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莹,陈 瑞,房德军,刘长艳,寇晓青,闫自意
(楚雄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彝族自治州 675000)
基于熵权模型的“奕报告”在构建数字校园过程中的使用现状调查及应用前景分析*
梅 莹,陈 瑞,房德军,刘长艳,寇晓青,闫自意
(楚雄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彝族自治州 675000)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带来了在数字校园背景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校园环境,提升教学、办公效率和生活便利的诉求。沿着“专家访谈→预调查→反馈矫正→正式调查→统计分析”的调查路径,对“奕报告”软件的使用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功能模块的再开发、规划和整合是影响“奕报告”评价及其普及度的重要因素。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问卷数据建立熵权模型发现,在各类功能模块中,比较重要的功能类型是“资讯共享功能”和“交易消费功能”。
数字校园;奕报告;市场调查;熵权模型
2017-10,国家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36 69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是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希望通过提升高等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人才的综合能力。而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逐年提升。数字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受到了小学、初高中和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青睐,很多高校也开始建设数字校园[1]。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如表1所示。
表1是预调查结果反映出来的高校校园学习生活三方主体——老师、学生、校方(管理人员)在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字校园背景下,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校园环境,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办公效率,使生活更加便利是三方的共同诉求。
“奕报告”是一款基于校园场景的大数据工具,综合集成校园各个系统平台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分析,并在“移动办公场景”“智慧课表场景”“课堂助手场景”“校园书香场景”“消费助手场景”“考试和成绩场景”“智能提醒场景”“校情报告场景”“校园交流场景”等9个校园场景应用,方便师生、管理人员的校园教学、生活和业务办理,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助力[2]。作为一款涉及教学、社交、生活、就业等各项功能的综合应用APP,目前,“奕报告”包括“报告”(展示实时简要信息,比如今日课表、早餐排名、校园消费、图书馆借阅等)、“应用”(找书、查人、自己班信息、电子课表、考试排期、图书馆历史、校园刷卡、读书汇总、费用汇总、成绩汇总、期初期中期末报告等轻应用)、“校圈”(可进行学习和生活提问、发表个人心情、沟通询问、交友、二手市场交易等社交和通知模块)以及“我的”(个人设置管理)四大已投入使用的功能模块。根据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反馈,进一步明确“奕报告”的使用现状,分析其未来前景,我们展开如下调查。
表1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调查是在教育部建设全国各高校数字化校园的背景下,根据调查用户体验的反馈和期望,从应用与评价的角度分析“奕报告”的使用现状和未来前景。因此,我们沿着“专家访谈→预调查→反馈矫正→正式调查→统计分析”的调查路径,以“奕报告”软件投入使用的云南、广州两地部分学校为调查抽样框,采取电子问卷为主,纸质问卷为辅的方式,分教师、学生两类主体,采取聚类分析结合概率抽样中的分层抽样的方式展开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5 050份,收回有效问卷3 837份,有效率达75.98%;教师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达83.40%.问卷覆盖楚雄师范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玉溪师范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工商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结合广州奕报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校方(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信息,我们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受访者(师生)男女比例基本平衡(47.26%,52.74%),受访者多为大一大二学生(占70.48%),大四的比较少(8.54%),受访教师年龄多在26~35岁之间(占36.41%),师生每天上网时间2~4 h的最多,占样本总量的52.27%.
