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来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宋代蹴鞠发展特点研究
马生来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宋代相关蹴鞠的资料,相对于各个朝代较为完整,采用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探索蹴鞠技艺在宋代发展的多样性。蹴鞠在宋代历史记忆下的角色定位:具有政治与经济形态的表演;具有历史与社会形态的节庆习俗;富含休闲游戏形态的娱乐活动。宋代城市蹴鞠消费的特点:具有商品经济性、流行生活性、艺术品味性。宋代人蹴鞠技艺传承的特点:蹴鞠器物的更新与发展;职业组织的发展;蹴鞠的创意游戏。总的来说,蹴鞠在宋代的发展是丰富而璀璨的。
宋代;蹴鞠运动;发展特点
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政治上,宋朝自宋太祖开国以后,采取了“杯酒释兵权”、重用文人官僚、改革科举取士等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策措施,再加上宋朝统治者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总的来说社会长期比较安定。在经济上,宋代的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政治的相对安定与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宋朝蹴鞠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发展条件。蹴鞠在经历从战国到汉代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到宋代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本文选择宋代的蹴鞠运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蹴鞠在宋代的城市印象与民俗风情,技艺传承所蕴含的文化特点,追寻这一运动的真正意涵。
1.1 富于具有政治与经济形态的表演
1.1.1 上层社会的蹴鞠运动
中国古代的蹴鞠在历经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宫廷中上至皇帝、宗室亲王,下及达官贵族、士人大夫的爱戴。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由元代画家钱选摹仿北宋宫廷画家苏汉臣的《宋太祖蹴鞠图》[1],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一副画作,生动活泼地刻画了宋太祖亲自下场踢球的图像。皇帝代表的是一种天威,与一起打江山的臣子一同蹴鞠,隐含了多重寓意。蹴鞠还是在帝王面前祝寿的表演。《东京梦华录》[2]中对宋徽宗寿辰宴会上的表演也有记载:第一杯酒,搭配箫笙开始独唱......第六杯酒,蹴鞠比赛开始登上大内宫殿这种权利象征的地方进行表演,表演者能够在皇帝面前表演,岂不进行表现,更何况有高俅加官进爵之例。另外据《宋史·礼志七二》[3]关于“金国聘使见辞仪”中记载,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使人到阙宴席,凡用乐人三百人,百戏军七十人,筑球军三十二人,起立球门行人三十二人,旗鼓四十人,并下临安府差”。这里的筑球,就是有球门的蹴鞠,蹴鞠作为外交礼仪能够记录于“礼志”,应该被邦国间普遍接受。可见在上层社会,蹴鞠运动除了娱乐健身外,同时还具备外交礼仪、宴会助兴、增进情谊等社会功用。
1.1.2 平民阶层的蹴鞠运动
蹴鞠在宋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在重大节日活动中是很重要的表演节目。据《史记》记载[4]:宋朝两京城市,皇城的部分园林如金明池、西湖等向民众开放,举办百战表演、节日庆典、大型娱乐活动,而蹴鞠是这些活动中重要的表演节目。宋朝平民阶层从事蹴鞠运动的最主要的场所就是瓦舍。据《梦梁录》[2]记载,瓦舍分布在都城的繁华区域,还有的分布在交通要道,是宋朝平民阶层休闲娱乐、商业往来的主要娱乐场所,瓦舍里面有百战、说书、戏曲、蹴鞠等娱乐表演项目。蹴鞠运动在宋代民间普及,催生了一些以蹴鞠表演为生的代表性蹴鞠人物,如庞安常、潘阆等皆有史实记载可考。
综上所述,蹴鞠娱乐活动的发生上至宫廷,下至瓦舍,蹴鞠运动之所以吸引人,主要在于人类本质性的游戏性格,它之所以能够发展,主要在于皇帝、将相、王侯公子、贫民百姓皆能广泛地参与其中,特别是皇帝的加持。宋代蹴鞠运动无论是帝王个人的休闲、行辛与民同乐或是外交,抑或是市民阶层观赏蹴鞠运动的爽快和以蹴鞠表演为生的艺人,都诠释着蹴鞠运动在宋朝是具有政治与经济形态的一种表演。
1.2 具有历史与社会形态的节庆习俗
