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研究

2017-11-27 17:59:30张凡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史密斯篮球精神

张凡涛

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研究

张凡涛

奈·史密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并作为篮球发明人享誉世界。他以体育与精神相结合的事业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秉乘服务与奉献精神创建了完善的体育思想体系。奈·史密斯体育思想来源于少年时期的生活磨练、基督教思想的浸润、体育实践的体验、优秀思想的激励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体育是与运动精神结合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追求的是乐趣,而不是利益;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育人和创造美好生活。他的体育思想对于思考现代体育的赛场暴力、现代体育的运动精神体现、现代体育的教育与育人功能的强化以及体育本质的回归具有时代价值。

奈·史密斯;体育思想;篮球运动

奈·史密斯(1861-1939)出生于一个在加拿大从事采矿业的苏格兰移民家庭,他1891年发明篮球运动,被称为篮球运动之父。从1898年到1938年,他作为一名篮球教练与体育教师,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工作长达40年。作为篮球运动的发明者与推广者,奈·史密斯对美国以及世界篮球运动的贡献巨大,但他在美国及奥运会的被认可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直到1925年他才获得美国公民资格,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被国际篮联授予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并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把比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随着奈·史密斯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加,美国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给予了他应得的地位与应有的尊重。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对人类文化作出的不朽贡献,美国在1959年在篮球诞生地的春田大学,建造了奈·史密斯篮球纪念馆,并在1968年创建了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奈·史密斯是篮球发明人与体育教育者,但篮球发明人的光芒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奈·史密斯体育思想的伟大。奈·史密斯以牧师、体育教师与医生三种身份践行服务国民的思想,追求体育与精神的结合。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建立在没有任何物欲与利益基础上,更接近体育的本质表达与精神诉求。研究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是为了纪念奈·史密斯,传承他的体育思想,结合现实社会的体育现象与精神层面的问题,思考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

1 奈·史密斯体育思想的来源

1.1 少年时期生活的磨砺

奈·史密斯体育思想萌芽于少年时期参与的游戏活动,以及迫于生计参加的集体劳动,这为他以后体育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游戏活动的影响。奈·史密斯8岁的时候父母亲因病去世,跟随姥姥生活,一年后姥姥去世跟随单身的舅舅生活。奈·史密斯舅舅家位于印度河边的一个社区,社区内有许多与奈·史密斯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他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奈·史密斯参加的游戏活动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夏天利用社区附近印度河的天然优势,参加小伙伴们开发的水上娱乐活动;秋天参加打猎与钓鱼活动;冬天参加雪橇滑雪或者在印度河上雪鞋滑冰[1]。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奈·史密斯潜移默化的有了规则意识,分享到了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学会了如何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如何解决不愉快事情,对于游戏的重要性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有了深刻体会。

集体劳动的影响。当时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基本要求是完成应该做的工作与任务,当问题出现时自己想办法独立解决。这一环境与社会群体意识对于奈·史密斯的思想影响巨大,培养了他独立思考与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奈·史密斯的身体非常健康,身体条件出色,为以后从事体育活动打下了基础。

1.2 基督教思想的浸润

在基督教的成长环境中,少年时期的奈·史密斯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使他萌生了将来成为一名行业牧师为社区民众服务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奈·史密斯真实情感的表达。奈·史密斯是一名忠实的基督徒,他的体育思想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深刻,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体育思想更是一种基督教思想,他借助体育的形式表达基督教思想。奈·史密斯成长环境的基督教信仰浓厚,这一信仰氛围与由此带来的宗教激情形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的社会行为偏好与社会发展趋向。

