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己
拿破仑覆灭之后,法国波旁王朝在英国等国的支持下,成功复辟,英法两国之间的烽烟,也暂时归于消弭。面对日益强大的普鲁士,它们还有了结盟的可能。但这种结盟,从一开始就是同床异梦。在十九世纪的殖民掠夺中,英法两国又围绕埃及开始了较量。
今夏上映之电影《敦刻尔克》颇具争议,比较意外的是,争议的参与者大多数并非来自于那段历史上的敌对双方——英德或者德法,而是来自于两个盟友——英法。当英国媒体吹嘘这部电影为全球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二战电影时,法国媒体则在抨击这部电影一如既往地“褒英贬法”。
这种意见与分歧,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口水仗,而是一段漫长的恩仇纠葛。
英国本土所处之地,在地理学上称为不列颠群岛,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方向,距离欧洲大陆颇近,最近处不到三十公里。如此短的距离,不由得让人怀疑,在很久很久以前,不列颠群岛是不是与欧洲大陆连在一起的。地理学之研究,已经就此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并指出大约在十五万年前,剧烈的地质运动破坏了连接两者的陆桥,从此隔海相望。这种地理格局深刻地影响了历史之进程。
在中国进入诸侯混战的东周时期,也就是公元前七百余年之时,不列颠群岛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初级形态的小国,它们是由被称为“凯尔特人”的欧洲古代民族所建立。“凯尔特人”在古代欧洲威名赫赫,势力强大,今天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区都曾是他们的地盘,也是罗马人的劲敌。
换句话说,当时的“英国人”与“法国人”都是“一家人”,都属于“凯尔特人”这个民族。也正因为如此,双方共享了一些古代的文化遗迹,比如巨石阵,两个地方都有。
罗马帝国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凯撒大帝先征服了“法国”,从此此地就深深地打上了罗马文化之印记,随后又两度入侵不列颠,但未能成功。罗马帝国第四任皇帝克劳狄一世终于进据不列颠,但只控制了部分地区,许多地方仍在“凯尔特人”手中,这就导致“英国”的罗马化远不及“法国”那样彻底深刻,一些“凯尔特人”的文化传统得以长存,比如女性可以称王。
已经在历史的大道上开始分岔的两地,在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又出现了汇合的迹象。罗马帝国之覆灭,内因很多,外因则主要在于自公元四世纪末开始的日耳曼人大迁徙,一些西洋学者称之为蛮族入侵。这些文化上落后、军事上好战的日耳曼人,内部又分成多支,杀入罗马帝国境内,各据一方。他们是今天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等欧洲民族的先祖,其中入据不列颠的主要为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他们在不列颠群岛上互相征伐,逐渐形成了七大王国。直到今天,某些英国人还以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后代自称。
进入“法国”地区的,则是日耳曼人之中最强大的法兰克人。法兰克人征服了广大的疆域,但他们缺少统治经验与技术,政权十分不牢固,长期处于群雄并立的狀态。与此同时,海那边的不列颠诸王国,在抵抗北欧入侵者的漫长战争中,逐渐统一于一个英吉利王国麾下。但同样缺少统治经验与技术的他们,政权也不牢固。政权都不牢固,结果就给彼此都提供了许多投机的机会,英吉利王国与法兰克王国内部不乏野心家,那道狭窄的海峡对于他们来说微不足道,在他们看来,海那边与海这边,本就是一家,强者当得之。
诸位野心家之中,最为雄霸的一位当属诺曼底公爵威廉。他的身份很复杂,是一名女仆的私生子,同时又与英吉利王国的王室有血缘关系,在他当公爵的最初岁月里,是被蔑称为“杂种”的人物。但此人后来展现出一系列杰出的军政才能,让其所统治的诺曼底公国国势蒸蒸日上,让名义上的宗主法兰西王国一一也就是后来的法国,有芒刺在背之感。
但威廉的目标却非法兰西王国,他利用英吉利王国国王“忏悔者爱德华”对于身后事的安排失误,在公元1066年,挥军渡海,意欲夺取不列颠。他的对手乃是哈罗德二世。此君并非无能之辈,但他运气很差,敌人很多,在威廉来袭之前,就有一个心怀不满的兄弟去引了挪威大军来入侵,好不容易将其击败之后,他又带着已经损失惨重的军队去对付威廉。双方在一个叫黑斯廷斯的地区展开大战,最终哈罗德二世不敌,阵前被斩,军队溃败。
威廉随即挥军向伦敦进击,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那一年的圣诞节,他依靠刀剑和屠戮,戴上了英吉利国王之王冠,建立起一个横跨海峡的二元王国一一英吉利与诺曼底王国。这段过往史称为“诺曼征服”。
