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1-29 19:28陈周怡
大经贸 2017年10期

陈周怡

【摘 要】 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并建立起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按市场化运行机制运作的商业银行。其经营灵活,方便借贷,不容置疑民营银行在我国民间资本的监管、民间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发展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总结我国民营银行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办法。

【关键词】 民营银行 信誉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

一、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概述

(一)民营银行的概念

民营银行的界定首先要从出资结构来看,民营银行必须是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者虽然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但是主要出资方是民间企业的银行。其次,从治理结构看,民营银行一定要按照市场化方式来治理,执行公司制的管理结构。最后,在本质上民营银行仍是商业银行的一种。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并建立起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按市场化运行机制运作的商业银行。

(二)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从阶段上看,我国设立民营银行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到上个世纪末,那时国有金融停滞扩展甚至收敛为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是一系列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在1996年1月民生银行成立了,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第二个阶段是本世纪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2000年7月民营银行讨论会召开为这一阶段民营银行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2006年浙江改组并成立4家民营银行,随后浙江一系列的民营银行建立,可以说民营银行成为浙江金融行业的新兴力量。第三个阶段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后至今,特别是随着国十条和金十条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各地掀起申办民营银行的热潮,上市公司竞相涉足银行领域,在股票交易市场上,民营银行概念股暴涨,这都预示着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出现了新进展。

我国民营银行目前总体上存在着已建立和正在筹建的两种民营银行类型,在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中,95%以上的商业银行是由中央政府、国企、地方政府等控股的,真正算得上民营资本控股的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很低,且民营银行普遍还存在规模小、网点覆盖率不足、业务种类不齐全、理财产品不科学、服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尤其在存贷款和结算这两个重要业务上做的不足,市场竞争和执行效率都比较低。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型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而言,民营银行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其清晰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灵活的奖励机制能有效的调动工作积极性,商业化的服务模型能够促进其经营和管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国有银行共同抵御外部竞争。

(三)民营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有助于完善我国银行体系

我国银行业主体过于单一,长期缺乏有效制衡的商业银行治理体系,发展民营银行,有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主体多元化,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我国银行也相对垄断的格局,增加市场活力,还将民间资本引入金融业,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持续向前发展。民营银行加入银行业,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是的金融行业内部更具有竞争力,有利于银行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2、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金融系统的改革,重点在意创建一个井然有序、竞争充分且充满创新与活力的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改革开始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3O多年的金融改革解决了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但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透明性等还存在一些缺陷。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之一,民营银行是设立正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对金融市场的其他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3、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我国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信用较差,融资风险较大,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贷款。民营银行的创办,可以说是从专业对口角度出发,有目的性的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同時在金融风险把控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另一角度分析,这是跟进国家助力微小企业的政策走向,从政策层面进行风险意识的把控,对民间零散资金的融入和贷出,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压力。

二、民营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誉风险与经营风险问题

银行的信誉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尤其是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是否有良好的信誉,将直接影响着民营银行能否顺利地吸收民间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并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银行规模较小,分布地区不均衡,可以说是处在一种试点阶段,很多群众都对其不了解,与农村信用社、储蓄银行等相比,其信用接受度和认可度都不高。加上民营银行主要是民间资本合资建立,其设立之初就缺乏坚实的信誉基础。在日常经营方面,民营银行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不仅缺少银行业务经验和银行经营的专业人才,而且对银行经营风险的把控也缺少经验。民营银行的风险分散能力较差,加上其服务对象大多是同区域的,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大都不够规范,信用记录不完善,经营风险较大,技术薄弱,一旦爆发风险,可能非常致命。

(二)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发展建立民营银行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来进行规范。而现如今,关于民营银行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并没有建立和出台。关于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条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银行经营运行的监管方面也没有具体规章制度。就民营银行设立机制来说,我国对于银行业准入一直持着谨慎的态度,新设立民营银行难度普遍很大,导致我国很多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始终得不到有效发展,甚至各地区的设立要求也没有统一一致,规章制度十分模糊。在民营银行退出机制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监管规定,一旦银行破产退出,没有具体的清算制度,危机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降低了民营银行的行业竞争力,甚至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紊乱。endprint

三、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增强风险意识

切实的完善外部信誉环境是当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前提,因为我国民营银行信用方面没有国家隐性信用担保,处于劣势,在吸收资金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只有执行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才能对民营银行的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障,人们才敢把钱存入银行并进行相关理财业务。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当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时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的一种保障制度。存款保险客观上能增强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的信用,增加其竞争力。同时,通过差别费率方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审慎经营和健康发展。2015年我国已经研究出台了一套试行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问题,需要对各个具体条例不断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及完善是民营银行妥善解决自担风险问题的第一步。与此同时,银行也要增强自身风险防控意识,建立一套与我国现阶段金融环境及民营银行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风险防范机制。

(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在当前民营银行申请的企业中缺乏专业化的金融企业,对银行的申办没有具体的界定和限制,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建立良好的准入制和退出制度,可以过滤一些不适合的企业。民营银行的准入和退出门槛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准入过高将导致竞争不充分,过低又容易出现风险,退出门槛过高会导致结构恶化。因此要制定一套健全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标准制度,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也时,要按照《商业银行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规定》等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参照对外资开放银行政策,银行设立注册资金、投资股本等方面加以规定。对于经营不善的民营银行,可以依法自行兼并或联合。要配合使用存款保险制度,防止民营企业以骗取公共储蓄为目的进入银行业,引发金融风险。

(三)合理运行资本,完善监管制度

建立有效的资本控制体系,有利于民营银行保护内部资产,更有利于民营银行自身的健康运营。民营银行首先要根据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资本运行与机构监管的实际情况,对融入的民间资本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化运行方案,专业的金融业务由银行的负责人做出明确细则,在资本盈利性和权力集中性方面达到平衡點。在资本运作和管理经营方面,民营银行可以尝试采取股东的信用贷款额度,审核股东贷款,聘用独立董事等措施,同时注意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保证股东的权利。当然,随后的监管制度也不可或缺,在保证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要逐渐重视对民营银行内部的运营资质、资金实力、社会信誉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全面审查和全过程监管,尤其是民营银行的风险把控能力,更要按照政策标准来严格判断与执行,从而确保民营银行的市场金融稳定性。要设立明确的与民营银行配套的法律法规,使民营以及从设立、经营到退出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 陆岷峰,王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13,(12):10-13.

[2] 黄燕青.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探究[J].中国外资,2013,(07):8.

[3] 陈庆凯.关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

[4] 秦圆圆.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