蹴鞠运动的精彩与高欣赏性,成为民间庙会表演、节庆的宠儿。据《东京梦华录》[2]卷五的民俗条中:凡百所卖饮食之人,奇巧可爱,食味草羮,不敢草略.....文中将当时的社会风俗记录得很清楚,凡是贩卖饮食之人,器皿非常讲究;衣着服饰,就算乞丐也穿得很讲究,对于外来客受到欺负,大家都挺身相救,邻里之间的相处非常和谐,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形态。在此时尚的社会风俗与宋朝厚实的经济基础上,各种社会娱乐活动在此氛围中发展成节庆活动。特别是以中国黄河流域与长江的地理位置而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人们所参与的各种娱乐活动与节庆活动相结合,发展成为多样式的节庆活动。宋代的民俗活动的基础则奠定于汉唐两代,在经济、文化的坚实物质基础下所展开的发展历程。因此元宵观灯、寒食蹴鞠、清明踏青、端阳竞渡、重九登高等与节庆相结合的体育运动能够一直传承至宋代。寒食节最初起源于唐朝,刚开始属于冬天的节日,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得较近,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宋朝寒食蹴鞠的传统较唐代普遍,至南宋较盛,正如陆游《山南行》[5]诗句道:“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
1.3 富含休闲游戏形态的娱乐活动
想要研判人类的行为是否为体育活动,可从五个要素来观察:温饱满足的安定生活、充分的闲暇时间、操控身体的运动能力、一颗游戏的心与一套认同的游戏规则[6]。蹴鞠作为众多体育活动中颇具特色的一项体育运动,自然满足以上五要素,颇具游戏的形态。中国古代的蹴鞠历经千年的发展,从战国到汉代,蹴鞠活动已经十分普遍,成为民间非常流行的娱乐游戏,到了宋代,蹴鞠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宋代鞠的制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懂得利用皮革经过水火的烘焙处理,斜切成八片进行缝合成内部可以充气的球。蹴鞠的踢法在宋代分为筑球与白打两种形式[7],筑球是一直盛行的双方队员通过比赛对抗的踢法。宋代主要蹴鞠活动的形式是白打,以踢出花样动作来达到娱乐的目的,可以比赛,可以健身玩耍,没有球门,娱乐性增强,而竞争对抗性衰退,强调技巧性,偏重于表演,因为没有球门和场地的限制,所以在宋代流行非常广。到了南宋末期,这种形式已经在妇女和儿童中广泛流行。正如宋代词人赵文的《莺啼序有感》[8]中描述:斗鸡走狗,呼卢蹴鞠,平生把臂江湖旧,约何时、共话连床雨。
可见蹴鞠运动在宋朝时期已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活动。
2.1 蹴鞠消费具有商品的价值属性
唐代时候的长安城,皇宫在长安城里面是坐北朝南,皇城对面的城南巷是市民的居住之地,当时叫做坊;皇宫两边则是商家聚集的贸易区叫做市,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城市的居民生活区和行政管理单位,市是商品的交易场所,这就是所谓的坊市制度[9],“市”场里面的管理极为严格,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坊市之间有高墙相隔。这种坊市制度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宋朝,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多,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增多,沿河与城门口集市的兴起,唐以前封闭式的市制和坊制瓦解,宋朝形成坊市合一的都市制度,商品的交易时间也不受限制,极大地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这里的市也发展成为各种商店林立的商业区域。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行”的概念,行是指同业商店的街,最初叫做肆、列,后来称为行[9]。同业为行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市场规范,即使是现代社会,仍沿袭着这种习俗惯例,现代组织称同业组织为行会。“行”至宋代有空前的发展,宋代的行会大概分为三种:商业的行会,为同业商人的组织,偏重于货品的买卖,如鱼行、肉行等;手工业的行会,偏重于手工品的制造;职业的行会,这个行会既不是纯粹的商业,也不是以技术为主的手工业的行会都可以列为这类,如教学行、乞儿行等。人民的生活与各种行会息息相关,行业的存在与发展,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生活需求。宋代行会分布极广,非常发达,现存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10]收录的孩儿蹴鞠图窑州磁枕、蹴鞠图陶枕、牙雕蹴鞠圆笔桶、蹴鞠文书像镜等相关的蹴鞠的商品,将宋代人民平时喜欢的蹴鞠运动的图像印在生活必需品上来销售,体现了商品的创意,和市民的生活做了相当的结合,商品迎合市民的口味,满足广大人民阶层的不同需求,可见这样的蹴鞠商品的消费体现了商品的经济性。
2.2 蹴鞠消费的多元性
