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 陈平(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
土地整治与山地草牧业现代化关系刍议—以云南省为例
文│王文 陈平(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
土地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草牧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立地条件,但因地区间自然生态条件的巨大差异,土地资源从地貌形态到土壤质量存在重大差别。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自然物的土地逐渐由初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环境要素,逐渐转化为人们重要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日益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源宝库,特别在农业领域,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土地的质量数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潜力,它是实现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限制农业生产不能像工业和IT技术那样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农业生产依赖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素有“财富之母”称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主席高屋建瓴,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学大寨”和“平田整地”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过些小偏差,但不可否认,当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和治理过的土地,时至今日仍在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对肉、奶、蛋等高级食品的需求增加,农业内部产业由粮食生产向畜产品生产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草牧业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但是,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着农业产业对自然环境存在很强的依赖性,除采掘业之外,无出其右者。因此,土地对于农业的意义至关重要,土地整治是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对于高原山区省份云南来说,土地整治对于发展现代化草牧业的作用尤其重要。云南属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区内高山峡谷相间,丘陵波状起伏,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星布,河川湖泊纵横,海拔相差大,最高点梅里雪山主峰6740米,最低点河口县76米,全省东西两大地形区,地形地貌、山脉走向、河流分布的差异构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各种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大,类型多样复杂。《云南省情》统计,以地形分析,在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占84%,高原10%,坝子(盆地及河谷)占6%。全省129个县级行政单位中,除两个市区以外,其余县区山区比例都在70%以上,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79.9%的4个县,山区面积占80%~89.9%的13个县,山区面积占90%~95%的9个县,其余县区山区面积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是山地,云南发展现代草牧业的局限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仅有的6%的坝区中,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城市、集镇和居民点,人口稠密,各种建设星罗棋布,加上近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城镇扩建,公路交通迅速繁荣,农村民居改建等占用,已使优良肥沃的坝区土地所剩无几。坡度相对较小的丘陵地区多处于城镇周边或交通发达的地区,主要种植比较效益高的蔬菜、烤烟、药材和花卉等经济作物,而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生产的土地,几乎全是坡度大、地形复杂的山坡地。近年来,研究者针对云贵高原的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山地农业的概念,山地农业与旱作农业和稻田农业不同的是其劳动对象土地的特殊性,陡峭的土地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是山地农业的主要特征。这种地形构造,决定了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空间,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构成严重制约。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草牧业生产的经验,在该条件下,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必要的土地治理,在不适合机械作业和集约化经营的土地上,发展现代化农业是无法想象的。
由于高山峡谷阻隔信息闭塞、农业自然条件的空间特性、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原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云南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内地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甚至原始农业并存,大多数地区属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传统农业的经典定义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这种农艺技术通过口传身授,代代相承,自给自足和精耕细作是其主要特征,它决定了传统农业具有生产效率低下和投入社会活动高等特点。
据研究,传统农业在我国的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它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生态有机等优点,但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已是势在必行。因为我们必须正视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首先是经历过饥荒时代对粮食怀有特殊情感的这一代农民正在逐渐老去,而新生代青年农民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兴趣;其次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投资风险大,大多数年轻人对这个行业避之唯恐不及,使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中断;第三是人们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要求,多青睐于比较效益较高的工商业或服务业,不愿从事传统农牧产业,使这个无比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陷入低效和萧条困境。严峻的形势要求农业必须走出一条与经济状况和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高生产效益和高商品化道路,必须发展以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就提出一个根本性的观点: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做到经济起飞或经济发展,就必须全面(包括城市和农村)实现“工业化”,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早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尝试和探讨。但从理论逻辑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存在依存关系,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各种物质要素投入,如机械、化肥、能源等;科研教学推广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城镇化吸纳大量农业人口进城,使提高劳动效率和扩大经营规模产生了可能,同时城镇化扩大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空间。
