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终身体育指导观念下的高校体育教育①

2017-11-27 11:21刘晓迪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锻炼观念

刘晓迪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浅谈终身体育指导观念下的高校体育教育①

刘晓迪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使得人们对终身体育开始有了强烈的追求。高校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建立的重要阶段,把终身体育观念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能使得高校学生真正拥有体育意识,从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宏伟目标。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终身体育”作为指导观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活动中,认真贯彻终身体育观念,使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能在毕业后继续体育锻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综合型现代化人才。

高校体育终身体育 观念 分析学生

终身体育是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则就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学习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普遍大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的体育意识培养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奠定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

1 终身体育观念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大部分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在18~23岁左右,生理上已经成人化,身体器官都处在最佳状态,心理上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也更加的深刻和清晰,情绪上也比未成年时期更加稳定,能控制。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观念是最行之有效的,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运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经常运动锻炼的习惯,这样一来,终身体育的观念将伴随学生从学校体育顺利向社会体育延伸。

2 基于终身体育观念下的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重视不足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视角,对体育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体育学习都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体育课程所占用的学时也是非常少的,本身由于学校的不重视,这就更难引起学生自己本身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了。学习对体育学习仅仅只止步于通过期末的考核,对体育锻炼没有深入的认识,缺乏终身体育观念。

2.2 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落后

高校体育在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也只是片面的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目标,对学生只进行运动技能上的教授,和运动成果考核,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即可,忽略了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没有塑造正确的体育观念。因此,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无法将学校体育延续为社会体育,达不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2.3 学生缺乏锻炼时间

在普遍高校教学中,学生课业还是较为繁重的,体育课程的安排也较少,加上没有好的体育观念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对体育运动就没有兴趣。只在课堂中保证考核通过,对于课后锻炼是少之又少。

2.4 体育教学模式束缚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依然是参考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传授某项运动的技能技术,学生被动的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导致学生体育观念十分淡薄,没有体育锻炼意识,体育知识也浅薄贫乏。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反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体育发展。

2.5 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片面

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都是对运动技能的传授,然后学生们自己练习,这样的教学内容单调片面,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意义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不高。由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只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动作等的完成,造成了教学手段不合理,教学目的不达标。

3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3.1 确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的改革首先要确立以终身体育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立足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激励,体育习惯进行培养,体育能力进行加强。妥善的在课堂中传授体育相关的技能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体育兴趣。把短期的考核目标和长期的锻炼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又达到考核标准,又能有课外延伸体育锻炼的意识。

3.2 加强学生体育教学和健康知识的传播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的体育教育,需要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充分让学生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的头脑从事体育产业的各项活动。

2.2 重视高端体育赛事品牌推广

尽管目前一些国产服装运动品牌也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比起外国名牌,还是略逊一筹,尤其是体育运动服装类品牌,其缺乏我国特色与地域情怀,为此,在推广现有国产运动品牌走向世界的同时,应借鉴国际知名品牌成功的经验,从产品研发、生产、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并融入科技成分,真正打造出具有我国国情特色与人文情怀的世界知名品牌;这种情况在体育赛事中依然存在,我国一线城市整体的综合实力与过去相比已经显著提升,而且具备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但在我国一线城市举办的国际知名赛事活动依然较少,为此,需要国家出面、联合一线城市的高级领导阶层向国际体育组织签订相关协议,例如,将深圳市确定为国际高水准单项体育赛事的承办者之一(为期3年),并根据赛事的规模、类别、等级等向国际体育组织寻求财政支持,通过这类方式既能够推动我国城市走入国际视野,又能够提升我国总体的体育素质,使国际方面认识到我国在体育方面所作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等。

2.3 做好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

目前各个体育产业之间似乎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彼此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产业集聚效应,这也解释了体育产业园区较为稀少的原因,因此,为迎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春天,需要建立以重点体育产业为主体、辐射范围较广且能够发挥集聚效应的综合性体育产业园区。例如,以大型场馆为依托的体育赛事组织、训练、会展等多功能区,并且在其周围建设体育服务性商业区,包括相关的体育设备、运动器材、品牌运动服装、体育类宾馆、适合体育运动的营养餐馆等,并做好宣传与推广(建设这一类型的产业园区,需要技术、科技人员、资金、先进物资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当消费者进入这一园区时,其既可以选择基础性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也可以在附近的商业展厅选择购买中意的体育器材等,并且其还可以进行“先体验,后购买”,体育产业园区是体育产业发展在新时期的助推器,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规划与建设。

科技用于体育项目的训练、用于专业体育场地的建设、用于科学的体育运动操作步骤的指导、用于根据人对食物吸收营养的规律进行餐饮的搭配设置等,科技已经与体育发展、体育产业运营融为一体,只是目前从事体育产业人员的科技素质较低、管理阶层对二者转化的使用情况不够理想等,为此,该文结合体育产业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对体育相关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进行了深入剖析,但只有全民都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与较高的科学知识技能,才能促进科技在体育产业中如鱼饮水般勇往直前。

[1]姜同仁,张林.英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及其经验借鉴[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2):181-182.

[2]马宏俊,袁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基本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15(10):59-60.

[3]周波,周超.美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生长机制及其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196-198.

G807

A

2095-2813(2017)06(c)-02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238

刘晓迪(1986,8—),女,汉,辽宁大连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锻炼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坚持系统观念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观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