“诺曼征服”对英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来自于诺曼底王国的文化开始成为不列颠群岛上的主流文化,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语言。诺曼底王国说古法语,“诺曼征服”之后,不列颠群岛上的官方语言也就是古法语,上层社会都讲古法语,古英语是下层人的语言。由此造成大量古法语词汇“侵入”古英语之中,并留存到了今天。现代英语中,大约有一半的词汇源自于古法语,其中又有大约一半是“诺曼征服”时期所输入。比如用于代表敌人之enemy,就源自于古法语词汇enemi,代表国家之country,则是源自于古法语的contree,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文化之影响,缓慢而长远,比较快速直接的则是征服者威廉带来的铁血高压集权统治。此前的英吉利王国,王权并不强大,诸侯作乱时有发生。威廉到来之后,将他在诺曼底公国搞的那一套军功贵族体制搬了过来,以土地为筹码,大肆分封自家人马,封臣多达一千四百余名。这些封臣又负有为威廉打仗之义务,要出兵出马,也就是所谓的骑士制度。威廉在不列颠拥有大约五千名骑士,这在当时的欧洲是一只强大的武装力量,是二元王国得以维系的保证。
威廉建立的二元王国,是当时西欧最强的势力,他也因此名震千古。但他活得比较累,疲于奔命十余年之后,威廉离世,离世的原因之一是他被自己的继承者、长子罗伯特所伤。罗伯特要做出如此忤逆之举的原因,又主要是因为受了包括法兰西王国国王在内的其他势力的挑拨。而威廉离世之前,将二元王国的王冠一分为二,不列颠那部分给了小儿子路福斯,诺曼底那部分给了罗伯特,却没有指明自己的那些封臣,是要效忠小儿子还是大儿子。这就为未来的动乱埋下了种子。
征服者威廉所建立的二元王国,在他离世后六十余年,演化成为了一个名为金雀花王朝的势力,这是英国人对其的称呼,在法国,这个王朝叫安茹王朝。
金雀花王朝疆域辽阔,又多出能征善战之君,在其鼎盛时期,除了占据大半个不列颠群岛外,还拥有欧陆大片土地,今天法国的大约一半土地都在其控制之下。但这些君王再厉害,也解决不了海峡两边日益明显的分歧,内部叛乱此起彼伏。
内乱不已的同时,又有强大的外患,那就是日益强大的法兰西王国。在征服者威廉的铁蹄踏上不列颠时,法兰西王国则处于卡佩王朝的初期,正在四处讨伐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扩大直属于王国的领地。对于占据诺曼底等地的金雀花王朝,卡佩王朝最初的策略是与之讲和,静待机会。当征服者威廉离世之后,金雀花王朝出现内乱时,卡佩王朝就趁机介入,英法之军事对抗,由此展开。
最初卡佩王朝比较得势,在国王菲力二世统治期间,利用金雀花王朝内乱,一度入侵不列颠群岛,占据许多土地。菲力二世的继承者路易八世,继续对金雀花王朝用兵,将其在欧陆上的领地陆续夺走。金雀花王朝虽然连连失地,但一直保有一块位于今天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阿基坦地区,同时念念不忘要打回海对面,夺回诺曼底等地。卡佩王朝则是一直视金雀花王朝为头号大敌,急欲夺走阿基坦地区,为此,卡佩王朝和不列颠群岛上另一强大势力苏格兰结盟,对金雀花王朝构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
双方漫长的冲突,发展到了十四世纪,终于演变为一场大规模冲突,这场冲突打打停停,持续了一百一十余年,史称为“百年战争”。
战争的直接起因,在于卡佩王朝的王位继承问题,此王朝末代君主查理四世在公元1328年离世,他没有留下一个可以继承王位的后代,结果王冠戴到了一个王族旁系子孙头上,史称为菲力六世。金雀花王朝时任国王爱德华三世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他宣称自己更有资格继承王位,并以此为借口,先下手为强,出兵欧陆。
在这场战争的大半时间里,金雀花王朝牢牢占据着上风,连巴黎都一度打了下来,但其始终缺少将菲力六世所立之瓦鲁瓦王朝彻底毁灭的能力。这场漫长的战争严重消耗了两个王朝之精力,瓦鲁瓦王朝的北部地区长期陷入战火之中,损失惨重,金雀花王朝也好不到哪儿去,战争的开销拖垮了王室财政,同时又养大了一些内部的诸侯,这些诸侯拥兵自重,觊觎王位,一有机会就会起来作乱。与之相反的是,那些曾经与法兰西国王分庭抗礼的法兰西诸侯,则在这场百年大战中,为民族情绪所感染,在战争后期选择效忠法兰西,对抗金雀花王朝。他们的立场转变,导致战争局势逆转,公元1458年,金雀花王朝已经失去所有在欧陆的据点。
今天英国、法国的领土疆界大体由此划定,前者是一个岛国,后者是一个陆海复合国家。
大战结束,但内战只是刚开始。金雀花王朝很快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贵族内战,史称为“玫瑰战争”,战争持续了大约三十年。获胜的兰开斯特家族建立了都铎王朝,近代意义上的英国历史,由此开始。海对面的法兰西,则耗费了大量时间,用于削平各地诸侯,加强王权,内战也打了不少。