从二十世纪的民工潮到二十一世纪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非农业部门,当工业产品价格较低、种类齐备和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劳动报酬提高时,经营者对农业技术的选择必然顺应时势转向机械化方向。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部署安排“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2016年7月,农业部印发《全国草食畜牧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强调建设现代化草牧业,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粮经饲兼顾、农牧业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种养产业体系,全面开展“粮改饲”,推动现代化草牧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产品供求关系结构失衡问题。
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变迁进程来看,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管理的机械化和工业化,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仍无法彻底摆脱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比如土地,在整个生产系统中仍然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还必须具备与机械化作业相匹配的地形地貌条件,否则各种现代化的投入要素就难以发挥其内在的技术潜力。因此,土地整治是丘陵和山地条件下现代化农业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特别对于岩溶地区云贵高原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岩溶地区地形地貌特殊,石峰石芽突起,岩石裸露,起伏落差大,坑洞遍布,沟谷纵横,地形破碎,高下参差,地势多呈阶梯递降,高山深谷与山间盆地相间,地形复杂多变,土层较薄,当地居民世代依靠传统种植养殖业勉力为生。因此,云贵高原实现以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道路,远比其他地区漫长而多艰。
以农业现代化程度而言,如果说英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机械化的基础,是具有较大耕地资源、平原盆地面积大、土地平缓宽阔等自然资源优势,固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日本则是人多地少、山地丘陵面积大、自然灾害频繁、土壤贫瘠,但它却是在东方传统农业基础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在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上走到了世界前列,创造了东方农业现代化的成功案例。二战后的日本经济惨淡, 粮食短缺,迫使他们迅速进行了一系列土地和农业政策革新,土地整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就是必要的土地整治,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投入要素只有在相对平坦的土地上,才能通过集约化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技术潜力。
日本的自然条件和云南一样,人多地少,且以山地为主,据资料介绍,1946年,日本全国有70%的人口依靠农业生产为生,由于土地零碎,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1英亩(约850平方米),是东亚各国中人均土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但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以后,曾投入巨资进行土地整治和水利建设,颁布并多次修订《耕地整顿法》,以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配合财政援助推行农地整治,有效推动了耕地开发整治和町村合并,1940年出现了日本城市化以来耕地面积增长最高峰,在此前几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不降反增,耕地整治与町村合并是推动日本城市化和耕地面积同时增长的重要保障。
1950年到1970年,日本国民经济飞速增长,城市化进入快车道,1970年城市人口达72.1%,而这一时期并未出现城市发展向农村要地的“农地非农化现象”,这完全得益于城市化占地与耕地整治复垦并行的政策措施。当农业从业人口减少,土地整治效果彰显,日本农业有了恢复性增长,但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农业生产力仍无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61年制定颁布《农业基本法》,紧随其后,国会又通过了《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规定政府和农业协同组合对平整土地、兴修水利,为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提供资金,进行信贷扶持和利率补贴。同时,日本工业在促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根据日本的山地条件,研发生产出各种小型、灵巧、质量优良、性能良好的农业机械,机械设备成龙配套,化肥农药种类齐备,且价格相对低廉,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现。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可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媲美,1976年,每100亩耕地拥有的机械动力数,日本占第一位;每亩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日本仅次于联邦德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日本最高。日本农业生产的主要过程和各项作业已实现了现代化,成了在东方传统农业基础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可以说战后的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明治维新以来持续进行的土地整治和水利建设密不可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土地整治的结果,使日本有了实现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基本条件,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就云南的农业生态环境、空间区位和资源禀赋而言,抑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限于主题,我们仅从土地整治的角度来探讨山地农业现代化问题。使用机械是现代化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但农业机械的使用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地形条件有关联,如果机械与地形地貌不匹配,机械的潜能就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山地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只有在具有一定平整度和足够面积的土地条件下,机械设备的效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虽然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位置的确定性和面积的有限性,但通过社会活动的投入,平高填低,取坎埋坑,挖除裸石,回填土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地形地貌,使乱石横亘、沟坑遍布、荆棘载途、杂草丛生的不可利用或利用程度较低的复杂地形得到改善,扩大地块面积。尽管土地总面积未发生多少改变,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增加和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大量低效率利用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土地的使用价值提升。然而土地整治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保护生态的原则,就云南大部分山区条件而言,针对草牧业生产利用的土地整治,以适应中小型机械作业为度,对土地平整度的过高要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当然,毁林开荒,破坏生态,过度垦殖等更应明令禁止。从山区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特性来看,无论从时间或空间角度出发,山地条件下的土地整治和资源利用必须与资源禀赋的结构特性相匹配,充分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度控制种植业,大力发展草牧业和林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从业人口逐渐减少,但农业作为“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并未发生丝毫改变,因而客观要求必须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同时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改造,对于云贵山区而言,土地的改造必然首当其冲。此外,从世界范围的农业生产结构来看,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趋势和基本特征,即种植业和畜牧业紧密结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畜牧业则从辅助的、次要的位置上升为农业中的主要生产部门,其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甚至更高。