在宋代的商业发展的影响下,商品意识逐渐在各行各业滋生与蔓延,蹴鞠也开始有了商品化的味道,具有商品化与消费性的特点,除了蹴鞠运动所需要的鞠、服饰的售卖,以及蹴鞠相关生活用品的专卖等等,还出现了其他的相关蹴鞠的消费。据《梦梁录》[11]卷十六茶肆的特别记载,出现了黄尖嘴蹴球茶坊,以蹴鞠为纽带,或沟通感情或休闲娱乐;宋代蹴鞠最主要的消费是在瓦舍观看蹴鞠的表演,瓦舍也成为宋代平民常见的娱乐场所。另外据《东京梦华录》[2]第二章第一节记载,有一卖酒的专卖店取名角球店,运用现代的营销的手法,在店铺的门口举行蹴鞠的表演,吸引顾客的光顾,这一商业手法的出现,体现了宋代商业的发达,也体现了平民百姓蹴鞠消费的多元性。
2.3 蹴鞠消费具有普及性
宋代各种的会社组织在这种商品经济的影响下纷纷成立,并且在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方式。随着人们对蹴鞠消费的提高,以及娱乐场所蹴鞠表演的普及,宋代出现了专门从事蹴鞠表演的艺人。《蹴鞠谱》[13]中记载“夫蹴鞠者,儒言蹴鞠,圆社曰齐云”,专门从事蹴鞠表演的齐云社也在此氛围下产生。瓦舍也成为齐云社固定的表演的场所。据《东京梦华录》[2]中记载:“浑身眼,李宗正,张哥,毬杖踢弄”,一些人为了生存努力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艺,成为当时齐云社著名的表演艺人。书院的代表作苏汉臣的《蹴鞠图》《长春百子图》,张敦礼的《闲庭蹴鞠》更是以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绘画出蹴鞠的日常表现形态。经典名著《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高俅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可见,蹴鞠这项娱乐活动已经深入到各个阶层,深入到民间的生活与文化之中。
3.1 蹴鞠器物的更新与发展
鞠的制作与蹴鞠运动的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二者相辅相成。从汉到宋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鞠”的制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鞠”制作上的巨大进步,必定在客观上推动了蹴鞠运动的盛兴与进步。据《宋朝事实类苑》[12]记载,最早蹴鞠的鞠是用猪或者牛的膀胱充气而制成的球,由于质量轻易踢,成为一些青少年喜爱的游戏,希望球一直不落地,以此为乐。随着蹴鞠运动的不断发展,鞠的制作工艺也不断提升,朝着结实耐用的方向发展。鞠的制作源于社会的需求,体现了蹴鞠人数的增加与时间的变长。唐宋是鞠制作的巅峰,尤其是宋,制作技术更加精密。
制作材料上,《宋朝事实类苑》[12]记载“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宋代的鞠的制作材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动物的膀胱,也有用牛或者猪的皮制作而成,球也从实心球发展成为可以充气的鞠。充气鞠的实现,使得踢起来人不容易受伤,同时来讲,球不容易控制,增加了球员控制球的技术动作的难度。宋代的鞠的制作工艺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蹴鞠谱》[13]记载: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圆像天,宋代的鞠的制作已由唐朝的八块皮缝合变成了十二块或者十六块缝合。球壳由八块变为十二块或者十六块,不是简单的片数的增加,而是在追求趋向于圆形的过程,当今的足球由32片皮子结构,是目前最科学的近似圆形的制作。《蹴鞠谱·主张健色》记载:古之健色,重十四两,足目四虎.......宋朝蹴鞠重14两,约为560克,而现代足球重约420~445克,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足球。
3.2 职业组织的出现
宋朝成立的齐云社,是专门从事蹴鞠表演的组织,所代表的是一种专业级的体育运动组织,所以,奇云妙者实难圆,规矩家风不可无。齐云社内部特别重视拜师的礼仪,蹴鞠场上的礼仪规矩,制定竞赛组织规程,比赛方式等,对外不断宣传齐云社的意义与价值。诸如:天下风流事,奇云第一家;世间圆友书豪英,饱食丰衣独自能等等[14]。齐云社与现在的足球俱乐部相似,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球员的管理章程、价值观念等等,但是不同的是齐云社是专门从事表演的组织,而专业的足球俱乐部趋向于竞技。
3.3 蹴鞠的创意游戏
宋代蹴鞠的玩法分为筑球和白打。筑球有球门,比赛双方以攻破球门的多少来分胜负。白打不用球门,属于个人表演性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触球,变化各种花样,以球落地或者违反规则为输。宋代蹴鞠的玩法主要是白打,宋代鞠的制作大幅改进以后,在踢法上面也不断出新,各种踢法花样百出。《蹴鞠谱》[13]记载:就有一到九个人蹴鞠者的踢法。一人为自踢表演;二人为对踢表演;三人为简单的轮踢,四人场户为四方形,名为流星赶月;五人场户有一人在前,名为小出尖;六人场户两人在头,名为大出尖;七人场户分为两行,一行三人,一行四人,名为落花流水;八人场户共两行,一行三人,两人出尖,名为八仙过海;九人场户,一人在中,八人成圆,名为踢花心。每一种踢法又可以变化,演变成许多种踢法,极具观赏性。
