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强夯法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017-11-30 21:59孟雪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夯点夯法陷性

孟雪峰

摘 要: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强夯施工的要求和参数,针对强夯法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强夯法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强夯法;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475 文献标识码:A

某省高速公路N7合同段,是由青海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该段线路总长4.5km,位于该省东北部,此处区域经常受到黄土堆积以及侵蚀作用,同时公路需要穿河流的影响区域,土质以湿陷性黄土地基为主,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了处理,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分析。

一、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案

对该处区域进行湿陷性计算,分级湿陷量△S=2.1-110cm,分级自重湿陷性量△ZS =2.1-59.7cm,湿陷等级以Ⅰ-Ⅳ级进行划分,在Ⅱ级以及Ⅱ级以上的黄土有着自重湿陷性的特点。Ⅰ级不会对路基造成危害,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就Ⅱ级以及Ⅱ级以上黄土而言,如果在挖方区域,那么可以将其全部挖出,之后对路基不进行特殊处理,不如无法全部挖出,那么需要挖至路床底面区域,进行碾压施工,同时进行换填石灰处理。在填方路段,对于Ⅱ级以及Ⅱ级以上的湿陷性黄土,不存在构造物影响时,可以选择强夯法进行处理,这种施工方式不会对施工周边环境带来多大的影响,可以将处理深度控制在7m左右。

二、强夯施工

(一)施工设计要求

强夯法主要是借助巨大的冲击来实现对地基的深度压实,这种方法需要借助重锤来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将重锤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后让其自由下落如图1所示,对地面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夯击,在冲击力以及振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地基受到巨大的冲击,承受较大动应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土壤空隙的压缩,土体局部会发生液化现象,夯击点附近一定深度范围内会出现裂缝,作为排气、排水通道,将土体中的空气和水分排出,最终使土体固结,在降低地基一定深度的情况下,使地基强度显著提高,使黄土的湿陷性下降、消除。

(二)参数确定

第一,在夯击能量和击数方面,加固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夯击能量的影响,单点夯击能=锤重+落距,将单点夯击能加在一起就是最佳夯击量。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单点夯击能以2000kN·m进行计算,击数为8;满夯时的夯击能为1000kN·m,夯击一次。选择履带吊车以及自动脱钩装置作为夯击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夯锤重量有10t~16t,材料为铁,属于圆柱形,带有一定的气孔,夯锤底面积为5㎡。

第二,在夯点布置方面,选择三角行的方式完成主夯点的布置,夯点之间有4m的间距。

第三,在进行强夯处理范围计算时,按照:强夯处理宽度=路堤地面+(2m×3m)来进行。

第四,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试夯,主要是为了对各项设计参数进行检验校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在夯前需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在试夯过程中要对夯沉量、地下水位等方面信息进行观测记录,在夯后还需要做标准贯入试验。

第五,强夯检测的内容和标准,强夯最后一击的夯沉量不能超过5cm,标准值需要满足贯入试验中的标准贯入值,对于存在桥、挡土墙路段,必须要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检测,保证其与设计要求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强夯法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一)施工前准备

在强夯之前,需要对强夯区域以及周边地下管线的位置、标高等方面信息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在地面做出明确标注,科学合理的划分强夯边线。对于部分需要强夯的路段,需要检查土壤的含水量,如果地基含水量超过20%,那么需要先对其进行晾晒,再进行施工,或者选择换土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那么需要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当降低地下水位,在地表铺设0.5m~2.0m厚的砂砾,使得机械的移动通畅性得到保证,为了避免雨水以及其他形式地表水对施工的影响,需要在周边挖设临时排水沟。在施工前,还需要将夯区的植被以及垃圾等障碍物清除,对于树根必要要挖出,将夯区分段推平,保证夯锤下落之后的水平性。

(二)施工工序

第一,根据夯点布置图,使用白灰标出夯点位置,对场地的高程进行测量;第二,将施工机械移动至制定位置,比如起重机,吊起夯锤对准夯击点,测量夯锤高程;第三,脱钩自由下落实现对地基的夯击,如果发现夯锤出现倾斜现象,那么要将坑底填平;第四,重复上述3个环节的步骤,完成全部夯击点的夯击工作;第五,借助推土机推平夯坑,根据夯点分布,完成第二遍夯击;第六,为了将地基进一步压实,在强夯之后选择振动压路机对地基进行振压处理,保证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压实之后对场地高程进行复测;第七,观察沉降量。

(三)施工检测

首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必须由指定人员专门负责,详细记录各项施工情况以及施工参数;其次,在开始夯击之前对夯錘的重量以及落距进行检查和策略,同时检测夯锤吊环是否位于重心处;最后,对夯点的夯击次数以及夯击沉量进行检查,观察周围隆起现象。

四、强夯法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将强夯法应用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首先要注意避免降雨对强夯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分段施工方式进行;其次,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先要击碎冻土,之后再开展强夯施工;最后,地基强夯之后进行检查,如果满足技术标准规范,之后需要及时回填,实现对地基的有效保护。

为了提高强夯法在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强夯地基边缘需要超过周边建筑物30m;第二,加大对设备状态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维修保养;第三,健全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对应的责任人。

结语

选择强夯法处理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要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工序、施工检测3个环节出发做好夯击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雨水等因素对强夯施工的影响,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来完成夯击工作,保证路基处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牛文丽.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3):82-84.

[2]保国平.浅谈强夯法在水利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3):196-197.

[3]杨明,薛善治,等.强夯法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8):132-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夯点夯法陷性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强夯法在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排水管道防沉陷设计探讨
双减振沟强夯减振实验研究*
高速液压夯实机补强夯实技术研究
强夯振动对人工岛海堤影响及处理措施
强夯法在水泥厂建设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某机场跑道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强夯地基处理试验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