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2017-11-30 12:57汪玲怡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性肺炎气囊分泌物

汪玲怡

【中图分类号】R47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病人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或撤机拔管48 h内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1]。VAP是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住院过程中常见的感染并发症,是机械通气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理由,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医疗费用为主要特征。病人一旦发生VAP,将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通过护理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作用。现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人工气道的护理

1.1 气囊上分泌物的吸引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后,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形成死腔,使口咽部分泌物、出血、食物残渣或呕吐物滞留于此。病人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及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大量分泌物聚集于气囊上方,引起细菌定植,形成细菌的储存库,细菌可延管道下行引起感染导致VAP的发生。要预防VAP的发生,就要及时有效地清除囊上分泌物。在临床上,吸痰很难清除囊上分泌物。研究报道,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或套管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2]。

1.2 气囊的护理气囊充气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充气过多易压迫气道组织,出现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严重时出现食管气道瘘;充气过少则气道漏气,达不到机械通气的目的。专家倡议,气囊的压力应在25cmH2O~35cmH2O,这样可以有效避开声门下分泌物流入下呼吸道。

1.3 吸痰 及时而有效的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在吸痰前听诊双肺,有痰鸣音时,先给病人翻身、叩背,给予气道湿化,吸纯氧1min。吸尽口鼻腔内分泌物和气道内分泌物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1.4 气道湿化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上呼吸道丧失了加温、加湿和细菌滤过的功能,使气管和支气管纤毛功能受损,容易造成气道脱水,使黏膜干燥,排痰不畅,增加了肺部感染率。可使用蒸汽加温湿化器,也可使用微量输液泵进行准确、匀速持续气道湿化。

2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

护士在给病人翻身叩背、床头抬高或离断管道时,需防止冷凝水进入气管插管或留置的雾化吸入器中,集水瓶应放置在环路的最低部。冷凝水按污物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或处理冷凝水之前应戴手套,之后应更换手套或手部消毒。每位病人使用新管路,周期性更换一次性呼吸机管路,每周1次,污染后随时更换。

3 制约内源性感染

3.1 口腔护理 细菌定植是VAP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肺内定植的细菌主要来源于口腔,口腔护理是预防VAP的有效措施之一。在保证气囊充气的情况下,保持口腔的清洁,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必要时可增加口腔护理次数。

3.2 合适的体位 误吸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机械通气的病人床头抬高30°~40°,减少胃肠道的反应和误吸[3]。

3.3 翻身 危重病人自身难以更换体位,容易发生肺膨胀不健全和支气管分泌物清除障碍,从而引发VAP。在护理中应每2h翻身1次,并叩背,推动支气管内分泌物的清除,减少VAP的发生[4]。

4 预防交叉感染

4.1 病房内的空气消毒 ICU是收治全院各种危重病人的场所,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且复杂,免疫力低,侵入性操作多,对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等理由,是醫院感染的高发区[5]。病人携带的各种细菌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与空气中的尘埃混合形成气凝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空气污染。因此,病房内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1h。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人员走动。定期行空气细菌培养,监测病房内空气的细菌量。

4.2 洗手和手卫生消毒 洗手是预防VAP发生的最基本、有效的措施,能减少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6]。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做到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5 总结

预防VAP的发生,应避开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对于插管病人要力争早脱机、早拔管以减少VAP的发生[7]。综上所述,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路是VAP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内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与医务人员有直接的关系。VAP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作中应根据VAP的发病机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张庆玲,刘明华,刘玉馥,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肺感染途径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1):2022.

马荣华,左泽兰.关注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47-749.

蔡芬.不同体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606-607.

徐逐转,贺建秀.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12):252-231.

孙健龙,管晓芸,宋秀琴,等.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9(21):2916-2918.

柏宏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2):83.

莫柳军,黄家宙.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8):3666-3667.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肺炎气囊分泌物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血清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目前最大火箭分离气囊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迷你救生充气囊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
揭秘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