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先锋小说的孩子形象

2017-11-29 21:29刘榴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余华

刘榴

摘 要:余华是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他所创造的小说具有典型的探索精神,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更多的关注灾难、暴力与死亡。余华的小说创作跨越了80、90年代,他的小说创作有两个鲜明的时期,前期有着浓厚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则开始回归现实。本文针对余华先锋小说的孩子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余华;先锋小说;孩子形象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借助小说文体自身的虚构性,淡化现实和歷史的影响,以前卫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创立与传统思想大不相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理念,并希望通过不避极端的态度来去除谎言,创立新的文学艺术的小说形式。先锋小说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以自我存在为基点的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学文学价值。余华是我国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的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他所创造的小说具有典型的探索精神,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凸显了先锋小说摒弃现实、构建新的真实的创作意图。本文以余华小说中的孩子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了余华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

一、余华小说的转型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兄弟》,余华的小说创作跨越了80、90年代,他的小说创作有两个鲜明的时期,前期有着浓厚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则开始回归现实。

在上世纪80年底末、9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的形势、格局、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进入1989年后,文坛迎来了平静的发展时期。在商业的发展下,文学市场开始疲软,在这一背景下,在艺术上已经成熟的中青年作家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在商业浪潮的发展下,部分作家下海经商,或者为了金钱写作,有些作家采用商业化的手段来包装、推销自己,大量武侠、纪实、言情小说出现,供人们消遣娱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余华也开始探索作品的转型,他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面对商业的发展,余华仍然坚守自己的创作,用“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来进行创作,塑造出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转型后,余华开始关注“人性”,让作品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他着重展示人性的伟大和光辉,不在孤立的分析“人性恶”,而是开始从生活化的角度来阐述人性的嬗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孩子形象”的塑造。

二、余华先锋小说中孩子形象的塑造

(一)颠覆传统小说中孩子的美好形象

余华塑造孩子形象的时候是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见解的。在他的笔下,孩子们既不是像冰心《超人》中的禄儿那样单纯而又天真,为了一点点生活中的小事就欢天喜地。那样的孩子是天上的阳光,可以温暖人心,唤醒人们内心潜藏的爱和良知;也不会是《红岩》中身陷囹圄却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的小萝卜头,那种坚韧的信念的力量让孩子在苦难面前也不会低头,那是一种被人为理想化的孩童的形象。余华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的笔下,不会存在这些诗意化和人格化的孩童形象。在余华的小说中,孩子们身上缺失了传统意义上孩子的本性——天真、稚嫩、无邪和纯洁,我们也难以在这些孩童身上解读到人性的善良和淳朴,只会透过他们淡漠的眼神看到冷漠的成人世界,替他们感受孤独、忧伤和绝望。

余华是一位“有着丰富的生命体验而又以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姿态对生活本身进行深深思考的作家”,他前期的作品就呈现出了“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姿态”,后期创作又增添了“丰富的生命体验”。两者的结合,促成了作家的成功转型并且让其持续地“对生活本身进行深深思考”。在《我胆小如鼠》这篇小说中,余华给杨高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好男孩的特征:老实听话而又勤奋。然而,就是人们口中的乖孩子热爱清洁工作就被人们嘲笑为笨蛋,忠于职守也被讥讽为傻瓜,真诚地对待像吕前进这样的朋友,反而会经常遭遇朋友的毒打。这样的经历会让具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人大呼不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余华借用了孩子形象的不同来体现先锋小说独特的视角。

(二)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淡漠与疏离

依照人们惯常的思维,孩子是柔弱且需要保护的,人们应该竭尽所能对其进行精心的呵护和关爱。当成人在世界中博弈的时候,他们之所以能够面对外面残酷的世界而不气馁,往往是因为他们内心中存在对未来的渴望,希望给家庭尤其是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无论在成人的世界如何受伤,情感如何失落,他们面对孩子的时候都应该是微笑的,让孩子们感到安全而温暖的。但是,在余华的小说中,孩子对成人所怀有的不是孺慕之情,也不是满满的依赖,他撕掉传统小说所创造的人为的温情世界,把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丑恶直接展现在世人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他让小说中的孩子们品尝到了成人世界的冷漠和无情,体验到被人排斥和遭受残害的痛苦,让孩子们对成人世界不再抱有幻想和希望。例如。在《现实一种》中祖母不仅漠视皮皮只有四岁的事实,不仅没有作为长辈对晚辈的一点儿疼惜,贴补孩子吃一点儿米粥或者咸菜,甚至还抱怨孙儿漠视自己脆弱的生命。亲情的淡漠和关爱的缺失,让血缘关系也变得一钱不值,《世事如烟》中的老太太和算命先生为了自己的生命甚至可以出卖自己亲生的儿女,这世上还有什么可以让孩子得到温暖的呢?这也就无怪乎孩子们对成人世界持冷漠而疏离的态度了。

(三)孩童内心中可怕的外部世界

余华的很多小说都涉及了暴力和灾难,对不同的人面对死亡的态度进行了描述,然而,当孩童面对死亡的时候,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绝不会充满积极的情感体验。当他们面对暴力和危险而无法反抗的时候,他们只会对外部世界充满更多的敬畏、警惕或者逃避的心理。因而,在他们的眼中和心里,外部世界是可怕的、灰色的,是无法改变的。这种对未来的无知和失望,让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失去色彩,逐渐走向绝望。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孩子们这种心理的时候,可想而知,心情是何等的沉重。

(四)孩子的游戏方式出现异化

余华的笔下孩子们也会开展各种游戏,但是游戏中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扭曲的,游戏也不会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摘覆盆子或者吃罗汉豆那样充满情趣。从年仅四岁的孩子皮皮的游戏方式来看,他会拧像棉花一样松软的堂弟的脸或者打他耳光,心里面甚至还带着快意和喜悦,陶醉于婴孩爆破似的痛哭声中。这种漠视生命和情感的游戏体验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未来呢?我们都不得不对此加以深思。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透过余华小说中对孩子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的希望和良知的泯灭以及被异化的孩童性格的扭曲,完全颠覆了传统孩子的纯洁可爱的形象,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这就是余华先锋小说带给我们的深思和启迪了。

参考文献:

[1]马文美.永远的异项——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标出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

[2]赵树军.先锋小说的流变浅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邹志远,王逸竹.论先锋小说的失与散[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4]袁菁.目睹阴暗的刀锋——余华《世事如烟》文本解读[J].消费导刊.2008(09).

[5]余华."先锋文学在中国文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装了几个支架而已"[J].文艺争鸣.201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