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玥
【摘要】相较与其他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在日常的实用性与应用性方面比较突出。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将对网络时代的汉语言文学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汉语言在网络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为汉语言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 汉语言文学 影响 意义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08-01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步入千家万户,其不断发展的趋势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发展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汉语言文学问题的分析,找出专业的漏洞,不断地完善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方式,寻找出针对问题的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是目前汉语言文学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汉语言文学发展遇到的问题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对于人们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学生们对于网络的利用仅限于以娱乐为主,甚至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汉语言文学遭受了网络的巨大冲击。其中,表现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着网络给予的资源优势与阅读优势的同时,也逐步减少了阅读的时间,将时间浪费在其他方面。网络带给人们的大多都是图像新闻,其真实性更是存在疑虑,许多读者只是简单的浏览一遍,不求甚解。网络环境对于像汉语言文学这类需要深层次理解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并没有多少益处,只会使人们的阅读浮于表面,令他们无法深刻地感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二)无法理解创作背景
网络成长于上世纪末,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中的新知识能够很快被掌握。但由于年龄阶段的问题,大多数青少年处于浮躁的时期,对于文学作品沉淀的感情与知识不能全面地解读。对于某些时代较为久远的名家经典著作,处于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无法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为青少年的文学阅读带来了新的阻碍。
(三)语言的精确度不能保障
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就是要求字句的精准,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一字的改变有可能改变语句原有的意思,给读者带来困惑。汉语言文学由古汉语繁衍而来,与流行语频出的网络时代有着悬殊的差距。汉语言文学更需要高精准的表达、理解能力。
二、网络时代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策略
(一)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网络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如今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为多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加直观地获取资料,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将汉语言文学以图像或者各种其他形式进行教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传播汉语言文学
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读书占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来介绍自己欣赏的文学作品以及该书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所蕴含的深意,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在网站上发表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这一过程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会使汉语言文学得到交流。
(三)实行电子化的教学
网络时代对于传统的书本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电子化的方式越来越占据主要的地位,因而实行电子化的教学方式成为了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不同学习能力与学习层次的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大数据与互动沟通优势,从而高效学习。汉语言文学教学领域也需要发掘网络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乐趣。
(四)创新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
首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汉语言文学。網络的发展一方面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方向。汉语言文学在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也进行了更新,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为汉语言的传播方式拓宽了渠道。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章或者引起讨论,读者在网络环境之下也能够真正的学习到与汉语言相关的文学知识。其次,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教育教学。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网络课堂。汉语言的传播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将网络课堂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总结
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与改进,将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面对网络时代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教育者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辩证的态度学习,坚守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
参考文献:
[1]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7):94-95.
[2]黄雅琪.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读天下,201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