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表演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古典舞教学

2017-11-29 07:28何苗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模式

何苗

摘 要:在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是繁杂的,培养目标是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舞蹈表演能力的可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编导或研究的专业人才,这个终极目标可以通过“创作、表演和科研”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逐渐达成。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模式

中国古典舞以其拧倾圆曲的姿势、闪转腾挪的动势、行云流水的态势和天人合一、舞以象和的气势展现着它独具中华文化精髓的意蕴之美,具有极高的训练价值,所以中国古典舞教学在高等院校舞蹈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一、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多重价值

(一)中国古典舞在肢体形态动作中的价值体现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而舞蹈则是一门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以人的身体动作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所以肢体形态动作的训练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专业舞蹈学生走上正轨的第一步。肢体形态动作指舞蹈的动态、动力、动律等可视性的外化形式,这部分要解决的是肢体动态方面(软度、力度、柔韧性、重心稳定性)动力方面(爆发力、弹跳力、旋转力、翻转力)动律方面(正律、反律、节律、韵律)等等方面的训练。而中国古典舞在以上方面都有较完整的训练模式。

(二)中国古典舞在舞蹈意识培养中的价值体现

舞蹈意识是指舞蹈演员在从事舞蹈表演和创作时的自我意识,一种特有的、自觉地心理反应。这种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左右着人们对舞蹈认识的方法、方向和程度。通常观看舞蹈时,有的舞者跳的作品就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左右了观众的喜怒哀乐,像被摄去魂魄般滞留在舞者所营造的气场之中,其他一切皆是虚无,这样的舞者不仅仅是用心在舞蹈,更是体现了“舞蹈与生命同在”的真谛。与之相反有的舞者一个作品跳完,观众感觉淡而无味,睡意连连。这就涉及到舞蹈意识的问题,舞蹈意识要求舞者具有思想性,有心理感受,才可更好的作用于动作。古典舞向来讲究“起于心”,以达到“神韵”带动形体的艺术特征,而身韵课的训练更是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所以古典舞通过“点、线、面”式训练逐步培养舞蹈意识。

(三)中国古典舞的文化价值体现

中国古典舞训练和文化价值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古典舞训练需要文化价值作依托,同时也可创造出更大的文化价值。中国古典舞讲求内外兼修,在现今的舞台上,有为数不少的演员,因心性素质较差,缺乏二度创作,甚至领会不到编导赋予作品的意蕴,毫无舞蹈意象可言。可见,心性素质的好坏决定着舞蹈表现的深度和层次,亦决定着舞蹈作品的命运。所以心性素质的修炼是最重要的训练环节。心性的训练即文化的陶冶,孔子以六经来教育弟子,他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可见文化对人的培养十分重要,所以对古典舞而言,在训练细节中积累文化,在舞台实践中沉淀文化,在艺术创作中彰显文化。

二、创作——传统与时代的结合

高校古典舞教学的成果体现在作品创作上,无论是原创、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和教材创作,都是促进古典舞教学进程的发展的有力途径,鼓励老师、学生多创作、高效创作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对于中国古典舞的编创,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从选材、结构到舞蹈动作的编排,是一环扣一环的,缺一不可。在编创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题材是不是符合中国古典的文化审美气质?这个题材是不是可以张显中国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追求?这个题材是不是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动作语汇、表达形式来呈现?将这三个问题作为每次编创前的思考,选材时的衡量标准,那么选材这个问题也将会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了。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古典舞编导,对于传统的探索和突破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只有深入了解传统的特质,才能将其优点、长处充分吸收,才能恰当的与当代审美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中国古典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与价值。而作品需要比赛的平台来体现、来锤炼,大到顶尖的舞蹈赛事,小到学校组织的舞蹈比赛,都需要通过创作、剧目、比赛的模式来看古典舞的教学成果,营造创作氛围,培养比赛意识,使古典舞教学发展在竞争的意识中不断推进。

三、表演——通识与专业的整合

舞蹈通识人才的培养是让高校的舞蹈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能够服务于社会,目前对于舞蹈专业而言,中小学教师、群艺馆文化宫等群众性艺术工作、事业企业单位宣传机构从事舞蹈教师、舞蹈指导、舞蹈演员等工作的缺口比较大,为了更好的使人才资源供求平衡,高校应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让更多的舞蹈专业毕业生从事舞蹈专业相关工作。根据目前缺口大的工作分析,现阶段社会需求的教职人员是即要会跳、会教、会编创,有时还要兼任音乐课的教学任务以及从事舞蹈相关事务性工作的能力,所以舞蹈专业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平时的专业课中解决跳、教、编创的能力,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舞蹈相关事务性工作的能力,另外扩充音乐知识的学习,在舞蹈教学中学习音乐,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促使舞蹈事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专业舞蹈表演人才是舞蹈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也是衡量舞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由于舞蹈表演专业年轻化的特点,舞蹈表演人才出现紧缺状况,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舞蹈表演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它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专业舞蹈表演人才是一个精雕细琢的培养过程,并需要好的适合的作品塑造,方可完成。众所周知,古典舞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部分是为了培养中国舞演员和民族舞剧演员的,所以专业的古典舞的训练非常重要,提供演出实践机会亦非常重要,另外就是推“新人新作”,为演员创造机会。专业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对舞蹈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创表演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典舞作品参加比赛才有优势脱颖而出。

四、科研——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科研是高校古典舞教学的智力支持,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重要保障,理论课教学和教学理论实践要尤为重视,将实践作为基础来源进行积累,提纯,为理论的生成提供重要依据。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常可以把规律、经验总结升华成理论,以论文的形式、以课题的形式、著书立说的形式将古典舞教学成果展现,使创作、表演与科研齐头并举,以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科创新和发展的必要信息支持,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激励机制,古典舞学科的学术交流应建立在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开拓性和争鸣性的特点之上快速发展。高校作为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以推进学术交流的进程,将学科知识从静止状态向流动状态推进,从隐性向显性推进,从独占向共享推进。所以应该借助高校平台大力发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小英.《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综合调查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邓佑玲,杨阳.《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3]王奇.《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11.

[4]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

[5]唐满城.《对中国古典舞在新世纪发展的的期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