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2017-11-30 16:56宋伟志周辉陈智勇李洲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转型

宋伟志+周辉+陈智勇+李洲稷

摘 要 目前,地方性高校发展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在学生就业困难、经济结构变化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显著提高等方面。为配合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成为必然。在转型过程中势必涉及高校转型定位、战略规划、培养模式修正以及师资队伍再建设等问题。能否处理好上述问题,是转型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性高校;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8-0066-02

1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地方性高校人才就业困难问题进一步加剧,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日趋严重,高校发展举步维艰。此外,国内高校存在严重的研究成果有余而转化应用短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连续五年科研论文发表量居全球首位,但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发达国家保持在80%左右,而中国不足25%,实现产业化的更是在5%以下。这种以研究为核心重要指标的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转型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增约350所本科高校,且全部為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地方性高校毕业生有近七成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这使得地方性高校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在转型过程中,高校必须处理好转型定位、转型战略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2 转型中的高校定位

对于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的基本取向,需时刻谨记三点:应用型、实践性、技术性。转型中人才培养的总方向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活动应以实践为中心,针对就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应用型研究技能,同时为就业单位提供第三方服务;人才创新方面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主要包括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

对此,应用型高效具体定位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特色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及地方产业转型进程中,保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培养具备新技术、掌握高技能、适应地方经济各行业人才需求的应用型高校。而对于高校转型的使命在于满足需求: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对技术的需求,起到对经济社会转型的促进作用;对于地方经济对技术的需求,起到促进地方经济的作用;而对于学生的需求,需起到增加学生就业机会的作用。对于传统研究型大学,其精神理念在于超越当下、批判现实以及观念引领未来;而对于应用型高校,其精神理念为适应当下、理解现实并以行动参与建设,即服务社会。

3 转型中的战略规划

在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注重差异化发展,实施错位竞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一定范围内追求卓越,敢走老大学没有尝试过的路,要走老大学刚开始尝试的路。同时,以地方性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方针,尝试并建设合理的校企互动发展战略,实施开放办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协同办学,相互合作并支持,努力做到“三服从”,即:学校专业建设服从当地经济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服从当地经济发展、教师科学研究服从当地经济发展。

结合洛阳经济特色及经济发展要求,洛阳理工学院在错位竞争中开辟新路径,具体为:依托偃师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建立“洛阳理工学院新能源汽车培训基地”;依托长城汽车有限公司支持,建立“汽车售后服务培训基地”;依托洛阳中集凌宇专业车有限公司,开展“专用车设计学科建设”;依托洛阳中信重工智能装备基地,成立“智能机器人学院”;依托洛阳产业科技需求,成立“洛阳理工大学科技园”;依托河南汽车产业,建立“车辆工程专业”。

战略规划中,需结合地方经济特性及人才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分清主次,以实现有限卓越。不能沿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思路,重点建设和地方经济相适应的应用学科。从战略方面考虑,应用型高校服务观念需转变、平台资源需整合、人才培养需特色、发展空间需合作。发展中,需坚持人才培养为主题,做到开放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名校。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转型是艰难的,但转型是必须的。

4 转型中的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及工程教育,丰富技能培训,使学生兼具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应用能力,成为上岗即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性人才。

培养模式: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注重应用、能力优先、各方面同时发展的理念,加强理论应用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及自学能力,建立以能力为本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人才共同培养、人才定向培养,达到企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战略、职业标准和学习内容无缝对接的培养机制,完善业界及人才需求单位与第三方机构同时组成的质量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需求的协调共进。为更好实现针对性人才培养,高校需做到专业设置以符合应用为导向、授课内容及方式以符合实践为导向、师资建设以符合实战经验为导向、毕业设计以符合实践应用为导向。

此外,地方性高校转型,需考虑生源特点。一般地方性高校多为二本或三本,其生源特点为知识理论不扎实,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甚至一些学生是被父母强迫入学。所以针对此类高校,在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进行培养方案改革,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自学的能动性。

在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应贯彻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技术逻辑体系,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实战能力为核心,基础知识具体化,注重知识应用的主体思路。从学术性的“是什么,为什么”向应用型的“做什么,怎么做”的方向转变。通过国外游学、社会实践、第二校园及创业创新等经历来拓展人才视野、博雅修身、共享优质资源,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中,应做到专业课实用、理论课够用、公选课适用。通过课程改革,加强人才对社会的适用性,保证教学质量和专业特色的前提下,为生产实践留下充足时间。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理工类实践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35%。endprint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共建实践教学平台、职业培训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选取教材或指导毕业设计等。

5 转型中师资队伍再建设

对于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结构需求复杂,既包括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也需要企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工程师。而在师资队伍的素质方面,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技术及运用能力、很好的创新意识。然而在现阶段,多数地方性高校在师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专业教师缺少业界经历及行业背景,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不完善,总体缺乏实践经验。

其次,地方性高校年轻教师所占教师比例较高,多数地方性高校年轻教师占到50%,甚至达到60%,其教学基本功薄弱。

再次,部分专业没有专业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水平有限,以致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专业各方向都有,但各个方向都不精,形成不了特色教育。

最后,学校人才引进目的不明确,存在严重盲目性,过于追求博士、教授数量,注重学位学历,看轻实践能力,以至于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工程师学历不达标,导致教师结构畸形。且现有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模式认识不到位,一味实施知识灌输而缺少能力培养。

对于上述问题,在高校转型过程中,还应对师资做好“两个轉型”,即能力结构转型和知识结构转型。对此,洛阳理工学院开展教师去企业学习、企业工程师进入校园教课、学生到企业去顶岗等活动,以优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资结构。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双师型教师平台。并在推进过程中强调以下两点。

1)兼职须做强:严格把控好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的比例,正确定位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和校企双方保障制度。

2)平台须共享:对于软平台,做好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工程师间联系,实现工程师到校教学,高校教师去企业讲课,互补学习;对于硬平台,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企业提供实践器材,共建教学硬件设施。

同时,在师资培养与引进中还应处理好应用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型师资队伍间的关系,以教师实践经验为导向,重视教师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6 结论

笔者对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分别从转型中学校的定位、高校发展的战略规划、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转型中师资结构再建设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及意见。最后引发笔者对应用型高校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兄弟学校:在转型中涉及的理念问题,地方性高校转型是百年大计,还是权宜之计?在地方性高校转型中对国外成功典范是应该吸收创造,还是简单移植?对于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实践问题,是应该创新,还是借鉴?对于转型后的高校,是应争取一席之地,还是有名无分?在思考探索中,更好地推进地方性高校转型。■

参考文献

[1]王冰,陈兆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基本问题探讨[J].天中学刊,2014,29(6):117-122.

[2]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3]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1(3):1-4.

[4]刘博智.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04-28(3).

[5]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