资料显示,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11.2%,2012年约为1/3,充分表明畜牧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联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之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的本质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食物的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动物性食品肉、奶、蛋的消费需求增长,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发展,因此,发展现代草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现代草牧业与传统畜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差别不仅在饲养管理方式和养殖规模上,最主要的是饲草料品质上的不同。传统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附属产业,饲草料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的副产品秸秆、糠麸等,即使大型奶牛场也是秸秆加精料的饲养模式,饲草料营养品质差、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利用低,动物生长速度、畜产品质量产量水平低下。
现代草牧业的基本特征是高效优质、环境友好和持续发展,高效率和高品质的畜产品生产是现代草牧业的实质性内容。但是作为畜产品生产的链前产业,饲料的质量品质决定着畜产品的质量品质,较高的饲料能量、蛋白质水平以及合理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胴体蛋白质及脂肪比例,能提高牛肉嫩度、降低猪肉脂肪和提高瘦肉率,改善肉、奶、蛋的色泽、多汁性、风味等多种理化性质,使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因此,建植多年生人工牧草,推行“粮改饲”,种植青贮玉米、小黑麦、光叶紫花苕等优质高效饲料作物,实现一年两季种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优质的饲料来源确保高品质畜产品生产。
而现代草牧业对于人工草地建设和饲料作物种植的生产要素投入有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生产面临多种挑战,迫使我们必须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改善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草食畜牧业生产中,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成本的70%,因此,降低饲草料生产成本是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云贵山区气候优势显著,光热水肥条件较好,通过土地整治,进行一定规模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饲草料生产,草地生产效率必然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条件和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的就业门路拓宽,收入渠道增多,生存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对土地的生存依赖性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向城市转移,而其名下的土地和宅基地未整合流转。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目前尚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几乎全部建造新宅,云南山区别墅林立,农民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然而新宅已建,老宅未拆,弃用的老房屋及其附属的院落、道路、晒坝等多年荒芜或者低效利用,除导致乡村景观破败外,致使土地低效利用和可耕地资源浪费。而这些居民住所周边的土地绝大多数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气候和交通条件良好,废弃甚为可惜。但对于这类土地的整治利用除了相关部门的组织力度和资金投资外,尚需相应的制度上的探索。
土地整治如果是在具有较大面积的国有农用土地上进行,只要规划严密,必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对于地界相连、界线犬牙交错、面积不一、分散管理、使用权不同的村民承包地段进行土地整治,其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之后,农民有了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并且受法律保护,意味着在其所使用的土地上农民拥有排他性收益权,这对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增加了一定制约。土地整治目的在于适应机械化作业,在因地制宜和不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地块面积增大,坡度减缓,为达到理想效果,可事先进行必要的规划或设计,但无论如何,破坏原有的产权边界势在难免,此前相邻的地块连成一片,原有的道路、梁峁、沟、坎、坑等自然界线消失,土地变平好用了,面积增多了,但却面临一个土地再次分割问题。因此,土地整治的组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使在规划整治土地范围内的户主事先达成一个共识或契约,约定治理顺序、治理后土地分割等具体事项,这里也许颇费口舌甚至充满艰辛,但毕竟是一件于人于己、于今于后都有益的事情,通过有效的号召动员,必能达成共识。
土地整治同时也是一项耗用资金的活动,如所用的机械设备、燃油、材料等。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山势复杂,地形多变,土地整治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如果将这笔费用简单地分摊给治理土地的农民,这件事情将必然难以进行下去,因为他们所从事的种植业或养殖业是目前效益最低的行业,加上山地条件下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经营略有盈余甚至入不敷出,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因此,需要进行某些制度上的探索与创新,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投资土地整治,承担其大部分或全部整治成本,以促进和推动这项一时之力,百代之功的宏大事业。
其实近年来,各省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各种政策,实施土地整治、农田建设、坡改梯、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涌现出一批土地整治典型先进县区。但对于坡耕地比例高达73.6%、地形复杂破碎的云南省山区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云南山地农业自然条件远比其他地区严酷,对农牧业生产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因山大沟深、河谷纵横、土壤瘠薄、地形层次障碍、地表裸石等多种因素,要使地形相对平坦宽阔,必须依靠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措施,推填沟坎,平高垫低,撬除裸石,回填土壤,尽可能增大地块面积,这些措施则需要相应的巨额资金投入,土地整治的难度因此远大于其他条件较好的省区。
我国目前正在探索和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机制,而山区土地整治、荒芜老宅基地利用,也同样需要制度上的探索和创新,需要一定范围内的规划设计、组织安排、设备及资金投入以及一定规模的统筹协作,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之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更具推动作用。
综合上述,加快土地整治,种植人工草地和短期饲料作物,大力发展现代草牧业,充分利用当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资源优势,实行青贮玉米、黑麦、燕麦、光叶紫花苕等优良饲草一年两季制种植,提高撂荒地或低效利用土地的生产潜力,以优质充足的饲草料促进畜产品的高效优质和绿色安全生产,增加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土地整治,加快“粮改饲”步伐,发展优质饲草料生产,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产量,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破解山地畜牧业的低效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