在做伐木工期间,奈·史密斯接触了基督教,帮助社区居民成为奈·史密斯发自内心的最想做的事情,也是他生命当中从未有过的精神动力。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基督教思想对价值观的影响,奈·史密斯的唯一选择是做一名具有行业资格的牧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成为一名行业的受戒牧师,必须进入学校取得一定学位。由于综合素质优秀,奈·史密斯获得了奖学金资助,进入麦吉尔大学学习神学。美国是一个基督教世界当中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国家,大多数美国人的人生信条是“我们信赖上帝”[2]。 1890年,奈·史密斯到美国春田学院开始从事体育与精神的教学事业,一直到1939年去世。除了本职工作,奈·史密斯还担任基督教青年会的教长与从事职业牧师工作。

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深深根植于基督教,来源于基督教,基督教思想孕育了他的体育思想,他的体育思想又在一个更高的领域蕴含与反映着基督教思想。

1.3 体育实践的体验

少年时代,广阔的社区天地为奈·史密斯提供了参与体育活动与游戏的空间与机会,让他体验到了小伙伴们之间淳朴的友谊。在麦吉尔大学的运动经历是奈·史密斯一生中主要的体育实践过程,参与运动项目最多、体验最为深刻、运动成绩最好。奈·史密斯参加了足球、棒球、橄榄球、陆上曲棍球、长曲棍球等运动项目,代表学校参加了大量的校际间的大学生比赛[3]。奈·史密斯取得过两次全美全能运动员称号,一次金牌、一次银牌。在这一时期,奈·史密斯对于体育的体验更多的来自于自身参与体育训练与比赛的感悟。对于体育的实践体验,改变了奈·史密斯对于体育的认识与了解,坚定了奈·史密斯以后从事体育与精神教育的决心,由最初做一名行业牧师转向以体育为职业。

奈·史密斯大学毕业后进入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当体育指导员,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他从更深层次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奈·史密斯接受委托,发明一项适合于冬季开展的室内体育项目,并在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推广。经过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即篮球活动。这一体育活动既是奈·史密斯身上苏格兰血统不服输精神的体现,也是奈·史密斯体育思想核心部分的展示。

篮球活动一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基督教青年会学员在全世界的流动,篮球活动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奈·史密斯没有停止追求体育事业的步伐,而是以一种更加全面、更加有成效的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以牧师的身份,为美国军队提供随军服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奈·史密斯以基督教青年会志愿者身份到法国提供战区的后勤服务,前后达18个月,创下在海外的最长工作记录。对于这一段人生经历,奈·史密斯认为是知识让他拥有了为人们提供服务的机会,才能够象爱他自己一样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4]。

除了篮球活动,奈·史密斯的体育实践范围广泛,多维的体育实践过程为奈·史密斯体育思想提供了肥沃土壤。

传统贸易结算中买卖双方直接通过银行进行结算,跨境电商的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成为结算双方的中介,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目前《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跟不上实际业务的发展,亟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时俱进,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

1.4 优秀思想的激励

奈·史密斯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完善离不开成长过程中老师与长辈的引领、点拨与思想启蒙。在奈·史密斯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人对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有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是奈·史密斯的舅舅;第二个是春田学院体育部主任古利克;第三个是春田学院足球队主教练斯塔格。

奈·史密斯的舅舅非常重视奈·史密斯弟妹三人的成长,刻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在困难面前不认输、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奈·史密斯长大后始终没有忘记他身后舅舅那双默默无闻、给予殷切关注的眼睛,从那里他获得了无穷的力量。一件事情给奈·史密斯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成为其以后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奈·史密斯到河对岸用马驮运干草,在返回时马掉进冰窟窿,年少的奈·史密斯无法把驮着干草的马拉出来,他几乎陷入绝望。没有什么可以指望与依赖,奈·史密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把马拉出来。他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马拉出了冰窟窿,高兴地同时感觉到了身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看到了舅舅那双鼓励与喜悦的眼睛。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篮球运动的艰苦过程也是自我挑战过程,是苏格兰血统以及他舅舅那双眼睛的巨大力量,鼓舞、支撑着他最终完成挑战。

