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表演学理论在体育解说当中的运用①

2017-11-27 00:15丁勇尧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解说员受众人类

丁勇尧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论人类表演学理论在体育解说当中的运用①

丁勇尧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体育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体育赛事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提升,在这一前提下,体育解说员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有着新要求。作为公众人物,解说员是大众焦点,他的一举一动都将被人们放大来看;人类表演学认为人们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表演,无论是自然状态,还是刻意发挥,都是表演的成分。借助于人类表演学视野对体育解说进行全面研究,对其在实际运用当中所涉及到的理论进行深刻剖析,使体育解说在运用于发展中有更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人类表演学 体育解说 赛事 角色

1 人类表演学理论概述

人类表演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表演学,其主要理论框架为:一切人类的活动都可以当做表演来研究。通俗的表述就是:人类每一刻的行动都是在表演。人类表演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则是理查德·谢克纳于1977年出版的《人类表演理论》,随后他又于2002年出版了有关人类表演学研究的另一本专著《人类表演学——导论》,这两本理论著作奠定了人类表演学的基础与后续研究。

谢克纳2004年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讲演中说,人类表演学的哲学起点是人的存在。在这当中的存在就是指的个人的存在,每个人才来到世上就是开始表演,家庭中,校园里,社会上,表演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表演学就是这样一种学科工具。它教给你一种方法,让你以表演的角度来研究任何东西。这些表演可以用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社会表达活动,体育解说属于口语表达范畴,故此将体育解说放在人类表演学视野下进行探究。

体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体育解说方式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受众随着年龄的变化,更加习惯互联网产品,也更加习惯互联网的看球方式。而我国目前体育解说行业也存在相对的问题。行业内部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在2015年第七届全国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会得到的数据,目前全国从事体育播音相关事业的人数不过500人,其中还包括许多体育播音员,若单论赛事解说员,可能该项数据会更少。在目前体育产业如此火热的背景下,相对比较萧条的解说队伍与现状是不相符合的,于是,让体育解说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促进体育解说事业发展,本文将基于人类表演学的视野下,对现阶段体育解说进行探究。

体育解说是解说员将比赛信息通过自身二次加工传递给受众的过程,但这一加工环节却愈发重要,解说员都想在解说时塑造个人形象,给受众深刻的印象。但这一过程却是曲折艰辛的。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类表演学这门学科有以下基本表现:表演者自我与角色的理想形象;表演的前台与后台;事先准备的脚本与角色的即兴发挥。

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体育解说进行透彻的分析。

2 各体育解说流派的自我角色与理想形象

在人类表演学理论当中,理想中的角色形象与本身的真实形象是不同的,有的人生活中是一种态势,而在解说中则会呈现出另一种方式,这就是一种所为的仪式表演,其实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常重复的活动。在社会中,仪式无非分为宗教、神圣,另一种就是世俗的,解说员对于行外人来说,确实是非常神秘的,所以也是神圣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与自身差异过大时,强行体现出这种“神圣感”,就会非常失败。当角色认知有偏差时,两种不同的角色会发生冲突,这就导致了一些解说员虽然很想努力把专业做好,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以下大体梳理一下解说员理想角色的流派,其中不乏一些自身并不能定位到这一流派当中的些许人物,但要将此种风格强加于此,则呈现出的内容并不完全被大众所接受。

在中国体育解说发展的这些年,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风格,他们都是在不同时间深受受众喜爱的解说员。比赛虽然瞬息万变,可能很多人没法把自己的风格融入到解说中,但不免潜移默化会带来一些影响,且由于这一领域目前理论教材较少,更多是依靠解说员之间口口相传,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学习,所以不免很多解说员风格有所相似。学谁,其实也就意味着这位解说员向往何种角色形象,目前我国解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流派。

