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环境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输配电价分析研究与应用

2017-12-01 01:26:06王筠周明
科技与创新 2017年23期
关键词:输配电电价财务

王筠,周明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安徽 合肥 650001)

电改环境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输配电价分析研究与应用

王筠,周明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安徽 合肥 650001)

“十二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以建设“一强三优”为发展目标,坚持落实“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通过SG186和SG-ERP两大工程建设,历经了发展规划阶段、试点推广阶段、深化应用阶段及“五大”建设阶段,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经过过去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积累了可供企业经营分析、深度挖掘和预测的海量数据。财务信息化将输配电价分析应用项目列入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财务集约化进一步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与“两个一流”相匹配的卓越财务绩效。

大数据;输配电价;数据分析;技术架构

“十二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以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为目标,明确“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四化”管理和推进“两个转变”。通过SG186和SG-ERP两大工程建设,历经了发展规划阶段、试点推广阶段、深化应用阶段及“五大”建设阶段,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经过过去十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积累了可供企业经营分析、深度挖掘和预测的海量数据,财务信息化将输配电价分析试点应用建设项目列入信息通信新技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财务集约化进一步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与“两个一流”相匹配的卓越财务绩效。2015年,总部财务部提出信息实时反映、过程实时控制、结果实时监督的财务信息化总体工作目标,价格处进一步提出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公司经营模式变化及领导三个实时的财务信息化工作要求,而建立灵活、高效的电价分析模块的需求。

1 现状

安徽公司2010年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率先探索启动电价分析系统建设,通过构建电价“三抓三创”体系(即抓集成、抓标准、抓机制;创新分析方法、创新展现方式,创新应用机制),实现电价分析“三防三控”目标(即防范经营风险、防范监管风险、防范操作风险;增强电价分析[1-2]管控能力、监控能力、防控能力)。后随着国网电价集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及公司内外部经营形势、监管力度趋紧,对电价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本着“深度分析、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电价分析方法与展现形式,2014年,开发建成“一度三中心”电价分析模型,2015年以县公司“子改分”改制为契机,71家县公司全面实现营财一体化上线运行,实现电价分析系统横向业务集成、纵向传导的省市县三级的电价分析体系。2016年,安徽公司紧密结合业务实际与管理需求,制订融合推进方案,创新开展建立“一管、三控、双提升”电价分析体系,通过界面优化、拓展功能、深化颗粒度等方面提升平台应用能力,全面完成国网公司电价分析模块试点建设目标,提升输配电价改革辅助决策能力。2017年安徽电力公司积极探索新技术,主动开展大数据[3-4]分析研究,基于前期输配电价分析模块工作成果,制订翔实的工作方案,组织各方专家进行研发测试,于2017年2月在国网大数据平台上迁移大数据的输配电价数据,开发输配电价分析模型,利用大数据平台高效的存储能力和快速的计算能力,成功展示输配电价分析结果。

2 系统技术架构

电价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安徽省电力公司电价管理模块已实现与营销系统、SAP系统的集成,拥有较完备的购售电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管理粒度已细化至电费用户和发电机组。安徽公司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依托大数据平台,部署开展电价分析管理项目研究与应用工作,深度进行电价分析,科学支撑领导决策系统。安徽电力公司2016年在建设电费分析模块功能的同时开始大数据方案设计,信通公司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多轮评审,确定设计技术架构如图1.

图1 集中部署前技术路线图

安徽电力正在进行ERP集中部署项目,安徽信通超前谋划设计论述了集中部署后技术架构如图2.

图2 集中部署后技术路线图

3 大数据分析情况

数据源:电价数据包括销售侧、上网侧和输配电3个主题,其中,销售侧数据来源于财务管控与营销系统的接口,由管控营财一体化工具采集,存放于营财一体化采集数据库中;上网侧和输配电来源于交易系统,通过单据形式存储于财务管控数据库中。在大数据平台建立输配电价的项目,在该项目下建立管控和营财库的数据源,管控和营财库的表加起来共计3万多张,营财库每月增加7张数据字典表。目前已在大数据平台库中新建405张数据表,数据存储量已达18 G。分析主题:目前已全部完成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输配电价分析6大分析主题及48个明细分析功能点研发部署工作;电价执行综述、销售侧分析、上网侧分析、输配电价分析、收费政策分析和自助查询。

4 应用情况

理顺财务管控与交易平台、营销系统购输配售交易数据的逻辑关系,优化销售侧到户明细存储结构,提升到户采集效率,实现电价分析数据的“快”“全”“准”,支撑电价分析基于最小颗粒度的电价类别、行业等多维度分析。综合运用预算比、同比、环比、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有利于管理者全面快速掌握全局,对异动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决策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相关测算模型,合理预测电价变动趋势,助力公司发展,促使电价指标与公司经营指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电网企业对电价政策的实时分析和模拟测算,助力公司经营发展。

分析比对账务数据、单据数据、报表数据,揭露日常电价管理工作的不足,及时对风险点进行预警,助力实现电价业务过程处理、电价财务记录、电价管理报表的精细化管理。分析售电收入因素、购电成本因素、预算执行偏差因素等,为管理者优化电量结构、提升总体电价水平、精细预算考核、创造盈利空间提供辅助支持,实现盈利空间最大化。

5 效果及成效

通过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输配电价分析模块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电价管理决策层、操作层人员负担,从纷繁复杂的电价数据中快速定位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作出有利的决策。所获成效具体如下:①数据共享,多维分析,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数据共享融合改变了财务人员电价数据的获取方式,大大减少每月的数据人工校对工作量,提升数据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多维度分析体系,基于不同层级管理视角,将应用架构划分为省、市、县3个层级,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工作需求,促使系统应用效率提升。②功能全面,掌握动态,严控各项指标。通过电价分析系统的账、表、单比对,及时揭露日常电价管理工作的不足,对风险点进行预警,推动前端业务规范处理,提升电价精细化管理水平。2016年3季度,公司电价偏差率始终在国网系统中处于A段,效益提升显著。③政策研究,精准测算,助力公司经营发展。建立辅助分析系统,立足实际数据,建立模型,合理预测电价变动趋势,助力公司发展。积极开展电价政策研究,结合安徽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电价运行模型预测模型,强化电网企业对电价政策的实时分析和模拟测算,精准测算,助力公司经营发展。④厚基融合,薄端处理,助力提升电价水平。电价分析管理系统立足公司实际,助力公司经营发展,自2015年起,笔者公司输配电价水平稳步提升,预计每年新增利润空间6亿元左右。

6 总结

通过电价数据结构优化和数据质量专项治理,构建输配电价分析的数据基础和前提;实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价关键指标分析,实现电价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控;建立多项电价专项分析主题、固化常用分析功能,使得电价业务分析常态化;建立健全输配电价分析测算基础及模型,固化输配电价测算模型,实现平均输配电价测算。从而建立灵活、高效的输配电价分析管理模块,设计适合各级电价业务人员使用的输配电价分析模型,推动和支撑电价业务管理,实现输配电价改革的管理目标。

[1]梁杰.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3,2(6):123-125.

[2]王莹莹.电力营销管理中的电费电价分析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8):199-201.

[3]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47-657.

[4]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36(6):1125-1138.

〔编辑:刘晓芳〕

F274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3.117

2095-6835(2017)23-0117-02

猜你喜欢
输配电电价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6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能源(2018年10期)2018-12-08 08:02:40
探索电价改革
商周刊(2018年16期)2018-08-14 01:51:52
水利财务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探讨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38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9
争议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能源(2016年11期)2016-05-17 04: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