古利克是美国著名的体育家,致力于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他把终身奉献给美国体育事业,为美国的体育事业与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古利克是当时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部的领导人,在他的主导下成立的体育部成为奈·史密斯一生发展的转折点。奈·史密斯进入春田学院后,首先遇到的是体育部主任古利克,由于古利克的个人魅力以及宽厚与中肯的言行打动了奈·史密斯,使他坚定了奈·史密斯的体育与精神相结合的理想,使他坚定了体育是除了传教之外另外一个能够做好事的有效途径的信念。

斯塔格是运动员出身,成功转型为教练员,先后从事足球、棒球、篮球与田径运动,涉足体育活动的范围广泛,足球是他主要的执教项目,长达71年。由于在篮球方面的贡献突出,斯塔格在1959年第一批进入篮球名人堂。1890年,斯塔格作为足球教练执教于春田学院,在这一年与奈·史密斯相遇,对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团队基督徒精神的构建。在每次比赛开始前的祈祷仪式上,斯塔格召集所有队伍成员进行祈祷,不是祈祷比赛的胜利,而是祈祷所有队员发挥出最好水平,在赛场上展示基督精神。这一团队精神始终是球队追求的目标,队员能够专注于比赛过程,享受比赛过程带来的幸福体验。斯塔格取得了成功,他的队员被称为斯塔格的基督教徒。斯特格的体育运动与基督教精神完美结合的思想被奈·史密斯所接受;二是斯特格对于运动员场上位置的独到见解。斯特格认为之所以把运动员分配到场上不同的位置,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以非常绅士的方式做最有意义的事情[5]。奈·史密斯非常欣赏斯特格超出常人的运动思想与运动境界,对其体育思想影响深刻。

1.5 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奈·史密斯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其体育思想的影响巨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社区环境的影响;二是麦基尔大学的影响;三是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的影响。这三个环境各自的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之间的累积效应对于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

社区环境的影响。自1969年以来,每年的8月8日,在加拿大的一个小村镇都要举行仪式隆重的本尼角节,以纪念当地各界著名人士做出的突出贡献,其中奈·史密斯是唯一的一位体育界优秀代表。在这个不著名的小村镇,奈·史密斯度过了少年时代。这个小村镇名叫本尼角,本尼角临近印度河,民风淳朴,商业发达。距离本尼角4英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当地唯一的一个教堂。这一生态环境为奈·史密斯提供了生活平台与接受思想萌芽教育的环境。当地的地区中学,即蒙特利尔的地区中学面向全体适龄少年开放。奈·史密斯曾一度退学做了一名木料场的工人,5年后重新进入学校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获得进入大学的资格。当时奈·史密斯获得了麦吉尔大学的奖学金资助。

麦吉尔大学环境的影响。在麦吉尔大学的经历改变了奈·史密斯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树立了将体育与精神结合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大学期间奈·史密斯全面参与体育活动,这一时期是其运动生涯的主要时期,是对于体育活动的体验与认识时期。麦吉尔大学建立于英国对加拿大殖民统治时代,比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建立还早46年,是加拿大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被称为“北方的哈佛”。麦吉尔大学以“成功源于努力”作为校训,先后培养出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涉及政界、商界、学界、体育界等各个领域,奈·史密斯是体育界的代表人物[6]。奈·史密斯的初衷是学习神学,做一名合格的牧师服务于当地的居民,但由于身体素质出色,麦吉尔大学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与深入学生群体,奈·史密斯开始真正意义上走进体育活动,先后参加了橄榄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与比赛。在这一环境的熏陶下,奈·史密斯认识到体育能够使人变得更加优秀,除了传教之外,体育是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有效途径与方式。奈·史密斯对未来的定位是从事体育与精神相结合的事业,但不脱离基督教的大环境。

