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向前+吕亮+余小青+张舒
摘要: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頻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为1代黏虫幼虫期,幼虫大量发生,主要为害小麦,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1代黏虫成虫高峰期,此后在7月上中旬成虫可能会有个小峰值,但8月之后基本不再出现成虫峰值。
关键词: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动态;迁飞
中图分类号:Q9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1-406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1.017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Dynamic of Mythimna separata Adult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in Hubei Province
CHANG Xiang-qian1,LYU Liang1,YU Xiao-qing2,ZHANG Shu1
(1.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Science/Hubei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Diseases, Insect Pests and Weeds Control/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rops in Central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R. China, Wuhan 430064, China; 2. Bureau of Agriculture of Yicheng, Yicheng 4414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population dynamic of Mythimna separata adults was surveyed during 2014-2016 in Yicheng of Hubei using sugar mixing vinegar liquids and Jiaduo frequency-trembler-destroy-pests lamp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in Hubei were probably perennial overwintering grounds for Mythimna separata,the pupae and adults of this species was available to overwinter,and where were most at risk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The peak of overwintering adults occurred during the mid-late March. The peak of larvae population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April,which mainly damaged wheat,and the occurrence amount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was maximum. The peak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adults occurred during the mid-late May to early-mid June, and another small peak occurred during early-mid July,however no peak of adults occurred after August.
Key words: Mythimna separata; adult; population dynamic; migrant
黏虫(Mythimna separate)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是为害禾本科作物的重要害虫[1,2]。2012年3代黏虫在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天津和山西普遍发生,对玉米、谷子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3]。黏虫成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按照李光博等[4]对黏虫的研究,黏虫4~5代发生区位于北纬27°~33°,每年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黏虫从4~5代发生区向北迁飞,形成北方的外来虫源。湖北省汉江中游位于黏虫的4~5代发生区,该区的黏虫是北方发生黏虫的重要虫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及栽培制度的变化,黏虫的发生危害呈现新的特点[5],因此需要针对新形势下黏虫在湖北省汉江流域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与分析。
湖北省宜城市所在的汉江中游流域的平原部分,东边有大洪山脉,西边有荆山山脉,地形上为走廊结构,气候湿润,冬季以麦作为主,这可能为黏虫越冬提供了很好的栖境。据调查,每年4月份,均会在宜城冬小麦上发现黏虫危害。为摸清黏虫在湖北省汉江中游流域的发生规律,故选择宜城市作为成虫种群动态的监测点,为黏虫在全国迁飞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地点与方法
在2014-2016年每年2~3月利用糖醋液(糖、醋、乙醇、水质量比例为1∶2∶3∶4)在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童梅村(E112°34′;N31°67′)小麦-玉米轮作田监测进入诱盆(盆中为糖醋液与敌白虫的混合物)的黏虫成虫的数量;在5~9月利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PS-15Ⅱ/H)监测黏虫成虫的数量。每天上午9时鉴定并检查成虫的数量,同时记录当日气象条件。田间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玉米品种为郑单958。endprint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蟲种群动态(糖醋液监测)
