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浅析大学生生活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影响①
赵华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生活方式就是在一些社会条件的约束下和一些价值导向下逐渐形成的满足个人的日常活动特征以及表现出来的状态。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特征和其表现形式,比如学习工作,还有基本的生理需求、衣食住行、闲暇活动以及一些其他的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身体体质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渐渐已经开始研究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会对其身体情况产生影响。
生活方式 身体素质 健康
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生活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加上精神生活习惯的总和,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和人们的个人情绪、价值观、兴趣爱好都被其牢牢的约束着。当今社会大学生们的观念、行为以及生活状态并不是很稳定,受到了社会生活的极大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已经随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逐渐地发生改变,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生活习惯也引发了大学生生活中的不良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一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呈现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令人担忧的。
1.1 电脑和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的体质
随着经济发展,大学生几乎都配备了电脑。而网络的世界又存在着一些很大的隐患,例如会使人沉迷游戏、沉迷聊天、接触各种色情信息。这些都导致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形成了昼夜颠倒、久坐不起、生活作息紊乱等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造成很多大学生视力下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身体健康问题[1]。
1.2 晚睡、多睡对大学生身体的危害
长期的熬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危害,而且作息不规律和生物钟紊乱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危害也是非常大的。长期熬夜的人得癌症的几率很高,主要是因为熬夜会打乱睡眠的规律,让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的突变,最后演变为产生癌细胞,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都将夜班视为一种特殊工种,专家认为夜班工作人员应该固定在一类人中。
1.3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熬夜,起床时间较晚,自然无法按时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往往也不能按时按量,由于熬夜上网,往往又会养成吃宵夜的不良生活习惯。每天最少坐在电脑面前十多个小时,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
长期不吃早餐对于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不吃早餐会降低大脑功能,还容易患结石。身体的饮食都是有规律的,胃液和胆汁的分泌是按照规律的,不吃早餐,依然会有胃液和胆汁进入胃肠,而不进食,导致胆汁的反流,随着时间的累积,就会形成结石。长期不吃早餐还可能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因为胃液的分泌是帮助消化食物的,但是早晨不进食,胃里没有食物,那胃液就会消化你的胃黏膜,因为胃液呈强酸性,对胃黏膜的腐蚀性非常的大,时间的累积,就会导致你的胃粘膜变薄,甚至可能出现溃疡。长期不吃早餐、熬夜和久坐,对于大学生的身体会造成巨大的危害[2]。
2.1 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有所抬头,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而大学生本身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自制力较差,一旦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就会改变原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一些大学生学习不努力,却热衷于出入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养成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迎合社会中一些错误的审美取向,刻意节食减肥,也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3]。
2.2 高校缺乏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引导
很多学校比较注重学生三观的引导和教育,而对于学生日常生活方式的教育基本上没有。与此同时,一些学校仅仅重视思想上的政治教育,忽略了单独的教育和引导。此外很多高校都存在师资力量投入上的欠缺问题,特别是缺少在生活方式教育上的师资力量投入。一方面是缺乏这一类的课程设计和教材、师资不足;另一方面是缺少这样一个机构平台,无法专心对此进行研究。第三是没有营造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氛围,没有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家庭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大多数家长认为,子女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自己的教育任务就已经结束了。因此,很多家长基本上很少过问和干涉子女的在校生活,即使过问,主要的关注点也是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很少关注其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下,中小学时代的全部精力基本都放在了学习上,导致自理能力、自制能力的不足。一旦进入大学,脱离了家庭的管制,原生家庭对其的教养方式的缺陷和其本身在自理和自制能力方面的缺陷都会暴露出来,往往在生活上过于放任,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3.1 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结构
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服从学校现有的管理,尽量做到规律生活、按时起床、认真学习、健康饮食、及早就寝。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制和自理能力,能够科学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饮食结构,要多吃谷物类的食物,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坚持以粗纤维的食物为主,水果蔬菜的摄入比例要增加,注意膳食的均衡。出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考虑,大学生应该尽量在食堂就餐。
3.2 增加体育锻炼
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带走身体里多余的脂肪。长期坚持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锻炼健美的身形,而且能够调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使人体达到身心的平衡。学校应该提高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通过体育课和社团活动,倡导每天运动几小时。鼓励大学生掌握一门自己喜爱的运动,养成定时锻炼的良好习惯。学校要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相应的场地、设备和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被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
3.3 杜绝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沉迷游戏、过度节食、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根据科学研究显示,抽一根烟会让一个人的生命缩短8~11 min。抽烟可以让男性寿命平均缩短13年,女性缩短14~15年[4]。
生活方式绝对是影响体质情况与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已然成为当今人类的迫切需要。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需要社会、学习、家庭一起努力。大学生自己要确立明确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钱振宇,刘一平.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关系[J].宜春学院学报,2012(12):125-127.
[2]张枫逸.质疑取消长跑,不如反思学生体质[J].教育与职业,2013(10):99.
[3]王志东.高职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220.
[4]刘家彤.中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7):144-145.
G806
:A
:2095-2813(2017)03(b)-003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032
赵华(1970,11—),女,汉,山东曹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能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