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的影响。学校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是当时唯一一个开设有体育部,从事青年学员体育教育与指导的学校,汇集了许多体育界的精英。当时的体育部成立不久,没有固定与成熟的模式,处于摸索状态,年轻人之间的思想碰撞、理论探讨与体育实践的检验,为刚进入学校的奈·史密斯提供了实践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奈·史密斯遇到了对其思想影响巨大的人生思想导师古利克与斯塔格。在这一环境中,奈·史密斯能够实施自己的体育思想,检验自己的体育思想,修正自己的体育思想,并借助学校学员的广泛流动,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体育思想。

2 奈·史密斯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体育是一项没有暴力,与运动精神结合的活动过程

体育是一项没有暴力,与运动精神结合的活动过程,这一思想贯穿奈·史密斯的终生。这一体育思想在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活动中得到深刻体现。借鉴足球与橄榄球,奈·史密斯认为这些项目因为允许球员带球活动,必然出现拦截等动作,导致暴力出现,如果禁止带球运动,就避免了暴力出现;借鉴足球,奈·史密斯认为两个队员为争抢足球造成的身体接触或者用拳击球都会带来故意或者无意的人体伤害,因此奈·史密斯规定篮球运动禁止身体接触与用拳头击打球;在设置比赛用球的投掷目标方面,奈·史密斯借鉴橄榄球项目,认为橄榄球的目标太大,球员投掷动作过大,容易引起暴力,奈·史密斯没有采用橄榄球的投掷目标。奈·史密斯借鉴了少年时期玩的一种游戏,投掷石子,这一选择的目的是体现投掷动作的精确度比单纯使用蛮力更为有效;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奈·史密斯把投掷目标设置在水平位置、在队员的头部以上位置;为了保证比赛的任何一方拥有同等的机会,奈·史密斯借鉴了水球项目与英式橄榄球项目的开球方式,但是认为这些开球方式容易导致暴力,因此奈·史密斯改良了开球方式,在中间位置采用跳球的方法开始比赛[6]。

奈·史密斯认为,鼓励年轻人追求体育与精神相结合的生活是可能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一思想成为奈·史密斯体育人生的核心思想。奈·史密斯倡导体育活动中诉求运动精神,追求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自我牺牲、自我控制以及正确的输赢观,即优雅的输掉比赛,赢得比赛不骄傲,反对比赛的暴力倾向。奈·史密斯对于体育给出了明确界定,是史密斯体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2.2 体育追求的是乐趣,而不是利益

奈·史密斯终其一生实践着“体育追求的是乐趣,而不是利益”的体育思想。一生的热爱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物质方面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慰藉。观其一生,奈·史密斯始终在践行着少年时期立下的夙愿,服务于国民是其最大的幸福。奈·史密斯热爱体育,这是其最大的人生乐趣。具体体现为:第一,怀着做一名合格的牧师服务于社区的想法,奈·史密斯投身于神学学习,获得神学学士学位,体会到体育在培养与锻炼人的运动与精神方面的特殊作用;第二,在基督教学校,他从事有关教会活动的同时,深入挖掘体育的独特价值,拓宽了活动领域,追求在更大领域内服务社会;第三,面对亲兄弟受感染不幸去世,奈·史密斯发奋学习医学,获得医学学位。奈·史密斯是一位牧师、体育指导员,同时又是一名医生,三种身份集于一身,奈·史密斯拓宽了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一能力在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充分体现;第四,奈·史密斯是加拿大人,一直到1925年4月4日才加入美国国籍。由于没有美国公民身份,奈·史密斯以牧师的身份为美国国民警卫队服务,解决官兵的想家问题,协助指挥员解决战斗期间精神层面的问题,利用体育特长组织篮球比赛、拳击比赛以及组建棒球协会等为官兵坚守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年近55岁的奈·史密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除一切阻扰因素,以一名志愿者牧师的身份服务于欧洲战区。当时奈·史密斯没有美国公民身份不能直接进入部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奈·史密斯首先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该组织为部队提供随队牧师。随后基督教青年会派遣奈·史密斯到法国参加这一组织在战区设置的办事机构,奈·史密斯的主要工作是为部队提供卫生方面的指导与保障。回顾18个多月的前线生死经历,奈·史密斯个人认为非常胜任这一工作,在这一个非儿童游戏的战场,奈·史密斯迫切的感受到这一工作的伟大与责任[7]。