在投入使用一定年限的云南、广州两地的部分学校中,数字校园综合应用APP“奕报告”自上线以来,共开发上架9个校园场景模式下的26个主要应用功能;对比超级课程表、课程格子等同类软件,用户对“奕报告”的认知度为69.89%,对超级课程表的认知度为64.09%.这反映出,“奕报告”在同类软件中的知名度并不小。而在受访的10所高校中,在校学生用户激活率为57.84%,教师用户激活率仅为43.31%.由此可见,“奕报告”的应用普及率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受访者对“奕报告”的使用频率也不高。
从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来看,我们对受访者按“周使用频率”和“月活跃率”分别划分群体,从技术架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体验、数字校园的部署模式与建设反馈两方面做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学生和校方对其满意度比较高。从用户的应用反馈和评价情况来看,三方主体对现有的服务和功能模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低,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我的课表”(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人数占受访者的46.32%)和“我的工资”(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人数占受访教师的40.47%),满意程度最低的是“校圈”和“我的借阅”,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人数也占20%以上。从“奕报告”新增功能模块的偏好性调查中发现,用户对于交易消费型功能和资讯共享型功能有较大偏好(持非常期待态度的人数占受访者的50.98%和50.73%),而68.41%的用户均反映“奕报告”现有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各项综合需求了,61.26%的用户建议推出新功能以提高用户满意度。由此可知,影响用户体验满意度的首要问题是:功能板块的综合性不高,覆盖客户需求不全面,功能模块的新颖程度低。
综上所述,功能模块的开发、规划和整合是影响“奕报告”使用现状及其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综合新颖、覆盖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促进校方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功能模块开发是拓展“奕报告”潜在市场、提高其应用普及率的重要推动力。而不同类型的功能模块以哪一类为重为主,如何将用户的实际需要与功能的开发、规划、整合紧密联系起来,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通过与广州奕报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的深度访谈,整合出五类功能模块(社交功能、交易消费功能、学习辅助功能、基本服务功能、资讯共享功能),再利用问卷数据与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同类型APP(课程表哥、超级课程表、课程格子)作对比,建立熵权模型,就每一功能类型在用户实际需求里的重要性赋予权重。
3.3.1 熵权法介绍
熵权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如果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信息熵Ej越大,其权重就越小。
3.3.2 熵权法赋权步骤
3.3.3 数字校园应用软件各项功能重要性的熵权分析
表2是受访用户对4种数字校园综合应用型APP的5类不同功能模块期望值的考评分数。
表2 常用、同类型的数字校园APP各项功能的期望评分表
依照上述步骤得到数字校园应用APP软件中各类功能模块的信息熵和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项功能模块的信息熵和权重计算结果
由信息熵和权重结果可知,对于各类功能模块,用户体验(期望)中最重要的是资讯共享功能,然后是交易消费功能,社交功能比学习辅助功能更影响用户体验,基本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最低。据此,我们建议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应该着重关注的功能类型为资讯共享功能和交易消费功能。
将结果反馈后,广州奕报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研究,计划在下一阶段按照熵权模型结果的重要性权重大小(资讯共享>交易消费>社交>学习辅助>基本服务)开展新功能模块的开发、规划和整合。下面是现阶段该公司对各功能模块细分应用的设想。
社交,即校内、跨校交友,心情发布,校圈微博;交易消费,即饮食、洗浴及其他消费记录,消费特征分析,一卡通充值、转账,二手交易;学习辅助,即师生线上交流,学习资料下载,定位考勤,借阅资料推荐;基本服务,即现有的课表功能完善、蹭课、学习报告、成绩、一卡通消费记录、奖助学金记录、工资记录等;资讯共享,即就业兼职信息发布、校园新闻公告发布、快递收发信息、失物招领、预约订餐和求助咨询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师生对数字校园应用类手机APP有较大需求,对该类软件的需求和偏好多基于软件的即时沟通性和强大、安全的交易消费功能。虽然相关人士对“奕报告”的认知度比较高,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对现有功能体验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其激活率、使用频率却不高,应用普及率也不高。“奕报告”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功能模块的再开发、规划和整合是影响“奕报告”使用现状及其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而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各类功能模块中,比较重要的功能类型是资讯共享功能和交易消费功能。部分高校受校方政策的影响,诸多新功能即使开发引入“奕报告”,也可能无法得到应用开放。因此,建议公司总部建立和完善与各高校间的科学联系机制,加强校企间的交流,就数字校园的建设与部署模式和校园管理体制机制政策做进一步的协调。
[1]王运武.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39-50.
[2]赖伟良,舒畅,曾杰.浅析智慧校园建设中基于大数据的移动应用设计和实现——以移动校园轻应用“奕报告”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3):4-6.
梅莹,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社会经济统计。陈瑞,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教育信息化。房德军、刘长艳、寇晓青、闫自意为在读学生。
〔编辑:白洁〕
TP311.13;G64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3.133
2095-6835(2017)23-0133-03
校企合作项目(广州奕报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调查项目),市场调查与分析系列作品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