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慧+王融
10月11日至20日,由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承办,青海省文化馆组织实施的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保障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来自青海省各市(州)、縣级文化馆4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学习态度、严肃的学习纪律圆满完成了为期10天的研修任务。
为强化研修效果,本次研修班采取“理论教学+研讨交流+实地观摩”的形式开展。一是,集中授课、强化理论。本次研修班力邀8名业内权威知名专家,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中英公共文化之比较、文化志愿服务、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化问题思考、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内容为研修班学员集中授课。二是,交流研讨、共谋发展。组织学员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全体学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员们对此次研修的收获和灵感。三是,实地观摩、现场取经。研修班全体学员一行40人参观了东莞市文化馆、广州市图书馆、广州市大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通过实地观摩,加深对所学理论的体会与理解,开阔眼界,受到启发,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
本次研修班的举办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加快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单位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我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水平偏低、管理干部创新能力不强、政策解读不明等突出问题具有实效意义。通过高级研修达到培养业务骨干、建立高素质队伍的目标,为实现我省建设“文化名省”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好的工作创新能力。
纵观本次研修班,亮点突出、形式新颖、成果丰厚,共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亮点与成效:
一、顶层设计显效能办班规格得提升
本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保障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顺利开办,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组织形式方面,由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承办。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7年省级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给予大力支持,安排专项经费,通盘考虑,全面谋划;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主要领导专项批示、指导、督办工作;两厅携手共赢,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办班规格,对办好本次高级研修班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经费支持。
二、组织有力稳推进精心筹划抓保障
作为组织实施单位,青海省文化馆高度重视本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保障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相关工作,按照主承办方的要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9月初,馆领导班子和有关责任人组织召开第一次高研班开班务虚会议,初步草拟了组织机构、参培人员、工作人员、授课地点等重点事宜;并于9月中旬召开研修班工作部署会和工作协调会,确定了本次研修班40名参培对象、举办地点和开展模式,并将筹备工作层层细化分解,合理分配责任人,讨论研究了职责分工、学员管理、突发情况应急处理、外出纪律、资料收集等重点问题,对培训期间的衣食住行、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均作了严格规定,为高研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备;开班期间,研修班工作小组认真组织、服务周到,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研修班的组织、管理以及后期保障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学员们的情况,热情为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办好这次研修班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三、名师授课内容精专家引领促成长
1.《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
刘兴范担任深圳市文化馆馆长十年期间,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文化馆的职能发挥逐步有了清晰、独到的认识,结合文化馆建设、联盟建设和自身工作经验,从文化馆的定位、深圳文化馆的发展与改革、深圳市文化馆联盟的建立与完善、联盟未来发展的思考四个方面详略得当地为研修班学员们作了题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讲座。
大屏徐徐展开,通过时长14分钟的深圳市文化馆联盟宣传片展示,使学员们直观地了解到了深圳市文化馆联盟的定义及联盟的职能发挥方式。“打造共谋事业发展平台”、“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人才共建平台”、“打造服务品牌共创平台”,深圳市文化馆联盟以“四个打造”为首要出发点,以联盟为平台,统筹和调动全市文化馆行业资源,共谋文化馆事业发展新蓝图,这种全新的工作思路,使全体学员心潮澎湃不已。
刘兴范馆长指出,深圳市文化馆联盟在完成好文化馆传统职能的基础上,担当起全市文化馆事业向前发展的使命和责任,着力打造统筹各区文化馆的联盟机制;共同策划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质量和供给能力;全面提升行业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造就一支优秀的文化志愿者大军;大力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在发挥好全市文化馆行业践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全省各级市(州)馆特点、特色,给全体学员提供了很多参考和帮助。
2.《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周固坚以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公共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的专业角度,从文化馆站工作职能、文化馆效能提升、文化馆站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着手,着重强调了服务思维的创新应当以“四个转变”、“两个对接”、“三种思维方式”为工作抓手。用简明扼要的核心词———“抓品牌、抓项目、抓突破、抓长效”点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工作的要点。
通过生动鲜活的工作案例,周固坚馆长用敏捷的触角去寻找群众文化工作的“亮点”、用真诚去打造群众文化工作的“亮色”、用智慧去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用心去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方法为在场的学员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也解答了多年来基层文化馆(站)如何从自身出发打造本地的特色品牌。
3.《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endprint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新则从专业角度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学员们进行了专题解读。
李国新教授从法律界定的重要概念、法律明确的方针原则、法律建立的基本制度、法律强化的政府保障、触犯法律的行政责任五个方面,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文化领域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是公共文化领域的“基本法”。它的实施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文化领域的落实,是文化法治建设的历史性突破,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走上法治轨道的标志,将引领立法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可以划分为4大类共20项制度,这4大类分别是基础性制度、针对性制度、政府监管制度和机构责任制度。随后,针对每一类制度,李国新教授逐一进行了详细解读。
通过聆听专家的专题解读,使学员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今后工作中将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产品,进一步提高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4.《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核心问题———助力精准文化扶贫》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巫志南教授集中解答了八个问题:四个全面、五大理念和保障法与公共文化,公共文化的“四梁八柱”,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公共文化机构建立理事会,六个全民(特别是全民艺术普及),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公共文化数字化、互联网+。用宏观层面的解读令在场的学员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
巫志南教授的课件资料翔实,切入点新颖、全面,涵盖了江浙沪等地区的先进工作方法,用生动案例诠释了公共文化的“四梁八柱”,即需要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破瓶颈,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补短板,需要部署实施的重要举措———见效果等三大板块。讲座中文化馆总分馆管理评估系统率先走在时代前列,引发了全体研修班学员的思考,为今后的工作点明了思路。
5.《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化问题思考》
刘洋研究员针对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战略导向、创新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探索新思维,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重点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从文化自信的中国经验、瓶颈和路径切入主题,着重强调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五个重点,即均等化、产品服务供给、文化科技融合、社会化、体质机制创新。
