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玮
摘 要 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存在严重缺乏的现象。中小学期间未接受正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资源未被挖掘利用、应对严峻就业形势早作准备而无暇顾及体育活动等是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 体育活动 意识 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现代汉语字典》中主动一词的解释为“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和“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主动参与则是指不受外部力量的影响而有意识的自发地参加某种事情的过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体育已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促进身体健康最积极而有效的手段。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高校体育正在进行深入改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然有许多大学生对体育认识不充分,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存在严重缺乏的现象。某高校所做的一项调查非常具有代表性,3%的学生能坚持每天参加体育活动,30%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而有60.5%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更有6.5%的学生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这一调查数据与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令人堪忧的状况不谋而合。
1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缺乏的深层原因
1.1部分大学生在中小学期间未接受正规而良好的体育教育
调查发现来自城市的大部分学生能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育,体育课一直被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所占用,中小学阶段一直没有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到了大学又怎能对体育感兴趣,即使对体育有兴趣,而常见的体育运动技能又都不会,无法在体育活动中体会满足感与成就感,也无从谈起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
1.2学校体育资源未被挖掘和充分利用
学校体育资源包括场地设施、体育制度、体育教师以及相关的体育活动等。现实情况是许多大学校园内体育设施不健全或虽已建好却没有完全开放,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相关体育项目的参与,限制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同时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到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动性,因为教师的正确引导是系统化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和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体育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育兴趣的培养。
1.3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早作准备,部分大学生无暇顾及体育活动
现如今社会竞争异常激励,有部分大学生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在大学期间他们为将来的发展积极地做着准备,考研、兼职、实习、找工作等大学生的参与率较高,为此,这部分大学生就无暇顾及体育活动的参与,他们必须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投入其中,因此这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就会大幅减少。
2对策
2.1注重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类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体育行为和体育技术能力等。如何营造体育文化氛围?首先要完善和落实教育部每一项体育教学制度,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体育精神的培养,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其次,举办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运动会、二级学院之间的各种球类联赛、体育知识的交流会等;另外对学校的各项体育设施要向学生全面开放,增加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有些场馆学校还未建成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上的体育中心加强联系;最后,还可以通过媒体节目与校园体育文化进行融合,积极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2.2摒弃陈旧落后的体育思维,加大宣传和科普体育知识
陈旧体育思维是束缚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一大障碍,只有主动摒弃和摆脱它,大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现代体育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团结、友谊、进步”和“诚信、奋斗、进取、创新”。“体育不仅仅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活动,提供强健的肌肉和有氧运动,同样也提供竞赛、社交活动、体能自测、探险和良好的情绪,体育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宣传和科普体育知识,首先从体育教学课的基础抓起,通过老师在课上进行有关体育知识的讲解,能够广泛有效地宣传给每一位大学生,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体育某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有关的讲座,加深大学生对体育的深层理解;其次可以充分运用校园的宣传栏,把体育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学生进行大力宣传。
2.3推进体育教改,培养和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方法与形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体育教育的牵引是启发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动力,课上教师正确而有趣诙谐的引导,优美而刚健的动作示范,让大学生们对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如此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被激起,主動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展现。大学校园是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最先传播和诞生的地方,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氛围创建体育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校园广播站设立体育互动节目,校园信息网络建立BBS体育讨论网,组建校园体育社团等,通过网络媒体把大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想说的体育话题,广泛而又快捷,使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由此而产生。
3建议
建议高校体育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重视体育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引导学生对体育价值的再认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体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和开放体育设施;通过媒体手段与校园体育文化进行融合,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探索·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