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麦”熟了
——“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助力延津丰收纪实

2017-11-30 07:04张文哲
河南电力 2017年7期
关键词:延津县机井强筋

文/图_张文哲 袁 雪

“中国第一麦”熟了
——“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助力延津丰收纪实

文/图_张文哲 袁 雪

编者按:勤劳的延津人民在沙窝窝里种出了“中国第一麦”,不仅第一家为小麦注册了品牌,结束了中国小麦有品无牌的历史,还作为食用小麦出口海外,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供电企业的支持。

龟裂的黄河滩,饿殍遍野,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扶老携幼,艰难西行……这是作家刘震云笔下的“延津1942”;金黄的黄河滩,现代化工厂、高楼鳞次栉比,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现在延津的模样。

物换星移,天上人间。勤劳的延津人民在沙窝窝里种出了“中国第一麦”,不仅第一家为小麦注册了品牌,结束了中国小麦有品无牌的历史,还作为食用小麦出口海外,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6月26日,繁忙的麦收季节刚刚结束,行走在延津县的田间地头,看到的是一辆辆运粮车“满载而归”,听到的是老百姓讲述的幸福农事……

强筋小麦喜丰收

“机井通电之后,水肥跟得上,今年收成好,13吨小麦卖了3万多块钱。家里还留了不到10吨小麦,等等看会不会涨价。”在石婆固镇龙王庙村小麦收购点,村民王成夫边笑边说。延津小麦已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延津价格”成为国内外小麦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延津小麦喜获丰收

6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组织的“‘三夏’时节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道中,强调我国将扩大用于生产饼干的弱筋小麦和用于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的种植面积,其中便提到延津的强筋小麦,延津小麦已然成为强筋小麦的代表,当地上沙下黏的“蒙金”土壤尤其符合强筋小麦后期需要形成更多蛋白质的土肥要求。

延津县农林种植管理站统计结果显示,延津县今年种植优质小麦100万亩,其中强筋小麦50万亩。“收购时,小麦品质一般分为三个等级,而小麦品质的好坏与栽培期间水肥有没有跟上有着直接关系。”延津县某粮食储备库工作人员说道。

提到水肥,就不能不提到农民口中“可方便,省钱省力”的“机井通电”工程。近两年,延津县供电公司实施的“机井通电”工程为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方便与效益。拿石婆固镇龙王庙村来说,全村共有耕地6000余亩,全年仅灌溉一项便可节约资金40万元左右。

两年来,延津县供电公司加快“机井通电”工程建设步伐,共新建10千伏线路110.84千米、台区404个,新增变压器容量40470千伏安,新建400伏低压线路812.37千米,通电机井达到3613眼,可灌溉田地14.084万亩。

田里农事不再愁

在“中国第一麦”五个大字后面,是延津县石婆固镇朱辛庄村的农田,田里的小麦已经收割,两个月前播种的花生正在茁壮成长,水从地头机井里喷薄而出,顺着管道流入干涸的土地,而土地的主人岳永梅却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纳凉、聊天。

“现在种地省时、省力,十来亩地我一个妇女就能种,这在以前可不敢想。”50岁的岳永梅快人快语。她家里人都在县城打工,地里的农活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以前最愁的就是浇地,用的是柴油机,没有男人干不成事儿。现在不比从前,机井通电之后,我闲聊着就把地浇了。”岳永梅拿出一张电费储值卡,在电表上轻轻一刷,轻按一下开关,8个小时左右便可以浇完8亩地。

“以前最发愁浇地。”岳永梅的这句话道出了延津老百姓的心声。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都是沙土地,渗透快,农作物种植期间需要更多的水肥。小麦进入返青期之后,需要浇水五六次,平均下来每个月要浇水两次。“柴油机浇地的时候,半夜两三点就要去田里抢占机井。十来亩地需要三四天时间才能浇上一遍,往往是这一轮刚结束没几天,下一轮浇水又开始了。”朱辛庄村民万清选说,“现在是‘犁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以前可不敢想。”

当问起今年产量如何时,岳永梅先是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接着说:“水肥跟得上,收成咋会不好。今年俺家小麦亩产量可以达到700公斤,比去年高。”岳永梅还算了一笔账:“除了粮食增收外,机井通电以来,仅灌溉这一项,每亩地可以减少支出近百元,再加上家里男人可以打工挣钱,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裕了。”

组织人员到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主动服务电力足

“‘机井通电’硬件设施建设到位,供电服务也必须跟上。”延津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董炜说。为全力服务“中国第一麦”种植需要,该公司在加快“机井通电”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着力建设“两个在线”工程,即充值服务24小时在线,技术服务24小时在线,全力服务农业灌溉用电。

看似简单的“两个在线”,却解决了“中国第一麦”种植急需的水肥问题。

“今年开春的时候,夜里10点左右,我正在浇地,卡上电费用完了。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打了电表箱上的电话,没想到半夜供电所也能给我充费,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延津县塔埔乡东史庄村村民申法田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

延津县供电公司在浇地高峰期开辟“绿色通道”,延长营业时间,安排专人负责电费充值工作,真真切切“急农户之所急,想农户之所想”,确保灌溉工作安全有序推进,保障小麦及时浇上水肥。

每逢农忙时节,延津县供电公司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随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对农业排灌用电故障报修优先安排处理,将各乡村的报修责任逐一落实到供电所每名员工身上,做到有事故能及时处理,保证灌溉不误农时。

“有啥事,一个电话电工就来了,把俺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可好!”石婆固镇龙王庙村村民高炳凤竖起了大拇指。

技术服务24小时在线,不仅是随叫随到,更是全过程做好技术服务。在集中灌溉前期,积极对排灌线路进行检查,对线路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和排除;在集中灌溉期间,成立小分队,实行24小时值班,备足常用的抢修物资,确保遇到故障能及时抢修。

猜你喜欢
延津县机井强筋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护秋
延津县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延津县
延津县疾控中心举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