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慧
摘要:方言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现象,是伴随着民族共同语言而存在的。明初人口大规模西迁,大量汉人迁入位于河湟谷地的青海湟中地区。口语化是白话小说与生俱来的特点,这就使作品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方言的痕迹,所以在读明清小说时会因里面的方言而倍感亲切。随着历史发展、人口迁移,当时人们使用的词语被带到青海地区,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现今明清小说中的不少词汇仍然活跃在湟中方言中。
关键词:明清小说; 湟中方言; 词汇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1-0096-02
一、引言
青海省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地处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湟中位于青海省东部,历史悠久,是古代 “丝绸之路” “唐蕃古道”的重要地区,汉至清隶属临羌、西都、湟水、鄯城、西宁等县。明朝以后,大量汉族和回族民众移居到湟中,之后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回、藏、蒙、土等多民族共居的格局。
从方言看,青海汉语方言属于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原官话西北区,总体上划分为西宁片、循化片、乐都片三个语言片区,而湟中方言则属于西宁话。由于朝代更替、人口迁移等因素,汉语方言一直处于不断流传和演变的过程中。因此,在湟中方言中,我们不难发现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的痕迹,存有较多的明清小说词汇。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方言离我们渐远。但通过调查不难发现一些古语词在方言中的传承,闻之感觉文雅、贴切、韵味悠长,代表着这一方土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对于明清小说中的俗语与青海方言的研究,2006年1月孔祥馥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32卷第1期上发表的《青海汉语方言词汇来源浅析》、2012年11月廖贞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34卷第六期上发表的《青海方言古俗语词探例》和2013年谷晓恒和李晓云出版《青海方言俗语》等都或多或少提到了明清小说中的一些俗语在青海方言中的存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湟中土著居民进行访谈调查,并通过阅读文献、书籍对湟中方言和明清小说词汇进行了对比研究。
二、方言与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代表了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最高成就,有着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也具有相当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明清小说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同时,语言的地方色彩,在明清小说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小说写作并非全都官话,更多的夹杂了地方方言。从语言学看,北方话的地位高于其他地区方言,近代汉语方言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使用区域不断扩大,发展成全国性的交际工具,到十六世纪形成“官话”。然而,早在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我国就出现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从唐宋诸宫调、话本到明代“四大传奇”、清代《红楼梦》等,都受到了北方话的影响。
方言属于特殊的文化现象,每个地区的方言若追溯起来,实际上记载着这一方言的历史变革和这一地区发展的来龙去脉。一方水土一方言,湟中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它的方言夹杂少数民族的语言,也有广大民众自造,还有一部分是自古以来人口迁移等原因而流传渗透到湟中的他地方言。不管是在秦汉、魏晋还是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有外来人口向河湟地区流动。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明代河湟移入民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共达八千四百八十四户。随大量人口的迁入,他们将自己的方言文化带入河湟地区。通过移民,明清小说中的词汇也随之传播,与其他方言交融。各地方言中呈现出复杂的语言形态,流动人口对方言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
三、湟中方言与明清小说词汇
经调查发现,湟中方言中有一些词汇和明清小说中的词汇是一致的,且表达的意思和用法也是一样的,这就说明这种相似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据可循的,就是通过移民、屯兵、商贸往来等方式,内地汉人将这些词汇带入湟中地区,并且成为湟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举例说明。
(一)名词类
1.阿物儿[aua□],怪物、一般是蔑称,玩意儿、东西