2.1 语音派

以我国老一辈体育解说员们为代表,在那个年代,解说更多是一种单纯的语音播报,为的是将比赛中所发生的信息尽快传递给受众。所以这一流派解说员更加强调自身发声状态,在解说时更多是一种“完成”状态。此流派以张之、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为代表,他们作为新中国体育解说的开创者与传承者,从接触以来就对解说有自己的根深蒂固的理念,故此以方式完成解说,是他们自己对于自身在解说前角色一种最好的定位,所以,他们虽然解说方式可能已经过时,但是受众对于他们的解说还是比较喜爱以及认可的,因为他们所呈现出的形象已经达到了自身的理想状态。用人类表演学中的理论来阐述,他们完成了自己对于自身与理想角色的定位以及转变,其中老韩是相对比较特殊,老韩在生活中对于解说、评述等理念理解的非常透彻,在全国体育节目主持年会中的发言也是非常精准到位、一针见血,他完全可以成功转型,做一名专业路线的体育解说员,但正因为他的理想角色与其自身角色定位有不同,他想以一种娱乐化、丑角化的方式来进行解说,有时甚至有些癫狂,但老韩在网络上所获得的调侃性评价似乎要大于其颂扬性评定,当中最主要还是因为文化惯性的作用,观众仍然习惯以正派的标准来衡量老韩在镜头中的角色。在表演中,疯子和傻子是永远的主角,而疯子的行为则更有激烈的动荡感和观赏型。你本身应当呈现出的角色和你自身定位的角色有差异,有不同,甚至是在镜头表演的不自如,使得仪式感丧失,就会给受众带来些许用的感受。

2.2 专业派

随着后期解说的发展,以黄健翔为首的一大批解说员出现,他们血气方刚,充满活力,试图用新的方式引领解说。自黄健翔在1995年美洲杯首次出镜后,就横空出世,给世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批解说员是在原有播报解说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专业分析以及个人情感,他们不甘于用自己陌生的方式进行解说,在解说中加入了更多个人技战术分析,这一时期,他们的理想形象就是具有专业体育素养的比赛解说员。从此,中国的解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恰巧赶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解说方式开始多元化,但此时大家似乎都有了一个潜在的理想状态,就是要让自己在解说台前变成懂体育、理解体育的人,他们转变原本循规蹈矩的表达方式,用原创带来了一股专业之风。此流派以黄健翔、刘建宏、段暄、贺炜、申方剑等一批人为代表,他们每位解说员生活中都能被称之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尤其是现阶段的专家,他们也更想走这种专业化发展,但其中有几位解说员至今没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刘建宏,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他真正发迹是在《足球之夜》,这其实定位是一档中国足球的深度报道节目,以评论、评述见长,刘建宏在做此档节目时顺风顺水,但在解说比赛中却一直不温不火,没有特别精彩的言论,而后他辞职到了乐视体育,做了首席内容官,对于节目包装、制作等更下功夫,这些在我们平日里都可以看到,唯独在解说中,一直没能突破自己,甚至有时水准还有所下滑,这就是他的定位有时不够准确,在解说比赛中,应当适当改变做节目的各式风格,以观察者、解说者的角度来看比赛,这样才能把专业做扎实。

在流派、风格发展过程中,人类表演学作为一种心理在每位解说员身上都呈现出来,他们最想把自己变成何种类型的解说员,最想在解说台前为大家带什么解说。他们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看准目标,让自己经过包装与训练之后,呈现出新的角色形象。但是对于本身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定位、思考一定要准确,有很多位解说员,既想抓住传统播报方式,又想带来的专业素养,因为其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其实很多解说员到最后都是以失败或者是“不上不下”而告终,而如果正确理解本体与理想体的定位,大部分最终都会在解说事业中取得一些成就。

3 体育解说的台前与幕后

解说员作为公众人物,被关注的不仅仅是台前,生活中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看,这就要求他们解说时要为观众奉献出精彩的作品,而在私下里更要承担公众人物应有的责任,注意自身言行。人类表演学当中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表演,虽然解说员在台上是一种表演状态,但是在生活要用另一种符合解说员自身角色的行为来对待,在生活中,他们一方面要将行为表演给同事看,一方面要表演给手中看。虽然可能他们在台前是公众人物,但卸下解说员的外衣,他们也会暴露出自身最本真、未加修饰的性格。在中国解说界,就出现过这样一些情况,有些解说员没有履行公众人物的责任,没有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一工作,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3.1 影响恶劣,事后态度差

