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2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非常必要。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各项功能及时康复,保证患者对社会的各项适应能力全面提高。临床研究中发现,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错误认识[1]。因此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神经内科2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向护理人员发放康复护理认知功能的表格进行调查,观察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护理中认知功能的掌握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选取了神经内科2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女性,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30.32±6.21)岁。按照学历: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10例。按照职称:主管护师2例、护师9例、护士9例。所有护理人员在年龄、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观察方法 1.2.1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设计由脑卒中治疗教授、治疗医师以及康复护理人员成立的问卷设计小组,将脑卒中康复护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设计为调查问卷。问卷中共有10例和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功能的问题,比如治疗理念、护理方法、护理时间等问题。1.2.2调查观察方法向20例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
1.3 观察指标 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每一个问题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了解、不明确、不了解。
2 结果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对相关认知知识的认知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性
3 讨论
康复护理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等指标,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2]。临床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条件为:及时控制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活动,所以临床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相关训练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这也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的基本条件。在患者身体情况的允许下,将自我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做好相应工作。针对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及时鼓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自我护理经验及时总结,将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效提高,从而保证患者及时融入到社会中[3-4]。
本次调查发现,对相关知识全部了解的护理人员仅有2例,占所有护理人员的10%。对康复护理有关知识严重认识不足的项目有保护肩关节的形式、出现痉挛的表现、出现偏瘫的异常形式等指标。对康复护理有关知识认知较好的包括治疗痉挛的方式、痉挛类型、病情划分方式等指标。研究中发现,接受调查的20例护理人员对与康复护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大多数呈不明确状态。这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及时恢复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设定相应的护理环境,比如设置脑卒中病房单元,为更好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保证[5]。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积极學习增强患者认知能力的相关知识,从而促进患者及时康复。
参考文献
刘秀玲.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8):27-28.
石炳瑜.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4):240-241.
刘祥志.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1883.
廖仁琴.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3):237-238.
薛芳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223-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