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11-30 20:07安娜李晨姬静璐王玉许月红李少华姚旭郭锦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川崎白细胞计数

安娜 李晨 姬静璐 王玉 许月红 李少华 姚旭 郭锦明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川崎病属于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患病人群为儿童,该疾病未及时控制,可使患儿并发猝死、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等疾病,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3]。我院对12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2014年6月11日至2016年12月2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125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12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实验组),89例患儿未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对照组)。125例川崎病患儿年龄为4个月-9岁,男女分别为78(62.40%)、47(37.60%)例。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同意后实施研究。

1.2 方法

对12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儿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等)以及疾病相关信息(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RP、心电图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t检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

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之间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及CRP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及CRP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確川崎病的发病机制,有部分研究显示[4],该疾病的发生可能和病毒、细菌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活化反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川崎病的临床症状较典型,例如发热、口唇粘膜部红斑、皮疹、颈部淋巴结炎、四肢指趾端膜样脱皮等,常累及冠状动脉,严重者可引发冠状动脉动脉瘤、心肌梗死等,极大程度威胁了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尽早对川崎病实施有效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5]。

目前,临床关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为探究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对12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组患儿和单纯川崎病组患儿之间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及CRP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及CRP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年龄小于1岁、男性、白细胞及CRP升高是导致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该结果和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出现该种结果提示川崎病男性患儿可能具有特异的冠状动脉损伤发病遗传易感性,同时,提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时可能处于发病的晚期阶段,炎症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白细胞计数及CRP升高,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得,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小于1岁、男性、白细胞计数及CRP升高。

参考文献

王婧,张春霞,雪梅等.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Ⅱ、Ⅲ、Ⅳ级损害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12):871-874,880.

周丹,许煊.检测炎症指标作为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扩张高危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1):37-39.

梁秋月.50例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与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

徐雯雅,刘桂英.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6,11(2):293-297.

赵春娜,杜忠东.感染因素对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6):454-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川崎白细胞计数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眼红皮疹烧不停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白细胞总是低是有病吗?
勿把川崎病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