例:李嬷嬷要吃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一个丫头不让她吃,她便骂道:“…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教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红楼梦》第十九回)这里的“阿物儿”是李嬷嬷对袭人的蔑称。
湟中方言:赶紧再波喊,再喊哈阿物儿来哈吃上俩。(快不要哭了,再哭就会有怪物来把吃你了)
湟中方言中“阿物儿”的意思即表示对一个人的蔑视;也表示恐怖的怪物,常用来吓唬小孩子。
2.抿子[mint?.],木质材料,用来在头发上涂抹胡麻水
例:“黛玉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湟中方言:“那个梳头匣匣里装着木梳、抿子、头绳料是”。(梳妆箱里装着梳子、抿子、头绳等)
3.装新[t?uɑ?.in],结婚新人的穿戴
例:“这里宝玉便叫袭人快快给他装新,坐在王夫人的屋里”。(《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湟中方言:老张家给那个女婿装新好啊。(老张给他家女婿的新郎服很体面)湟中方言中“装新”是针对新郎而言。
4.晚夕[wan?i],晚上
例:比及到晚夕,西门庆又吃了刘橘斋第二贴药,遍身痛,叫唤了一夜。(《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湟中方言:黑来晚夕牙疼亮了。(牙痛了一夜)湟中方言中,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分別说早启、晌午、后晌、晚夕。
(二)动词类
1.断[tuan],赶、撵
例:“经济一见,便拉他一处坐,问道:‘姐姐,你一向在那里来?不见你。这冯金宝收泪道:‘自从县中打断出来,我妈不久着了惊唬,得病死了,把我卖在郑五妈儿家做粉头。这两日子弟稀少,不免又来在临清马头上赶趁酒客。”(《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这里“打断”意思就是冯金宝被官府惩罚赶出来。endprint
例:“偏生的又撞见员外,又没叫俺进去,给了俺四五十个钱,立断出来了。”(《醒世姻缘传》六十八回) “立断出来了”就是立马被赶出来了。
湟中方言:那个家的尕娃太坏了,刚娶的新媳妇靠家打着断掉者。(那个男的太坏了,刚娶的媳妇就被赶回娘家了)湟中方言中“断”,表示一种比较缺德做法,一般是贬义。
2.攮[na?],吃
例:“四人坐下,唤顾卖打上两角酒来,攮个葱儿、蒜儿、大卖肉儿、豆腐菜儿铺上几碟。”(《金瓶梅词话》五十五回)白维国(1991)释“攮”为“吃”。李申(1992)释为:“吃;喝。多含厌恶之意。”
例:《醒世姻缘传》八十三回:“小选子也会走到后面,成大碗的酒,成碗的下饭,偷将出来,任意攮颗。”
例:《西游記》十九回:“那攮糠的夯货,快出来与老孙打么!”“攘糠”是骂人的话,意思是人吃饭象猪吃糠一样。
湟中方言:吃饭的时候别说话,快点攮。(吃饭的时候别说话,快点吃)
3.扛[ka?],烟气升腾、尘土飞扬
例:“魏三峰道:‘把这几件家伙放把火烧了,随那小私科子怎么样去!……这家伙也不消要他的,值几个钱的东西,烧了烟扛扛的,叫人大惊小怪”。(《醒世姻缘》第七十二回)
湟中方言:每天桌子不擦一遍就扛的全是灰。
4.溜[liu],偷
例:“祝日念走到桂卿房里照脸,溜了他一面水银镜子。(《金瓶梅》第十二回)
湟中方言:今儿浪去者钱包被人溜了。(今天去玩钱包被人偷了)“溜”就是偷的意思,把小偷叫“溜儿”或“溜娃”。
(三)形容词
1.款款儿[k□uank□uan?i],轻轻地、悄悄地
例:黛玉因无意间说了《西厢记》里的典故,受到宝钗的奚落,羞得满脸通红。“宝钗拉她坐下,款款儿的告诉她道……”(《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湟中方言:家们靠家睡哈摘,你款款儿的,不是哈嘈醒来俩。(他们已经睡了,你轻轻地,不然会吵醒他们。)
2.得济[teit?.],用处、得利
例:贾政道:“……生女儿不得济,还是别人家的人,生儿若不济事,关系非浅……” (《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湟中方言:老张把那俩儿女辛辛苦苦拉大了,老哈着谁啊他哈不得济。(老张辛辛苦苦把俩儿女拉扯大,等他老了俩孩子都不管他,没用处。)
3.精[t?i?],光着
例:“我没穿鞋进来,莫不我精着脚进来了。”(《金瓶梅》第二十八回)
湟中方言:不要精脚在地上跑,容易着凉感冒。(不要光着脚丫子在地上走,容易着凉感冒。)
四、小结
众所周知,历史上青海属于偏远地区,与中原文化联系甚少,又因经济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处于较为闭塞状态,汉语发展缓慢。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青海汉语方言是由民众自造、少数民族语言、古汉语词汇、以及迁入人口和商贸往来的人口带入的语言形成的,尤其保留明代的汉语语音和词汇较多。
所以,在湟中方言中存在一部分明清小说词汇,是很正常的。这就说明,湟中方言不是某时间段、某种单一的语言,而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部分明清小说中的词汇被引用到湟中方言中,并且保留至今,这些词语有很强的稳定性,保留了词语本来的意义,也成为湟中方言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良煜.河湟汉族来源与青海方言的形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芉一之.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J]. 青海民族研究,1996(03).
[3]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张成才.论青海方言的形成[J].青海社会科学,1992(1).
[5]周定一.《红楼梦》语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7]朱世奎,丁乐年,罗太星.西宁方言词语汇典[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