与现场学员进行充分互动后,刘洋研究员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展开解读,详略得当地讲解了社会力量的分类及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政策解读、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案例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推动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现场学员反响热烈,纷纷拍照、做笔记。
6.《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
文化部公共文化巡讲专家、国家艺术基金初评专家王岭馆长授课风格轻松、活泼、风趣,讲课全程采取站姿,进一步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现场气氛热烈,达到了良性互动效果。理解文化、重视文化、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特点、群众文化活动的案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如何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等九个方面展开论述。
王岭馆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如何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其中三点要素壮大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制度,引发了现场学员的强烈共鸣,集中解决了基层文化馆站开展活动缺少人力、物力,辐射面窄,演出活动效果不佳的问题。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品牌活动设计、策划书的撰写方式,则为学员们细致辅导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他指出,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解决经费不足可以用争取领导支持、个别单位的合作、小活动大主题、借鸡下蛋、群众活动群众办、将弱势转化为强势等方法来解决,课堂内外王岭馆长的真知灼见引发了現场学员的阵阵笑声,使大家在笑声中领会了工作方法。
7.《中英文化之比较———参加2017年文化部赴英社区文化培训班分享》
王平馆长的讲解温声细语、面面俱到,如一股涓流般分享了自己参加2017年社区文化建设赴英培训的体会。基于英国社区文化的起源和当前发展现状的主题,王平馆长利用大量活动图片分享了英国社区文化的主要类别、各自特色、参与主体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等细节,将中英文化中相同、不同之处一一深入剖析。
通过她讲解的实地观摩英国近年来兴建的新型社区情况,学员直观了解到了英国如何将法律、不同种族参与规划、文化因素加入新建社区需要考虑的因素。而苏格兰多民族、多种族形成的文化社区经验对青海这个多民族地区来说也大有裨益。在场学员分别来自省内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与其他省市建立联系、增强文化族群间的共同发展是文化馆站发展的主旋律,与发达国家经验进行比对,学员们对国际趋势、先进做法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
8.《文化志愿服务》
广东省文化馆馆长王惠君从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新时期的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的经验四大方面集中阐述了《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题讲座。自2011年起,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文化志愿者总队,目前广东省已初步建立起“省文化志愿者总队———市(县)、乡镇文化志愿者分支队伍———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组织架构。结合自身经验,王惠君馆长以“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战经验出发,讲解了广东省文化馆在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主要措施和成就、新的体会、存在问题和工作思路。展示了他们分工明确、上下通畅、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组织机构等经验,博得了全体学员一致好评。
四、学风浓厚热情涨高效充电求新知endprint
本次研修班学习风气浓厚,学员状态饱满,严格遵守纪律,按时到课出勤,集中精力学习,学员出勤率始终达到99%以上,学员满意度测评为100%。学员们将此次研修集作为提升素质、增长见识的机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尊重老师、积极交流,切实做到了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学得好。学员们一致表示,本次研修受益匪浅,10天时间,8个专题,2次考察令学员们通过“充电”学到了权威、先锋、实质的文化理念和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开阔了眼界,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今后要以此次研修为新的起点,将学习成果带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中去,结合我省实际,改变工作方法,创新服务理念,承担使命、不忘初心、以文化人,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满腔的文化热情投入到文化馆的服务工作中,不断开拓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新篇章。
五、积极研讨抒己见建言献策谋发展
为加强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服务一线的宝贵经验,研修班于10月13日下午组织学员分为4组,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全体学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针对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如何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保护和整理以及进行强化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等问题畅谈经验、建言献策,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员们对此次研修的收获和灵感。此次研讨为我省群文骨干搭建了交流平台,对促进我省群文事业发展,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六、实地观摩拓视野补齐短板巧取经
为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研修班全体学员先后前往东莞市文化馆、广州市图书馆、广州市大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进行实地考察。每到一处,都会有相关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品牌特色、发展思路进行介绍,学员们在实地体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体会与理解,现场观摩的授课方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其中,东莞市文化馆的观摩学习令学员们印象深刻,在东莞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员们了解了东莞市文化馆整体运行、免费开放、文化交流、非遗传承与保护、文化品牌活动建设、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数字化建设等情况。学员在参观中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为我省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要牢牢把握文化馆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学习、复制兄弟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之处,把传统发展模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寻找创新突破口和新的发展机遇。观摩活动为两地群文工作者搭建了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进而推动两地文化的互通、交流与发展。
七、文化自信担重任砥砺奋进谱新篇
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研修班全体学员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直播盛况,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全体学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气势恢宏,总揽全局,振奋人心,展示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好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领会好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开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新局面。
本次研修班授课内容精、师资水平高、课程安排实,使学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央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提升了理论素养,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目标和思路。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选择在此时举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保障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意义深远。通过扎实的研修,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一是,在回归工作岗位后,学员们要紧密结合十九大的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积极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动实践;不断提升素质,肩负起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使命;开拓创新引领,提高学习研修的效果,开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局面。二是,希望在今后能够加大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不断加大对不同等级职称、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和素质培训力度,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能力突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让学员更好地领会政策、把握内涵、创新思维,把好的“经验”活学活用到自身工作中去,为提升青海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担负起时代新赋予的文艺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拓展文化视野,讲好青海故事,为加快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攒劲聚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