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璧 郑欣
(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教研部 辽宁大连 116044)
高校伤病残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的现状
赵长璧 郑欣
(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教研部 辽宁大连 116044)
高校开设的体育保健课,可以让有残疾、状况异常、身体虚弱、轻度功能障碍者如心脏病、哮喘、外伤的恢复期等情况的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制订实施一些比较合适的教学手段、方法,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标。对残疾学生来说,体育保健课具有着非常重要的锻炼及功能康复的重要作用,最终让学生形成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高校 伤病残 体育保健
伴随国家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对有残疾的学生的关爱和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已渐渐走向大众化和公平化,让很多身有残疾不能上大学的学生进入了大学的校园,这是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与重视。这部分学生都有相当的聪明、才智,但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多数残疾的学生不能正常进行体育课,体育课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开设体育保健课,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与心理情况及病因等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制定一些较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使其也得到一些体育锻炼,最后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可以对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和教育,帮助排除一些心理障碍,让这些有问题的学生明确: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要勇敢面对个人身体上的伤病、残疾,要自强不息,信心充足地积极排除心理上与思想上的不利情况,战胜伤病及各种各种困难,根据个人实际,加强理论学习,科学地实践锻炼,从而达到康复身体、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保健课,系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教学。”目前,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其体质健康水平都在逐渐呈下降的趋势。患病、残疾的学生在数量上逐年在增加,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用来专门解决这部分大学生,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难题,为那些伤、病、残的学生们提供一个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的途径。尽管如此,但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众化时期已到来,高教的内、外环境很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相关的政策、配套工作还不够健全。伤、病、残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相关的体系不够完全,需要加强可操作性,譬如:有伤、病、残情况并且家庭贫困学生,是贫困大学生里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体育教育成本远比一般的学生要高,所以也需要非常大的资助力度,但从目前来看,高校投入的资助力度还是非常不够,这部分学生想要正常完成大学的体育课,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身体有伤、病、残的学生在个性方面相对比较敏感,因为他们在身体上与大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给他们上课的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全面的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些解剖学、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不但需要对这些特殊群体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指导,还要能指导他们,因社会适应及其他原因,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随着高校伤病残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应的体育教师需求也不断增加,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特殊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而目前在我国高校,此类师资力量的培养发展较为缓慢。
伤病残的学生,因为生理上功能的缺陷,只能使用少数的普通体育训练器材,他们需要专门的体育训练器材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成本却要比普通的体育器材高许多。例如有些残疾人专用的体育器材,像轮椅篮球的轮椅等,都是特殊的材料制成,为了能使运动员在场地上行动灵活,制造的材料,都是非常轻便的特殊金属材料,但价格都要贵出很多。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缺少供伤、残学生所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只有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专门适合伤病残学生使用的体育训练器材及教学辅助设备,体育教学、训练器材、辅助设备存在短缺和陈旧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残疾人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
高校体育课设置保健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一是缺乏适合的教材,二是缺乏能力全面的体育课教师,教材和教师是执行体育保健课教学、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体育保健班的成员均是一些身体有异常的大学生,正常体育授课的教材内容不符合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授课要求。目前大学体育大多是选项课,教材也很多,但体育保健课程的教材非常少,具备专业运动理论及一定的康复性体育保健知识、技能的体育教师又更少,即便是在已经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校,符合教学要求的授课老师也是很少。
现在,随着体育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锻炼者都切实地需要学习如何科学地锻炼,从而更科学地指导训练、提高身体健康和训练水平。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后,通过制定一些恰当的、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伤病残学生的体育教育,使其不但了解运动损伤和疾病的预防及相关注意事项,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他们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让这部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一颗拼搏进取的心。
身体上伤病残的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受到极大影响。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他们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有效地弥补伤病残所带给他们的不方便,增强生活信心与勇气,增进身心健康。因此,高校通过开设体育保健课教学,能使伤病残学生的运动机能得到提高,促进残疾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最终实现增强自身健康的目的。
通过制定一些适当的方法手段,使伤病残大学生得到体育锻炼,并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增加了他们与普通学生的交流,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并感受残疾大学生面临的困难,使大家能更好地帮助或者学会如何帮助他们。此外,通过体育课的一些锻炼,让伤病残大学生发现,他们也有可能参与到普通学生的一些体育课程,在运动锻炼且素质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的时候,不但可以释放心理的压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还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使心胸豁达、开朗,身心健康发展。
[1]温博.高校残疾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1):71-73.
[2]张甲秀.庞德豪.广东地区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现状分析[J].广东科技,2007(15):193-194.
[3]林少峰.高校保健体育班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J].三明学院学报,2006,23(2):232-236.
G8
A
2095-2813(2017)10(c)-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