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伽木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1 医学生的疑病现象及其现状
“疑病现象”是指一些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于关注,出现了细微的身体不适就当成严重疾病,进而焦虑不安、反复多次检查,久久不能释怀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医学生之中则多表现为将所学的临床知识与自己的不适症状进行对照,进而做出错误判断,怀疑自己患上一些不治之症,并因此担心忧虑、精神紧张,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
国内有研究应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问卷(MMPI)的疑病子量表(Hs)调查医学生疑病现象的检出率以及医学专业大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疑病现象的差别,结果显示医学生之中疑病现象的检出率为17.72%[1]。医学新生和非医学专业新生疑病得分(Hs)大致相同,而整个大学四年之间,非医学生Hs得分变化不大;医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时的疑病得分都比大一高,且平均分高于同年级非医学专业学生,此得分在四年级时下降。由大一到大四,疑病现象总体分布呈现钟形,其中大二、大三为峰值[2]。
2 医学生疑病现象的成因探讨
2.1 医学生的专业特殊性
从医学生认识活动出发,研究认为医学生疑病现象的出现与其错误认识有关[3],部分医学生对知识理解片面,对课本生搬硬套,自己的不适症状与课本所述相符就怀疑自己得病。医学院校大环境的熏陶,见实习期间对疾病和患者的接触和了解往往会使得疑病现象加重。相关医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消除他们的疑虑,反而让他们怀疑医生误诊。迫于心理压力,他们去查找更多的资料以求确诊,更加死板的对比课本,从而更加强化了他们的疑病心理。此外,某些学生的基础课学习不扎实,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这些学生一旦遇到具体问题,由于缺乏理论知识,不能理性分析,只是去一味地恐惧,导致疑病现象的产生。
2.2 医学生本身的成长经历
针对医学生和非医学生的16-PF研究发现,疑病倾向医学生的人格特征有着低乐群、低兴奋、高敏感、高怀疑、高幻想、高忧虑、高紧张、高自律的特点。而针对疑病倾向医学生应付方式的调查提示他们处理问题的应对方式更多的是不成熟型[1]。而人格的形成与成长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养尊处优,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的溺爱,自身能力的缺乏,使得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对父母的高依赖性。这些大学生上了大学,离开父母,遇到问题不会用成熟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遇到问题时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因此容易造成焦虑与担忧。这种担忧借助于躯体的不适症状得以表现并放大,造成疑病现象的出现。
2.3 生物因素
研究显示[4],疑病现象的发生可能有家族聚集性。这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而出现疑病现象时,脑干网状结构可能存在滤过功能的失调。这时,过去的一些不易被感知的内脏活动被感知,疑病者因此产生对这些活动的注意。而越是注意就越容易加重情绪的焦虑与紧张,情绪的焦虑又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各个器官系统因此产生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化上传到大脑,使得患者进一步感知为躯体的不适,如此恶性循环。
3 医学生的疑病现象的对策探讨
3.1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
要从根源上解决疑病现象,必须医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医学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对压力和情绪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大部分都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开始开设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逐渐由基础向临床过渡。这个时期,医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又开始接触临床,因此疑病现象可能比较严重。这一阶段的医学生不应该用目前单薄的医学知识对自己进行片面的诊断,而是要客观的看待不适症状,理性分析,必要时可以向专业老师或医生等寻求帮助。通过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注意临床经验的积累,在临床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疑病现象就会逐渐缓解。
3.2 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培养,形成正确人格
疑病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个人人格有关。这主要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所受教育所致。因此,从儿童幼年期开始,就应注意心理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溺爱,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比较低。对于他们来说,一旦出现某些不适感觉就容易多虑。而身处医学院校这一特殊环境,则使得他们的疑病现象更加严重。因此,父母要积极关心子女,多一些交流理解,多一些关怀倾听,并多鼓励子女,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理解、信任与尊重,帮助他们形成一种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3.3 注重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断创新医学教育
当下,医学模式已发展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根据这种医学模式的观点,除了生物学因素之外,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代大学教育和医务工作者要认识到医学模式的转变,并积极把新的医学模式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结合社会现状和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正当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不是去疑神疑鬼。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出现相关倾向之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认清现象的实质。
3.4 开展心理咨询,注重心理健康宣教
一项对于大学新生的研究显示[5],在大學新生中,医学生的疑病得分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生。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医学生大二、大三年级MMPI疑病得分均高于大一,大四则重新回落[2]。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借助心理健康课对大一的医学新生进行疑病现象的心理健康宣教,提前打好预防针。对于大二、大三的已经被疑病现象困扰的医学生,学校和老师要对他们进行足够的关心,及时开导他们走出这一怪圈,以免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显示[6],联合应用一般性精神支持疗法以及医学分析推理疗法来进行心理干预颇有成效。运用一般精神支持疗法,取得学生的信任,并结合他们的专业特殊性,对他们进行医学分析推理疗法,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充分地理解他们所疑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逐步帮助他们走出这一怪圈。一旦根除了疑病现象,那些所谓的躯体不适症状自然就会减轻和消失。
参考文献
刘海静,秦竹,李潇等.医学生疑病现象的内在人格心理特征及应付方式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1,25(1):47-49.
闫国立,张运红,李志超,郭春晓,易玲玲,舒波,郭婧.中医院校学生疑病心理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医学报.2013(01).
赵红玉.医学生疑病心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2,13(1):21.
郝伟,于欣.精神病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张磊,肖旭东,霍金芝等.473名医学新生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06,20(3):240-242.
罗光胜,刘心仁,石明林.试论医科大学生疑病心理及其对策[J].医学与社会,1998,(02):4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