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调研组
生态文明 澄江实践
《创造》调研组
编者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上,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并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澄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把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在全省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榜样。
中共澄江县委书记李朝伟(左三)调研烤烟收购工作
澄江县位于云南中部,地处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距昆明52公里,距玉溪市87公里。全县国土面积984.6平方公里,辖7镇(街道)、52个村(社区)、438个小组,总人口21.2万人。
澄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拥有三张世界级名片。一张是世界深蓝湖区——抚仙湖。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和重要的战略备用水资源,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水质至今总体稳定保持Ⅰ类。省委陈豪书记美誉其为“玉溪的眼睛、云南的名片、全国的财富”。当湖面高程为1723.35米时,流域面积达674.6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长约31.4公里,湖最宽处约11.8公里,湖岸线总长100.8公里,平均水深95.2米,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透明度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蓄水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3个滇池、7个洱海、4个太湖、6.4个巢湖,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2%,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和国控重点湖泊I类水的90%以上,保护好抚仙湖就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每人储备了15.8吨优质淡水资源。另一张是地球生命起源——澄江化石地。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发现了5.3亿年前的澄江动物化石群,共涵盖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且80%属于新种),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所发现的目前最古老的脊索动物——云南虫,被专家认为是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也是人类的祖先,佐证了澄江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再一张是古滇文化印迹——古滇国发源地。澄江历史文化悠久,曾为路、府、郡、县治地,西汉元封五年设俞元县,素有“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淳”的美誉,境内有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莲山——学山古墓遗址群、全省第二大文庙、神秘的抚仙湖水下古城。
近年来,澄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决策部署,把“生态立县”战略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主动担当起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以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人居环境舒适、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新澄江为目标,以抚仙湖保护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落脚点,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建生态、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6年,澄江县被评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先进县第一名,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同比增长12.0%,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由2011年的第113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14位;固定资产投资103.8亿元,增长31.3%;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亿元,增长24.9%;地方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3亿元,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7亿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2938元,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883元,增长11.0%;陆地森林覆盖率达54%,林木绿化率达59.9%;三次产业比重为13.5:32.9:53.6;全年共接待游客728.64万人次,同比增长16.29%,旅游总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33.09%。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10个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等9个国家和省级试点。
澄江县县长范永光(左一)到地质灾害隐患点调研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美丽的抚仙湖,孕育了澄江千年的古老文化,是澄江各族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母亲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各部委高度重视抚仙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抚仙湖流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澄江县委、县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玉溪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和“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的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力抓好抚仙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始终坚持“五个坚定不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是坚定不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抚仙湖保护作为立县之本、民生之要、发展之基,作为玉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命线,坚持“保护优先、积极保护、适度开发”思路,把以抚仙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保护好澄江的绿水青山,被纳入全国首批8个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入选国家重点支持生态良好湖泊名录,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四退三还”。拆除临违建筑36万平方米,共退出一级保护区农田8400亩、鱼塘493亩、种植乔灌木50余万株;启动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搬迁沿湖群众1756人,2017年4月完成广龙片区2436户6122人搬迁,拆除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2017年12月底前还将完成立昌片区2700余人搬迁,建成人工湿地32块2394.99亩、湖滨缓冲带7425亩、生态调蓄带8.5公里、仙湖时光栈道28公里。三是坚定不移建设湖滨生态走廊。加快“森林澄江”建设,实施林业生态建设22.73万亩,公益林管护29.1万亩,增加生态涵养林4.22万亩,开展水土流失防治1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1%。四是坚定不移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严格按照《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依法依规保护抚仙湖,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全流域禁止机动船、禁止捕鱼、禁止规模化养殖,关停工厂、关闭矿山。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禁牧区,径流区内全面禁止畜禽规模化养殖,取缔278艘机动船艇、3架水上飞机营运、1853个燃油机头,取缔在抚仙湖水体区暂养水生生物的行为;关闭径流区26家企业,涉及资产价值7.74亿元,每年因此减少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636.98万元;关闭49个砂石场,对帽天山周边储量达7600万吨、市场价值167亿元的14个磷矿点实施了关停禁采,年均磷矿石产量由禁采前的147.5万吨减少到29.88万吨,累计损失地方财政收入4.56亿元,年均损失5070万元。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抚仙湖流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农业示范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拆除塑料大棚4827亩,累计流转土地2.2万亩,发展蓝莓6200亩、荷藕3050亩、景观苗木1万亩、种植核桃12万亩。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县创建工作,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
