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慧琴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EN在脑梗死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鼻饲法[1]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以保证不能由口进食患者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打风险而营养不良与脑卒中患者不良结局相关;因此早期对该患者实施EN支持一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2];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不同的鼻饲方法直接影响患者的状况,本研究主要讨论采用两种不同的输注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证实间隙输注法比持续输注法减少胃残留从而减少反流、误吸。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吞咽困难鼻饲的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2-90岁,平均65.3(±7.2)岁,均有吞咽困难予鼻饲流质,住院时间为14-4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多功能营养泵,和配套的一次性使用肠给养器和1.0kcal/ml的EN混悬液(TPF)。采用胃肠内EN液输液泵匀速16,3天后患者未出现腹胀、呕吐,24h为残留量抽取多于150ml的次数<3次(表示胃肠功能良好),每天TPF达到1000-1500ml的患者接受观察。每日07:00开始,治疗时间均为16h,在TPF输注期间,患者取30-45°的卧位。输注温度38℃-40℃,时间均07:00到23:00结束。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输注TPF(16h),EN总量16h平均分配,最低速度71.4ml/h,最高速度107ml/h,每4小时用温水30ml冲洗鼻胃管,余下8h休息。观察组采用间歇泵入输注TPF3h暂停1h,共4次,TPF总量4次平均分配,最低速度83.3ml/h,最高速度不超过125ml/h。
1.2.1 评价方法[3] ①胃残留液量测定方法:观察期间患者保持鼻胃管型号及置入深度不变。用50ml注射器抽取胃残留液。抽取后记录抽取量。对照组每4小时监测胃残留液量1次,测定前先停止输注30分钟,4次/d。观察组在下一次输注营养液开始前监测胃残留量,4次/d。②胃液pH监测方法:开始07:00肠内营养液输注前抽取的前胃残留液1-2ml弃去,抽取1ml滴于pH试纸上,即刻得到测量结果,1次/d。
1.2.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胃残留量、胃酸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表明[4],两组采用不同输注方法的患者在胃残留、胃液pH值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隙持续鼻饲方案使患者存在空腹的阶段,则更符合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持续输注营养液方法可持续升高胃液pH值。当胃液pH处于1.5-2.0时,胃酸可减少胃腔内细菌的生长。表1显示,观察组胃液pH值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间歇泵入输注方式胃液pH较持续输注法低。说明合理的输注方式、速度可以降低胃残留量,从而降低误吸反流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本临床监测证实,EN间歇匀速泵入输注是脑梗塞吞咽患者较理想的营养补充治疗方法,可低胃残留量,从而降低误吸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EN的有效实施,为脑梗死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高慧,田永明,丁乾容.多功能肠内营养泵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鼻饲的临床效果观察[J/OL].华西医学,2015,30(03):533-534.(2015-03-12)
赵杏丽,龚梅,杨丽娟,高中宝.肠内营养胃管持续泵入法改善高龄缺血性腦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05):70-72.
马俊萍,吕欢,李娜,等.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引起反流误吸风险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51-1452.
潘慧璘,沈永红,章月琴.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4,29(0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