоng家里发生变故,搬家至别处,Меw与Тоng从此失去联系。数年后,Меw在CD店前见到正要离开的Тоng,二人重逢。Меw和Тоng重逢后,两人的情感逐渐清晰,纯净、明媚又有着些许的忧伤,由此,感情线明朗起来。而《暹罗之恋》并不局限于你侬我侬的小情小爱,他关注更多的是红尘大爱。比如,Тоng母亲的坚强与隐忍,Тоng父亲对女儿强烈而真挚的爱,Меw对阿嬷的热爱与怀念,Junе对一个陌生家庭的帮助和支持,阿Ying对Меw刻骨铭心的暗恋……不论伏笔还是主线,无非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学会去爱,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最后每个人都回归自我,回归本真的自己,整部影片一直在以一种大爱的背景教会人们大爱才是最重的永恒,才是爱最原初最本真的样子。
Меw和Тоng两人最初纯真明亮的爱恋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了伦理道德底底线,不是所有的爱意都能成全,即便我很爱你,我还是不能和你在一起。在爱之外,还有责任,还有成长,还有年迈久病的双亲。不是不爱,只是,不能再爱。所以,爱和拥有无关。个人置于家庭,置于社会的时候,就不再是单纯的自己,如果不顾一切去坚持,而不去顾及周围环境,再唯美的恋情也带有着过于自我的痕迹,反而少了些刻骨铭心,而成为一种盲目或是过于感性的自我放逐。所以影片的最后,没有激烈的反抗,没有深陷于情欲不能自拔,只有Тоng的一句“我们不能在一起,但是并不代表我不爱你”,或许这就是对于这段感情最好的诠释和表达。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斐德罗篇》中指出,“理智则是一匹驯良的好马,而把情欲比作一匹劣马”。良马可以驾驭桀骜不驯的劣马,这就需要理智的管理和束缚人的情欲。也就是说,在爱情中用理智来管理情欲,能够控制住灵魂中的劣马,体会爱情的伟大与崇高,只有懂得感情节制的人,在对待爱情上才能过着一种优雅的生活,享受爱情所带来的幸福,其实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情欲,而是让人们懂得爱情的节制之美,并不是所有的爱意都已拥有为目的,这样难免会使爱情显得有些低级趣味。
柏拉图将他的理念论与爱情哲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最高的爱应是上升成为一种哲学,“是灵魂与远远高出于人类情欲上的永恒智慧的不可思议的融合”,“若若斯就像一个梦境,它总是憧憬着与真、善、美结为一体,但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奢望,这个愿望中包含着悲剧色彩”。最高的爱是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是一种理念之爱,这种最高的爱会指引着人们去认知与追求美本身,这就是所谓的理念之美。
一切由心,以一种自己的方式来倾诉表达,低声吟唱,也只为彼此,只要你懂,只有你懂,只有你明了,Меw轻轻柔柔地弹唱着专为Тоng写的情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最本真的自我,最本真的情愫,最本真的狂恋所洋溢出来的真情。那是一种爱情的真相。所有的爱过的时光都在这首专属情歌里变成了永恒,所有的分离并不是不爱,而是永恒的深爱。张爱玲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这里如此贴切。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净的爱情,是一种纯粹的关于永恒之美的爱,虽然柏拉图有关爱情的学说具有唯心主义倾向,但作为一种哲学思考能起着指导人生的作用,通过《暹罗之恋》我们看到了人生大爱和对“柏拉图式爱情”永恒之美的完美诠释,这才是最让人心生温暖的永恒之美。
[1]柏拉图.会饮[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仲霞.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1(07).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代婷婷(1989-),女,汉族,河南人,硕士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