2014年10月1日晚,2014年足协杯半决赛首回合,舜天做客虹口挑战申花。最终,舜天队客场两球完胜对手。在比赛开赛前曝出了极其不和谐的一幕。周亮在直播尚未开播时播报球员出场名单,竟然将江苏舜天全体球员全部称为“苏北狗”,周亮此行为随后很快遭到了广大球迷的炮轰。在此事件被曝光之后,周亮在其不但丝毫没有道歉之意,反而对视频来源进行了质疑,直至最后真相曝出,只落下被其当时所在公司PPTV开除的结果。此事件至今仍然被众多解说员口诛笔伐,因为其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周亮至今仍然没有复出,此事件甚至可能影响其整个工作生涯。

3.2 影响较恶劣,事后解释说明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一场淘汰赛中,对阵双方是意大利与澳大利亚在比赛最后阶段,意大利获得一个点球,这时一直在本届世界杯解说当中平稳发挥的黄健翔带来了至今仍被人们时常谈论起的解说:

亚昆塔,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格罗索立功了!不要给澳大利亚队任何的机会。

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作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托蒂,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全世界意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

施瓦泽曾经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扑出过两个点球,托蒂应该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球进了!比赛结束了!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

在这几句解说出现之后,立即在当时引起了全国球迷的激烈讨论,事后央视也代表黄健翔首次发声,并在节目中由人代为宣读道歉信。但在此后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中,黄健翔拒绝道歉,始终坚称自己只是声调有些高,喊破了嗓子而已,并在网上与各位网友争论。最后不但被内部处理,后来因为各方压力,还辞了职。

3.3 影响一般,事后主动道歉

解说员段暄在其《天下足球》的某期节目中,上身穿着西装,而下身则穿着短裤,最重要的是,在节目中竟然露着大腿出镜,作为一个主持人,在台前以如此滑稽的形象面对受众本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但此事件一出,虽然舆论纷纷,但更多是一笑而过,并未有实质性的批判。且事后段暄道歉也比较及时,得到了大众的理解。故此事件并没有太多后续影响,反倒在近几年大家此事变为一个段暄的“标签”,虽然网络上很多人有时戏称段暄为“裤衩哥”,但更多是对他的喜爱,而没有太多敌意的称呼。

解说员作为公众人物,日常必定承担着很多台前与幕后的工作,当他们穿上西装,坐在解说台前,那一刻,灯光下的他们就是解说员的角色。而在生活中,他们自然而然想要脱下外衣,卸下包袱,放掉平时表演的成分,做一个普通人。但因为你的职业属性在,就决定了你注定是被别人仔细盯着的那一类人群,何况说话本身就是有公众场合与私下场合,作为媒体人,除了关心观众之外,也应当关注平时如何与别人交流沟通。 体育节目的感性化特征决定了电视体育主播经常面对大量青少年受众,电视体育主播的外观形象、知识储备、专业素质固然重要,而电视体育主播的语态姿态、话语方式以及传输立场对青少年观众具有表率性、示范性和仪态化导引的感性化功能,并时常迫使广大观众对体育赛事及其文化内涵产生拓展性、延伸性和持久性关注,其实台上他们在传播体育文化,而台后的他们,也在进行着体育文化的另一种方式传播,受众看到你会觉得你是个体育人,是在舞台上璀璨发光的人,当你不加修饰,超越自身设定的角色之后,其实在人类表演学理论中看来,你已经失去了当下这个身份、角色的属性,也可以表述为,你已经不是你了。

4 事先准备的体育解说脚本与即兴发挥

表演永远无法预知下一步,这其实就涉及到人类表演学当中的游戏表演,人们在玩游戏时,除了游戏本身特有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游戏的悬念设置,其中我们在参与游戏时,有时会输,有时会赢,但我们永远无法提起知道下一阶段我们将会遇到什么。其悬念的设置完美的契合了受众的游戏体验,让受众在预先的游戏设置中来感受解说。

