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兵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1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的现状与分析
经验传承贯穿中医学的整个发展历程,言传身教,口口相传是中医学学术思想传承的重要途径。自1990年开始,我国设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先后已经公布了5批指导老师和学术思想继承人,有组织有系统地推广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和发展。在中医学术思想传统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案例整理:通过对临床案例记录,分析,汇总,形成老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数据来源主要有名老中医的既往诊疗案例、跟师实践的临床病例、既往发表的名老中医思想的学术类期刊(著作)类文献。②数据挖掘: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老中医临床诊疗案例进行分析,找出疾病诊疗和用药规律。资料来源主要是临床诊疗病历(含既往临床病例)和运用临床科研共享系统,实现基于电子病历的数据直接利用。③学术思想整理:通过言传身教,对老中医认识疾病特点的认识,思变规律,用药规律进行系统整理。④临床验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或基于循证名老中医传承方法,实现对临床经验的验证和分析。以上这些方法对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药的学术思想传承。但这些形成的临床经验并没被广泛推广应用,进而形成系统的、成熟的、行业内共识的证据。产生这些问题主要在于两点:首先,由于中医学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经验需要反复验证和积累才能确认,一定程度上制约临床经验传承进展。经验的验证需要漫长的过程,导致名老中医经验形成后系统的验证不足,尚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证据。其次,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学术思想传承的工作以老中医的亲近弟子为主,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产生系统的、经得起检验的临床证据。
2 传承模式的改革
2.1 师徒传承制与名老中医工作室的结合
师徒传承制的一对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结合现代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转化原有封闭传承模式,建立阶梯式培养方法,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培养,创建多元化的开放式平台。师徒传承模式和名老中医工作室相结合,融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深入挖掘名医经验必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2.2 科研立项与师徒传承制的结合
历史的实践证明,师徒传承制度符合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中医药继承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师承工作与科研立项式继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研究的主体都是名老中医,不同的是其研究的目的与手段各有侧重。师徒传承式继承,属于私塾式的教育,属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范围,是名老中医对经验的个别传授;科研立项式继承,属于科学研究领域,是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提炼,对名老中医临床诊断经验提供科学依据。师徒传承模式和科研立项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弥补。
2.3 建立现代整理分析技术,形成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中医药科学研究与现代技术结合已经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产物。根据中医药发展的需求,已经建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和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大数据平台,从而实现对名老中医诊疗信息、学术特色、病案分析、处方分析和群体规律的综合分析研究。
2.4 建立名老中医临床诊断经验数据库,形成特色临床治疗系列专著
建立经验数据库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研究,可以全面解析经验规律,挖掘临证经验中蕴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实现名医经验的有效总结与传承,为临床诊断提供优势服务。
2.5 “国医大师”称号的设立
“国医大师”荣誉称号的设立,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有利于中医药优秀文化的弘扬,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有利于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凝聚行业力量,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 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进展顺利,成果颇丰。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不容忽视。比如,自古名师出高徒,如今名师已定,学生是否资质合格,志向笃定,品学兼优,仍是未知数。因此,名老中医的传承人需要具有明确的选拔标准进行确立,否则难以使公众信服。又如存在重医轻药的问题,药师的传承易被忽视。自古医药不分家,药材好,药才好。一个经验丰富的药师可以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可靠的支持,只有药师和医师的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出中医药的优势,医师和药师的经验传承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同时,也应重视药学大家的经验传承。
结束语
中医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传承者提出了潜在要求:一定的文、史、哲功底,良好的悟性;中医传承的重点内容包括医德医风、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这为中医传承方法的选择提出了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中医传承模式应运而生,其有效价值值得我们思考。
參考文献
申颖.基于医案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方法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刘宝琴,徐学功,王丽萍,于婧,石果,高艳红,杨宁,吴鹭青.名医经验传承与院士工作站建设[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3-25.[2017-09-17].
本报记者章关春通讯员吴嘉嘉王纪兴.打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6-02-03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