两国暂时相安无事,都忙着料理家务。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愈来愈大,以前争斗之时,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家国王是我家国王孙子,我家国王娶了你家国王女儿,剪不断理还乱。一场百年大战之后,则是各走各的路,英国造船,法国修路,一个专注于海上称霸,一个专注陆地称王。
但两国还有结盟的事情出现。只因那欧陆之上,出现了新兴强权西班牙,英法两国对其均颇畏惧。西班牙之后,又有新兴的海洋强国荷兰,英法曾一度联手对其进行打击。当这些强敌纷纷瓦解衰落之后,没有共同敌人的英法两国,又开始成为了对手。
彼时法国处于一代雄主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此君四处开打,与许多国家结怨。这些国家组成了一个反法同盟,名为奥格斯堡同盟。英国起初并未参与此事,但同盟中的主力荷兰,有一位威廉亲王,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成了英国“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编者注)的最后赢家,成了英国国王。在他主政之下,英国对法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他也以阻止法国称霸欧陆为人生的最大事业。
这又是一场百年大战,从十七世纪末一直打到十八世纪初,与上一次百年大战时间相仿,但形式有所区别。上一次,两家主要在陆上对决,这一次,则将战场转移到了海上。
最初,英国海军不占优势,依靠大量金钱投入建立起来的法国海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当时欧洲一流。但问题是英国海军有荷兰海军等同盟,法国海军则是单打独斗,同时还要应付陆上战线,时间一长,就后继乏力了。特别是当英国在公元1704年攻陷了西班牙的直布羅陀地区,将其建成一个分割法国大西洋舰队与地中海舰队的要塞后,双方海上实力对比之差距更加明显,法国海军日益落于下风。
除了海上得势,陆上英国也有法宝,那就是扶植可以对法国构成威胁的势力。自上一次百年大战失败,被逐出欧陆后,英国就开始形成两套战略,一是以海立国,确立海上绝对霸权,牢牢控制那道狭窄的海峡,以保英国本土无事;二是大陆均势,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保持欧洲大陆上诸势力的平衡,防止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那么被英国选中来牵制法国的均势代表,是谁呢?普鲁士。
普鲁士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有着不可小视的战斗力。公元1756年,英普正式结盟,对抗法国。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法国接连遭遇惨败,特别是在海上,被英国打得落花流水,失去了大片海外殖民地。当英属北美殖民地爆发独立战争后,法国卷入其中,意欲通过支持独立战争来报英国夺地之仇,结果因为过度的战争开支,拖垮财政,诱发了大革命。
当拿破仑于大革命之中上台后,英国眼见法国已熬过革命之动乱时期,有再度称霸欧陆的可能,便直接出手,对法宣战。拿破仑是陆上无敌的统帅,不管英国出多少钱,组织多少国家搞反法同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到了海上,拿破仑就望洋兴叹了。英国舰队在名将纳尔逊等人指挥之下,统治了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辽阔海域,法国舰队只有东躲西藏,不敢露面。
拿破仑曾扬言要兴十万大军,渡海灭英,但那只是一时气话,他能拿出来的实际战略名为“大陆封锁”,即以所控制的欧陆地区,对英国进行海上封锁,不与其进行一切海上往来。事实证明,此乃徒劳。英国掌控了全球许多殖民地,不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欧陆封锁,对它影响不大。
拿破仑覆灭之后,法国波旁王朝在英国等国的支持下,成功复辟,英法两国之间的烽烟,也暂时归于消弭。不仅如此,面对日益强大的普鲁士,它们还有了结盟的可能。但这种结盟,从一开始就是同床异梦。
十九世纪乃是欧洲相对太平,欧洲之外相对不太平的时代。除了普鲁士与法国有过大战之外,欧洲列强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争出现。它们的心思,都放在海外扩张之上,这方面特别积极的便是英国。
但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陆地更加有限,越占越少,到了最后,欧洲列强还是在一条道上相遇了,为了争夺若干重要的地区,比如中东、中国,它们之间的争斗又不可避免地爆发。