奈·史密斯用生命实现自身的存在与人生价值,他非但没有任何索取,而且还深情地为全世界人民谋取更幸福的生活,像爱自己一样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奈·史密斯生前的座右铭是对于这一体育思想的最好诠释:“我的一生中,留给世界的东西应比得到的多[8]。”

2.3 体育的本质是用来育人和创造美好生活

在体育与运动精神结合的过程中,奈·史密斯并不强调这一过程的直观结果,即比赛成绩,而是关注体育的育人功能、对于健康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作用,甚至不惜以牺牲比赛成绩为代价。

以体育实践为例,奈·史密斯在堪萨斯大学前后任教了40年,作为大学篮球队的主教练,奈·史密斯是一位伟大的教练员,伟大之处在于坚持自己的体育思想,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不看重比赛的结果。奈·史密斯共执教了115场篮球比赛,在堪萨斯大学的历史上是唯一一位比赛失败场次超过比赛胜利场次的教练员,创下最长的连败纪录,但这并不能掩盖奈·史密斯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篮球教练员,不能掩盖堪萨斯大学是美国高校篮球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9]。奈·史密斯培养出了许多美国篮球界的风云人物,为美国篮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奈·史密斯注重体育对于青少年性格养成的重要作用,他本人被称为青少年灵魂的建造者。奈·史密斯认为青少年性格的培养与养成需要借助一种外部力量,在追求兴趣与爱好过程中,通过对于运动精神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诉求,逐渐实现对于性格的浇筑[10]。在这一过程中,奈·史密斯特别强调要遵守比赛规则,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奈·史密斯辩证的看待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与身体发展问题,认为身体发展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道德发展问题;反之,道德问题会引起青少年的身体发展问题。作为现代篮球发明人,奈·史密斯积极推动篮球运动在青少年性格培养以及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与推动每一次篮球运动的改革与创新。奈·史密斯认为自我为中心者在篮球运动中没有立足之地,篮球运动能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能够把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野心之上,即自我牺牲精神[5]。

3 奈·史密斯体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3.1 从项目本身思考体育暴力的解决路径

体育暴力伴随着体育产生与体育发展,是挥之不去的毒瘤,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体育发展的生存问题,升级到体育精神与社会价值层面。奈·史密斯坚决反对体育暴力,对于体育暴力应从项目的设计理念与规则两个方面加强控制。奈·史密斯首先思考体育项目的设计理念是没有暴力,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与表现这一设计理念,做到规避体育暴力到最小化;制定的比赛规则要反映没有暴力这一设计理念。以篮球为例,例如禁止身体接触的基本原则、禁止带球跑的基本原则、禁止拳击球的基本原则。现代体育暴力的出现原因复杂,职业体育的高速发展,为了迎合市场,刺激消费,提高收视率与吸引眼球,体育规则的价值趋向是鼓励对抗。体育项目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导致了体育暴力出现的可能性。如何控制现代体育的暴力倾向,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提供了基本思路与借鉴。

3.2 现代体育必须更加凸显运动精神

现代体育的过度商业化与市场化以及金牌至上的价值导向,出现大量丧失与违背体育精神,即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言行。为了竞赛成绩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使用兴奋剂,有违体育精神的所谓体育比赛策略、操控比赛、贿赂裁判,身体与精神层面对于运动员的攻击等一切肮脏、下流、无耻的手段与方法。体育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了精神的体育只是一具死尸,缺少了灵魂,没有了生命力。奈·史密斯把体育与精神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对于体育过程的精神诉求他做了深入的阐释,虽然受限于时代,但是其体育精神的思想内核与精神实质值得现代体育深刻理解与借鉴。