体育解说是整个语言类艺术当中最难把控的一类,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知赛场上、球场中会发生什么。当然,解说员们也会事先准备脚本,这就是他们对于比赛查阅的资料,往往我们会听到这样许多数据,比如在巴西世界杯半决赛中德国对阵巴西,在比赛进行中,解说员这样说到:巴西队在历史上很少被对手灌5个球,最惨痛的一次失利是在1920年,将近100年前的事了,曾经在友谊赛中0∶6输给过乌拉圭队,但是这场比赛仅仅开始30分钟就5个球落后了。这场比赛赛前被渲染到一种很狂热的地步,任何人都没有想象到开场仅仅30分钟,巴西就被打进5球,这时解说员预先设想的肯定是双方相当焦灼的场面,但是,既然场面发生了变化,解说员也需要即兴发挥,于是,就会将巴西惨痛失利的这些经历重新翻出,以对应场面。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当时英格兰队德国那场比赛相当经典,由于误判,本来英格兰有可能改变比赛进程的一球,被裁判无视,从而最终输掉了比赛。那场比赛谁都没有想到会有误判,还是如此重大的误判,英格兰其实略显悲情,于是在比赛刚刚结束时,解说员贺炜说到:我们想想吧,在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肯定也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不过,让我内心感到温暖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在今天晚上,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能够,我们大家一起来经历,共同分享,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我是贺炜,观众朋友们,再见!这是一段戏剧式的独白,贺炜早先可能已然为本场比赛预设了多种结束语的方案,如果比赛不是如此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本段解说也许就不会拿出使用,但在现场,他感受到了那一刻,必须有这种动人的声音才足以为本场比赛加冕,于是他果断使用了自身预设好的方案,此话一出,基本奠定了贺炜在解说界的地位。

除了比赛中,解说员在解说时还有一部分预设的脚本就是与嘉宾的配合。按照传统理念,解说员负责描述场面,嘉宾负责解释场面,两个人各有分工,互相配合,但他们在配合时,既是合作也是对抗的关系,有的解说员和嘉宾比较投的来,两人就滔滔不绝,而有的可能与嘉宾相互配合较少,有时就会出现冷场的情况。虽然每场解说前,解说员与嘉宾肯定都会对本场比赛有预设,有安排,但比赛真正开始时,两人不能忘却自身的定位与身份,而且在面对受众时,要显示出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场面,有时其实是相对较难的。笔者在看一场比赛解说中,其中一位嘉宾由于抢话十分严重,没有认清其此时此刻所承担的角色,亦或是没有按照脚本的进程来解说,导致与其配合的解说员整整十分钟没有说话,而这时,解说员也失去了在这一场合的角色定位,他也因为嘉宾的不配合,导致两人的整个台前表演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按脚本走,是真正的互相尊重,但同时,在脚本的基础上,在角色规定的领域内,进行个人发挥,才是一位解说员应该具备的素养。

解说员是比赛信息的传播者,承担着此角色应有的责任,但决不能强行把此角色套在自己身上,而应该找准角色定位。人类表演学有着七大功能,其中解说这七个属性也都具备,因此,解说员无论台上台下,工作中,生活中,都充斥着表演。但表演,并不代表着假,而是他们被赋予一种特殊责任,以更加完美的状态向受众传递信息。

5 结语

体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精神需要,更多时候解说给人们呈现出一种仪式感,这个时候解说员个人的素养不能单单陶醉于自我的理解中,要顾及到生活表演的各个方面,从入行之初,就要找准定位,时刻注意言行,每时每刻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在表演,这里的表演,并不是虚伪,而是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正如我们所见,有的人能演成,而有的人就演不成,这正是人类表演学的魅力,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表演,我们在社会中承担着各种角色,但有的是合适的,有的我们不一定就能够胜任。认清自己,找寻与理想角色的差距,处理好自身角色与外部的关系,这才是创作体育解说的真谛。

[1]理查德·谢克纳,孙惠柱.人类表演学的现状、历史与未来[J].戏剧艺术,2005(5):4-9.

[2]朱俊河.体育解说的叙事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3]赵岷,李翠霞.人类表演学视角下的古希腊祭祀竞技赛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21-23.

[4]路云亭.电视体育主播中的丑角化类型——以老韩的体育主播角色转移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2):50-58.

[5]许芫颜.对人类表演学领域下主持人口语表达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230.

[6]路云亭.传统戏剧的行当承续——中国电视体育主播的角色重组境况[J].体育与科学,2013(2):26-30.

[7]寇嘉伦.中国体育解说风格嬗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218

G80

A

2095-2813(2017)11(b)-0218-04

丁勇尧(1993—),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解说。

猜你喜欢
解说员受众人类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人类第一杀手
小小解说员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