生态澄江
(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抚仙湖保护工作,省长主持召开专题现场会,对抚仙湖保护与发展提出指导意见,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位统筹,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两湖”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和常务副主任,把抚仙湖保护作为玉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命线,提出“山湖同保、水湖共治、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的目标。制定实施生态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办法,降低了GDP考核权重,大幅提高以湖泊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指标权重,推进抚仙湖环境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探索抚仙湖保护管理的良性机制。理顺抚仙湖保护管理体制、机制,2016年1月对抚仙湖径流区实行全面统一托管,科学统筹抚仙湖全流域的保护与发展,稳步推进“一城五镇多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抚仙湖周边特色旅游小镇规划建设和抚仙湖一级保护区2.8万人生态移民搬迁。
(三)始终坚持依法保护,科学规划建设发展。完成《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修定工作,合理划定开发建设生态红线,陆续出台《玉溪市抚仙湖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严格执行《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环境综合执法。2016年7月下旬,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到云南进行环保督察,转办27件问题线索,澄江县全部办结,90件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改任务全面完成,依法护湖取得明显成效。坚持规划先行,以《抚仙湖径流区区域总体规划》为统领推进“多规合一”,《抚仙湖径流区区域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组织编制了《抚仙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系列综合专项规划,修订了《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谋划,统筹抚仙湖保护治理各项工作。
中水回用调蓄带
抚仙湖沿湖栈道
(四)全面开展“仙湖卫士”党建活动,引导提升全民保护意识。市县党委以“仙湖卫士”行动为统领,以党员队伍带动全民实施“四退三还”、产业结构调整、截污治污、生态修复、常态管理、宣传教育六个行动计划,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的河(段)长责任制管理网络,整合资源,发挥党员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爱湖护湖,形成党员干部带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抚仙湖保护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仙湖卫士”和“四清”活动,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长远的战略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资金投入压力大。从澄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重大成效,但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抚仙湖保护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抚仙湖流域属于滇中高原湖盆区,径流区森林覆盖率低、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径流区陆地面积仅为水域面积的2倍,汇水面积小且无外流域补水,可利用水资源量不到6000万立方米,理论换水周期长达250年。抚仙湖水质整体保持Ⅰ类,局部有向Ⅱ类下降的趋势,湖泊营养状态指数缓慢上升,由1980年的6.8上升到现在的20.38,上升了约3倍。二是流域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尽合理。种、养殖结构减排力度不够,旅游业污染不容忽视,农村污染仍然是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以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田种植为主的面源污染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三是生态功能退化。随着流域人类活动的频繁,沿湖近18万人口(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有居民2.8万人)在14万亩土地上耕作,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无法全部收集处理,给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四是保护治理筹资压力巨大。抚仙湖“十三五”规划实施5大类45个项目,估算投资145亿元,而现有的投资渠道单一,融资压力巨大,特别是一级保护区范围内2.8万人的搬迁资金需求较大。五是沿湖企事业单位退出工作推进难度大。中央和省属企事业单位涉退单位相关资产处置、债务处理、人员安置的情况比较复杂,且目前缺乏上位政策依据,以玉溪市、澄江县为主导的对接、协调工作难度大。
越是艰难越向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澄江县将在总结提升近年来抚仙湖保护所取得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秉承“保护优先、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好“加减乘除法”,提升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努力把澄江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建设优美、经济转型跨越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马房村湿地
(一)持续深入地做好污染治理的“减法”。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和要求,全力推进投资145亿元的45个抚仙湖“十三五”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一水两污”收集处理能力,以河道治理为重点,以中水利用为关键,以产业调整为根本,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做好控源截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投资23.23亿元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项目,完善污水处理和截污管网建设,实现“两污”收集处理全覆盖。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的林业培训中心、交通培训中心等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稳步推进沿湖2.8万人生态搬迁和集中安置、集中治污防污,加快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构建抚仙湖保护生态屏障,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抚仙湖,做好有效控制、防治各类生态环境污染的“减法”。
(二)积极有效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加法”。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为指导,以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将抚仙湖全流域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深入推进“森林澄江”建设,抓好城乡绿化造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用水机制改革、调水工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径流区实施高效节水项目15万亩,力争“十三五”期间抚仙湖径流区耕地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增绿添色·点亮澄江”行动计划,力争2018年前完成抚仙湖面山植被恢复治理10.35万亩,大幅提升抚仙湖径流区植被覆盖率,“十三五”末陆地森林覆盖率达59%以上,林木绿化率达64.9%以上。组织实施海口甸朵引调水和大龙潭调水二期管网工程,每年减少环湖周边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2000多万方。深入实施争当“仙湖卫士”行动计划,增强公众爱湖护湖的自觉性,筑牢抚仙湖保护生态网。
(三)全面加快生态搬迁城镇建设的“除法”。以“一城五镇多村”为总体布局,实行“多规合一”的规划引导与管控,提高抚仙湖流域统筹管理水平。加快“一城五镇多村”规划建设,统筹推进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着力打造以老城区改造为核心的古滇文化区,启动实施生命健康城规划建设,形成以生态休闲旅游区、政务会务服务区、生态康养区为核心的新城区,努力探索一条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之路,未来五年城镇化率达62%以上。全面提升澄江县城乡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宜业”良性互动。
(四)奋力谋划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乘法”。把提升服务业比重作为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科教康体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群众就地就近转型转业,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逐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扩大生态环境容量的“乘法”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