3.3 必须强化体育的教育与育人功能

体育的教育与育人功能强大,尤其是现代体育借助网络、现代媒体技术以及一切技术手段与平台,无限放大了体育的教育与育人功能。但是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对竞赛成绩的追求、体育的政治化倾向、体育商业化日益严重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体育的教育与育人功能弱化,体育的功利性更加突出,一好遮百丑,只要运动成绩好,就可以放松管理与要求,运动员就可以为所欲为。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崇尚物质的社会,体育的这一价值取向有生存的环境。体育明星生活腐败、炫富、打架、吸毒、赌球等不良现象大量出现,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与惩治措施,如果不树立正确的精神导向,恶性循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3.4 现代体育的发展必须回归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创造健康的美好生活。体育如果沦为国家的服务工具,势必会带来体育的功利化倾向。就我国而言,举国体制创造了世界竞技体育的奇迹,难以复制,但是由此带来的体育结构的发展失衡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严重问题。群众体育不发展或者发展迟缓,竞技体育发展再好也不能够实现体育强国梦。我国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肯定了体育在创造健康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1952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1];邓小平提出要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12];胡锦涛提出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13];习近平强调全民健身是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14]。对于现代体育而言,创造健康的美好生活是重中之重,是第一要务。

[1] James Naismith. Basketball—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M]. association press, 1941.

[2] 陈萍.美国人与宗教信仰[J].大众文艺,2009(23).

[3] Edwin Brit Wyckoff. 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game of basketball: the genius of James Naismith[M]. Berkeley Heights, NJ: Enslow Elementary, 2014.

[4] John Dewar. The life and professional contributions of James Naismith[M]. Eugene: University of Oregon, 1966.

[5] Rob Rains, Helen Carpenter. James Naismith: the man who inrented basketball[M].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9.

[6] James Naisith. Rules for basketball[M].Springfield,Mass:Triangle Pub.Co.,1892.

[7] Mark W. Johnson. Army Chaplain Credited With Inventing Basketball[N]. U.S.DEPARTMENT OF?DEFENSE,2015-03.

[8] James Naismith. Luther Halsey Gulick. Basketball[M]. New York City: American Sports Pub. Co, 1894.

[9] 郭玉佩.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见闻[J]. 篮球,1994(3).

[10] John Coy. Joe Morse. Hoop genius: how a desperate teacher and a rowdy gym class invented basketball[M]. Minneapolis: Carol Rhoda Books, 2013.

[11] 傅国良.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探索体育运动发展新路——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五十周年[J].求是,2002(13).

[12] 王云. 邓小平的体育情结及其思想探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3] 刘延东. 推动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2009-10-27.

[14] 王宇鹏,赵敬菡,万世成. 习近平的健康观: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N].人民网-共产党员新闻网,2016-08-19.

(编辑 马杰华)

Research on Naismith’s Sports Thought

ZHANG Fantao

Naismith is a famous sports educator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world-renowned for being the basketball inventor. He developed a complete sports thought system through his career pursuit to combin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ntal education, and his spirit pursuit to combine service and dedication. Naismith’s though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mes from his childhood life experience, the infiltration of Christian thought, his experience of sports practice, the encouragement of excellent thought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Naismith believe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process which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sports spirit, the aim of this process is to pursue fun rather than benefit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rocess is to educate people and create a better life. His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reflect on modern sports violence, embodiment of modern sports spirit, strengthening of the educational and nurturing function of modern sports, and return of sports essence.

Naismith;sportsthought;basketball

G811.9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7)02-0020-06

张凡涛,博士,副教授,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E-mail:15938512340@163.com。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2016-11-09

2017-01-07

G811.9

A

1001-9154(2017)02-0020-06

猜你喜欢
史密斯篮球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奇奇·史密斯作品
齐鲁艺苑(2021年2期)2021-05-10 02:04:10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6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拿出精神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史密斯预估控制在排焦控制中的应用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