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在宫廷与民间群众的共同推动下,宋代蹴鞠在物质、观念、制度层面上较汉唐时期更加成熟。宋代蹴鞠不仅形成了最早的体育产业的模式,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商业价值,形成了宋代人特有的蹴鞠文化。宋代人对蹴鞠乃至体育的理解、执着和严谨,其组织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程度值得现代体育人去研究、继承和发扬。
[1]汪少平:从《宋太祖蹴鞠图》谈宋代足球运动[J].历史知识,1988(2).
[2]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3]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司马.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陆游.陆游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谭华. 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崔乐泉.“筑球”与“白打”——宋代蹴鞠略说[J].中国体育,2003(3).
[8]唐圭璋.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9]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邵文良.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1]王云五. 古杭杂记(梦梁录)[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60.
[12]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3]汪云程.蹴鞠图谱[M].台北:台北商务出版社,1986.
[14]马泓波.宋代蹴鞠小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1(4).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uju in the Song dynasty
MA Sheng-lai
(WuxiBranch,JiansuUnionTechnicalInstitute,Wuxi214028,Jiangsu,China)
The information on Cuju in the Song dynasty is relatively complete compared with that in other dynasties. This research adopts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Cuju skill develop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role positioning of Cuju in the Song dynasty is a performance with bo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ms, a festival with historical and social forms, a recreational activity that is rich in recreational game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ju consump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possessed the nature of commercial commodity, popular life and artistic taste; It also narrates the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uju in the Song dynasty. Overall, Cuju's develop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rich and brilliant.
Song dynasty; Cuju campaig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2017-03-02
马生来(1982- ),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12.9
A
1009-9840(2017)03-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