从2014-2016年3年的数据看,2016年的种群数量最多,而2014年成虫出现的最早,在2月19日即有3头成虫,且均为雌蛾,但没有明显的峰值。2016年成虫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两年(图1)。
从3年的气象数据来看,宜城市2014-2016年1月均温为2.40~6.03 ℃,2月均温为3.30~7.63 ℃。2014年2月5~18日持续低温,日均温保持在-1.4~1.1 ℃,日最低温度低至-5.7 ℃,明显低于其他两年;而2016年3月上旬温度明显高于其他两年(图2、图3)。
2.2 成虫种群动态(杀虫灯监测)
2014-2016年宜城市黏虫成虫种群动态见图4。2014年与2016年基本重合,但5月的初始峰值出现在5月17日,比2016年5月21日的初始峰值提前了4 d,但最高峰虫数2014年比2016年略高。2015年缺少5月发生数据,据已有数据,2015年6月中下旬成虫种群数量高于2014年及2015年。除2016年7、8月有少量成虫发生,各年度7月中旬后基本上没有成虫扑灯。纵观3年的诱虫量,每年均有发生,但种群数量并不高。
在黏虫发生高峰期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5月15日-6月10日),5月及6月的月均温度为21.28~25.22 ℃,月均日最高温为25.62~29.68 ℃,而在几乎没有成虫扑灯的7、8月,月均温度高于25 ℃(除2014年8月),月均日最高温超过30 ℃(除2014年8月);2014年7~8月连续17 d日最高温超过33 ℃,2015年7~8月连续11 d日最高温超过33 ℃,2015年、2016年7月连续12 d日最高温度超过33 ℃,2016年8月连续15 d日最高温度超过33℃(图5、图6)。
3 小结与讨论
1)在湖北省宜城市(E112°34′;N31°67′)3月出现的成虫推测为本地越冬种群。2014-2016年每年2~3月都能用糖浆诱到成虫,但是峰值数量不高,最多63只(2016年3月26日),这和迁飞性昆虫种群迁入时,数量暴增的现象不一致。湖北省宜城市所在的汉江中游流域,冬季以麦作为主,这可能为黏虫越冬提供了很好的栖境,由此推测湖北境内此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李光博等[1]认为在1月0-3 ℃等温线间黏虫可以越冬;李淑华[6]也认为北纬27°-33°,最冷月月均温度为0~8 ℃,年降水量为1 100~1 600 mm,为黏虫的越冬气候区,但是其种群数量很少,一般不造成危害。2014-2016年宜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2.4~6.3 ℃,符合以上结论。
2)从3月黏虫成虫的发生动态看,2015年及2016年均有峰值出现,说明有越冬蛹羽化;2014年种群数量稳定,没有明显的峰值,说明成虫基本为越冬成虫,而非蛹羽化。2014年2月日均温明显低于2015年及2016年的2月,由此推测,在湖北省宜城市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但如果温度较低,越冬蛹的死亡率会很高。由于单头黏虫的产卵量很大,即使蛹不能越冬,对4月幼虫发生量仍可能很大。毛永凯等[7]在湖北省钟祥市梁桥村(E112°49′;N31°21′)对黏虫的调查发现没有黏虫越冬虫态,宜城市童梅村与钟祥市梁桥村生态环境类似,纬度相差不多,本次试验与之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调查方法造成的。黏虫在土中化蛹,老熟幼虫也有钻心的习性,如果没有高密度、大范围的田间取样,直接调查土壤内或植物寄主,很难得到可靠的结论。因此对于黏虫越冬的生物学特性要结合对成虫的诱捕进行推论,本次试验对成虫的诱捕最早为2月19日,今后试验要把调查时间提前到1月份,以得出更确切的结论。
3)根据杀虫灯诱蛾数据,2014-2016年1代黏虫成虫在5、6月出现最高峰值后,7、8、9月均未发生显著的成虫高峰期,说明1代成虫可能形成了迁出种群,没有在本地为害;也可能是由于气候原因抑制了本地2代种群的发生。如2016年7月连续12 d日最高温度超过33 ℃,2016年8月连续15 d日最高温度超过33 ℃(图6)。33 ℃以上高温不仅不利于黏虫幼虫和蛹的生存,而且导致其发育受阻,这可能是黏虫夏天在中国南方地区不能度夏的直接原因之一[8,9]。
4)根据2014-2016年2~9月诱集的黏虫种群数量,黏虫在湖北宜城的种群发生规律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为1代黏虫幼虫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1代黏虫成虫高峰期,此后在7月上中旬成虫可能会有个小峰值,但8月之后基本不再出现成虫峰值。宜城市1代成虫的发生特点与在钟祥市的调查结果较一致,均为1代多发区[7]。经典的结论认为湖北省位于北纬27°-33°的地区是黏虫5代多发区,即以第五代发生最多,主要为害水稻[1],显然因为气候、品种结构及耕作制度的变化,这一区域的黏虫生物学特性已经发生变化,确实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5)3月的越冬代黏虫产卵后,4月出现大量幼虫,主要为害的生殖生长期的小麦,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应该注意尽早防治[10]。6月后的2代黏虫幼虫主要为害玉米,但是虫量非常少,这几年均未发现明显为害。
参考文献:
[1] 李光博,王恒祥,胡文绣.粘虫季节性迁飞为害假说及标记回收试验[J].植物保护学报,1964,3(2):101-110.
[2] 苏祥瑶,林昌善.粘虫种群动态模拟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6, 6(1):67-75.
[3] 张云慧,张 智,姜玉英,等.2012年三代黏虫大发生原因初步分析[J].植物保护,2012,38(5):1-8.
[4] 李光博.我国粘虫研究概况及主要进展[J].植物保护,1993,19(4):2-4.
[5] 江幸福,张 蕾,程云霞,等.我国粘虫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应用昆虫学报,2014,51(4):881-889.
[6] 李淑华.中国粘虫发生的气候带及其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1983, 4(4):40-43.
[7] 毛永凯,黄求应,朱 芬,等.湖北省钟祥市粘虫发生规律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38(6):786-791.
[8] 江幸福,刘悦秋,罗礼智,等.高温对粘虫未成熟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8,13(2):20-26.
[9] 陈安国,冯维熊,陈志辉,等.高温对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发育与生殖的作用——Ⅰ.卵的发育与孵化[J].昆虫学报,1965,14(3):225-238.
[10] 陈金安.小麦粘虫的发生特点与综合治理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94-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