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亮
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师合作视阈下的高校网球教学团队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02316JX97)
张秀亮(1981-),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97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97, Jiangsu, China.
高校网球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
张秀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网球教学现状的不足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从教师合作、学生分层两个角度提出建设网球教学团队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探索,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团队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高校网球;教学团队;实践探索
目前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依靠教师个人能力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但是高校体育教学团队的建设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只是概念性的存在,而国内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体育教学团队的概念、作用、制度等宏观理论上的阐述,缺乏对具体运动项目的教学团队微观的研究和实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高校网球教学现状从教师合作和学生分层两个角度,探索网球教学团队有效的组织形式。
网球运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爱和参与,据调查目前全国约有一半以上高校开设了网球选项课。但由于普通高校网球教学面临着场地器材少、学生多、网球技术难、课时短、师资力量欠缺,教学教法陈旧等诸多困难,制约着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网球运动的需要。而分析研究影响网球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客观因素比如场地少、学生多、网球技术难等,短时内难以解决,但在目前现有的网球教学状况下,教师在网球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也是在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 网球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
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在网球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网球运动上手难的技术特性,教学内容的设定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出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兴趣骤然下降,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很大的困扰。
2.2 网球教学模式没有突破
针对目前高校网球课程的现状,有众多的学者提出分层教学、多球教学、游戏教学、比赛教学等等丰富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补充,对提高网球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在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网球教师能力的主导因素,导致大部分教师在网球教学活动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整合网球教师的资源,进而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才是网球教学实质性的突破。
2.3 高校网球教师困境堪忧
由于连续几年高校的扩招,网球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的热度不减,大部分老师每周承担课时量超过 10 节,有些老师每周达到 20 节,教授学生总量在 200人以上。课余时间还要参与学校的运动会、早锻炼、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等活动。教学任务的繁重,导致教师之间基本缺乏教学经验上的交流,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理念不相吻合。另外高校职称的评定重科研轻教学,体育老师科研基础本身就薄弱,加之体育核心期刊的发表难度极大,导致部分老师缺乏科研的动力。此外在高校专业设置中体育学科被边缘化,不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这些都是目前高校网球教师所面临的窘境。
高校网球教学团队的建立,既要以促进团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成长与进步,又要以面对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网球教学质量这两个方面作为为共同目标。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网球教学团队要从教师合作,学生分层两个方面进行有计划、科学的实施。
3.1 落实网球教学团队各成员的责任
网球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需要教师团队形成合作机制,这就需要对共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 并依据网球教学团成员的教学特长、个性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对任务进行科学地分工,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在高校的网球教学任务中,主要有教学、科研、课余训练三部分组成,而教学内容又有男生和女生、初级班和提高班的区别。因此在网球教学团队的运行中,首先网球教学团队成员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找准自己奋斗的方向;第二落实网球教学团队各成员的责任、各司其职;第三细化男生班女生班、基础班和提高班的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分别制定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第四提高班的教学又可以和课余训练能够有效的连接,做到网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要求;第五在教学之余,还需要定期开展教师团队相关的科研主题活动,促进交流,提高各自的科研能力。
3.2 合理设置多维的学生层次组织
学生是网球教学团队的主体,也是团队实践的基础。因此,在每学期上课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实际,把学生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层次,在分层过程中要注意隐性分层、动态分层,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效应。分层以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表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因此,网球教学团队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层次目标与要求,并且在课的设计上要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和教学目标,特别是正确客观地分析自己,通过对身体机能和基本技术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人提高计划。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手段,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地参与到网球运动中,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3.3 科学制订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评价
网球教学团队的目标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这是检验网球教学团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网球教学团队是否成功的突破口是对网球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在网球教学的实践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客观、公平的评价,能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持续激发学习的热情,进而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中,对初级层次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关注过程中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运肯定赞美的语言来调动他们的激情,享受网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对中级层次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要告知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坚定信心,把网球运动当作终生的爱好;对高级层次学生采用目标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对网球运动有着执着的要求,把网球运动当作自己的体育特长。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更是最终形成终生体育的关键环节。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网球文化成为高校体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传统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需要的今天,网球教学团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建立和发展除了关注老师成长之余更都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以期提高高校的网球教学质量。
[1] 刘世军等. 普通高等院校网球教学中的极端现象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
[2] 付永昌. 合作文化视阈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08(2).
[3] 李昌新等. 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4] 谢叶寿等.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 体育文化导刊,2009(6).
[5] 李琛.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7).
[6] 刘朝辉. 分层次教学在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应用[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
PracticalExplorationonCollegeTennisTeachingTeamConstruction
Zhang Xiuliang
By us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weakness of college tennis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s. It offers the detail contents and oper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from 2 aspects—teachers cooperation and students hierarchy,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port teaching team building.
college tennis; teaching team; practical exploration
G807.4
A
1005-0256(2017)11-0057-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