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支撑耗能梁模态分析

2017-11-28 11:26白文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弹塑性

白文魁

摘 要 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了10个12层的K型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模型,其中6个以耗能梁段的长度为变量、4个以梁柱节点初始转动刚度为变量,分别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及Pushover分析,以研究其对结构动力特性及弹塑性受力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偏心支撑 耗能梁段 弹塑性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1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工作原理

钢框架结构是目前较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它由梁和柱构成,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灵活、空间跨度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优秀的延性、刚度、耗能能力及抗震性能等结构性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会产生较大的侧移,易超出规范规定的限值,所以在高层建筑中钢框架结构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在结构中布置支撑能够有效减少高层钢框架结构的侧向移动。在框架结构中,偏心支撑属于一种常用类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是指每根支撑至少有一端与框架梁相连,并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耗能梁段。耗能梁段是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主要的耗能构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耗能梁段的强度及宽厚比有如下规定:耗能梁段所使用钢材的屈服强度不应大于345MPa,且板件的宽厚比与同跨内的非耗能梁段相比,应符合的限值要求。

弹性阶段,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其抗侧移水平与中心支撑钢框架接近;在弹塑性阶段,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优秀的耗能能力,延性与纯框架接近,集合了两者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抗震和抗侧移的结构。

2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本文主要用Pushover分析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两点假设:

(1)结构模型的地震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

(2)结构沿高度方向的变形在整个地震反应中保持不变。

该假设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但对于以第一振型为主的地震反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由上述假定可知,Pushover分析是以将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为前提条件,转换的方法并没有唯一的标准,但基本上都是通过结构的动力运动方程进行等效转换。

3建模计算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一个X方向为5跨、Y方向为3跨、高12层的K型偏心支撑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a=0.10g),罕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50,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型为Ⅱ类,特征周期为Tg=0.35s,阻尼比为=0.05,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X、Y方向跨度各为6米,层高为3米。根据结构及构件的尺寸及柱网布置信息,建立结构模型。支撑在X、Y方向均有布置,主梁和柱的连接均采用半刚性连接(见表1)。

对以耗能梁段长度为变量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振型、基本自振周期及在X、Y和Z方向上的质量参与系数。此模型的前三阶振型具有相同的振动规律,且皆符合《抗规》的规定,即结构的第一阶及第二阶振型分别是为沿着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扭转则出现在了第三阶振型当中。

4结论

本模型第一阶振型中,、,说明该振型中结构沿X方向的质量参与系数为76%、绕Y轴转动质量参与系数为15%,故该振型为X方向的平动;第二阶振型中,,说明该振型中结构沿Y方向的质量参与系数为75%、绕X轴转动质量参与系数为20%,故该振型为Y方向的平动;第三阵型中,X及Y方向的质量参与系数皆为零,只有,故该振型为绕Z轴的扭转运动。

结构的前8阶振型在X和Y两个方向的累计质量参与系数SumUX和SumUY分别为(0.90,0.90),均不小于0.90,符合规范的限值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淑军.偏心支撑钢框架的高等分析及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D].廣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2] 于安林,赵宝成,李仁达等.耗能段腹板高厚比对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29(06):143-148.

[3] OReilly G.J.&T.J.Sullivan.Direct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of Eccentrically Braced Steel Frames[J].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5, 20(02):243-278.endprint

猜你喜欢
弹塑性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超限结构抗震动力弹塑性分析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弹塑性分析在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某圆端型实心桥墩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滚石冲击钢筋混凝土板的弹塑性动力响应研究
考虑变摩擦系数的轮轨系统滑动接触热弹塑性应力分析
动载荷作用下幂硬化弹塑性弯曲裂纹塑性区
某大型火电厂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某大型火电厂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结构动力弹塑性与倒塌分析(Ⅱ)——SAP2ABAQUS接口技术、开发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