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丹婷
摘 要:在介绍我国城镇化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州市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重点研究了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资源紧张、产业发展瓶颈、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包括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城乡布局、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城融合以及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
关键词:城镇化;苏州市;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9-0094-02
引言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全国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迅速上升到了2015年的56.10%。作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苏州市始终将城镇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城镇化建设,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截至2015年,苏州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74.9%,远高于全省66.5%的平均水平。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提升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和文明进步,但另一方面,过快的城镇化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空气污染、资源浪费等,给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强调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城镇化的同步发展。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明确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201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指出,应走以人为本,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四化和一”,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苏州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苏州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苏州市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苏州市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苏州市的城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乡镇企业造镇、开发区造城和城乡一体发展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利用农村改革的政策红利,苏州市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其以年均30%的速度快速发展。在农村工业化的基础上,苏州市进一步启动了以就地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乡镇企业造城的城镇化建设,小城镇快速兴起,建制镇数量和城镇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苏州市先后建成了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借鉴新加坡的发展模式,苏州市将开发区建成了一个企业集聚、科学规划、高速发展的新城区。由此,苏州市启动了开发区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城镇化建设,中心城市和县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第三阶段是20世纪以来,苏州市加快培育城镇产业转型,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以城镇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苏州市城镇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领先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设新型城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城镇的空间布局有效优化,并不断趋于合理。其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15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达1 070.93亿元,同比增长了4.77%。作为国内首个运营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苏州市的公共交通服务多元化发展,目前轨道交通已开通三条线。最后,苏州市的城镇化正逐步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持续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2015年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4万元和2.57万元,同比增幅为8%和9%;收入差距比位1.96:1,低于全省2.29:1的平均水平。
二、苏州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苏州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亟须社会各界共同解决。
(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苏州市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低廉的土地价格进行招商引资,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从而进一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苏州市的这种快速城镇化是以农地资源快速非农化为代价的,目前苏州市的土地资源已接近枯竭,无法再支撑这种粗放型的城镇化。2014年,苏州市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达到28.8%,在江苏省内仅次于无锡市,超过20%的国际公认宜居标准,且逼近30%的国际标准开发强度的警戒线。苏州市的城镇化极大程度上依靠这种土地资源的消耗,是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在下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苏州市的土地资源将更加紧张,成为一种新的制约因素。
(二)產业发展遭遇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借助招商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成为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地区。但是,苏州市主要从零部件加工和组装等装配环节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这些工序的附加价值较低,在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苏州市的跨国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凭借其研发、营销和品牌等优势获取丰厚的利润。而苏州市本土的制造业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以配套企业为主,其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落差,与国内的深圳、杭州等城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苏州市在城镇化发展之初,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2015年,苏州全地区地表水功能区五项测次达标率为67.3%,V类及劣V类水断面占总监测断面的22.6%;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0 506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9 035万吨,均处于江苏省各地级市首位。同时,苏州市大气环境受煤烟型和石油型并重的复合型污染所困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达到15.08和19.87万吨,远高于省内其他地级市。此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问题也逐步显现。endprint
三、苏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面对城镇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苏州市应在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宏观思想指导下,推进具有苏州市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从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转变为以提升城市内涵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将苏州市建设成高品质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之地。
(一)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城乡布局
苏州市在推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摒弃以前利用土地资源消耗的城镇化发展方式,有序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苏州市可以研究学习在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通过区域间的交流寻求自己的改革方向。例如,深圳目前正积极探索土地二次开发和集约利用,以及在城市更新中盘活存量土地的发展思路,且已经进入“存量二次开发为主”的土地利用的新阶段,并在土地资本运作机制、破解土地确权、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在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苏州市应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从而改变占地造城的城镇化模式。经过多次乡镇撤并和区划调整,苏州市已逐步形成了1个中心城市(苏州市区)、4个副中心城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4个县级市)和50个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空间体系。在这一体系下,苏州市应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集聚,促进城市带的形成,进一步带动周边镇村发展,实现城乡互补。
(二)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城融合
面对新形势,苏州市应尽快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坚持智能化高端产品开发和智能化生产两大主题。同时,突出构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技术高地,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市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打造纳米技术产业化应用高地;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市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所,打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技术高地。另外,应加快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生态建设“四规融合”进程,推动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发展的双提高。在推动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产城互动理念,力求在规划上产城统筹,空间上产城一体,目标上产城共荣,全力推进“三个同步”。
(三)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共建美丽苏州市
面向未来,苏州市要努力形成集约、绿色、低碳的生产空间,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智慧城市、美丽城市。苏州市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的集约发展,并将单位能耗产出、污染物排放量等作为企业的考察指标。同时,要着力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将镇域范围内的农业绿地、水域绿地、林业绿地等纳入其中,保护生态绿地农田功能,努力促进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改善同步提升,加快建成一批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在机制体制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补偿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增长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俊梁,徐敏,张雅文.从苏州实践看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特征[J].经济问题,2015,(1):114-118.
[2] 陈俊梁,张雅文.苏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反思与前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22.
[3] 万智慧,朱微名,徐黎宏,等.苏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着力点[J].唯实,2014,(2):19-23.
[4] 贲成龙,田雄.苏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路径选择[J].唯實,2013,(3):13.
[责任编辑 兴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