法国本是早期殖民大国,但其海外殖民地在十八世纪的对英战争中,丢失大半,再加上长久以来的恩怨纠葛,其民族情绪中对于海那边的国家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敌意,这种敌意不亚于对普鲁士,或者说后来的德国。在十九世纪的殖民掠夺中,法国觊觎埃及,自拿破仑时代开始就在此苦心经营,打通苏伊士运河即为其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英国也觊觎埃及,特别是其失去北美殖民地后,为了强化对“女王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印度之控制,英国的决策者们认为控制埃及、打通苏伊士运河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于是英法围绕埃及开始了较量。较量的结果是法国又吃了大亏,当其费时费力地打通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却发现这条运河的主要受益者是英国。不仅如此,英国还对埃及出兵,大打出手,并在1882年占领此地。这对于法国是严重的挑战,只不过它受制于陆地上强敌德国的威胁,不敢轻易动兵,只能进行口头上的“强烈谴责”。
但法国也有它的妙计。那就是联俄制英。
在十九世纪,能让英国感到恐惧的国家,大约只有一个,那就是俄国。这个疆域极其辽阔、侵略成性的“超级大国”,在将其触角伸向欧洲时,曾在十九世纪中期激起欧洲列强的群起而攻之,引发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有意思的是,在那场战争中,法国还是英国的盟友。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转向中亚、东亚等地,这就对英国在印度、中国等地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让法国看到了机会。当德国日益强大之后,法国更深感与俄国结盟的必要性,陆上可以制德,海上可以制英。
故而,在十九世纪末,法俄结盟。历史的洪流在世纪之交开始转向,新的方向让英法这对世仇,又不得不假惺惺地走到一块儿,因为德国太强大了。
英国希望欧陆上存在一个强大的德国,但这个强大是有一个度的。一代名相俾斯麦,虽然为人粗暴,在政治上却极为老道,在他操持下,德国始终能在红线上跳舞,跳得极好。但当他离去之后,德国就充斥在一片“大国狂热”中,长久的军国主义传统开始迅速发酵,扩军,特别是海军扩充,成为了这个新兴强权在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动态。
从踏入二十世纪的门槛开始,英德两国关系就急剧恶化,它们在海军建设上展开了一番角逐,你造一艘战舰,我就造两艘,你增加至三艘,我就增加至四艘。两国高层都意识到这种角逐十分的不明智,并一度寻求和解和妥协,如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就强烈建议与德国和解,结成同盟。
但这种努力没有成功。对于德国的过分强大,法国更是恐惧,自普法战争之后,这个国家对于单独对抗德国就完全没有信心。1904年,英法结盟。
十年之后,一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派出大量青年,组成远征军,开往法国北部,与那里的大量法国青年一道,对抗德国的攻势。
这场大战以德国失败而告终,然后,英法又开始朝着要翻脸的方向发展。法国急欲将战败之德国来个“碎尸万段”,恨不得将其分裂成几百个小国。英国则盘算着德国要是没了,谁来管法国?两国之间的分裂,给了德国苟延残喘的空間,更给了希特勒坐大的机会。
即便是在纳粹德国已经大打出手,以重兵突袭法国,法国急需英国空中支援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则说:“除非法国人做出更大努力,否则我们没有理由派战斗机去他们那里。”在担忧法国方面快速溃败,以至于留在那里的英国远征军还来不及撤回不列颠之后,英国又许诺要派出108架战斗机去支援,最后去支援的只有8架。
把远征军撤回来,或许才是丘吉尔等人当时主要的考虑。另外一大考虑,则是要避免法国的战争资源落入德国手中,比如其海军舰队。故而,英国发动了一次对法国海军的突袭,意欲消灭其主力,行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二战结束之后,法国奉行明智的外交政策,与德国和解,开始引领欧洲整合之势。英国则依然走着它那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时而贴着美国,对欧洲等地区指手画脚;时而又贴着欧洲,对美国硬一下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