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
小学健美操入课堂的实践研究
陈欢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
社会经济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身体活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不言而喻,大量的研究表明,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水平等各方面指标已经持续降低,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间。在面临这种现状的情况下,小学中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体育与健康 健美操 中小学
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层面,是指人类在生理和心理状态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体育,因此,关于体育这一主题有不少的专家进行过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让学校体育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锻炼、促进身体健康,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养成锻炼习惯,是社会上下关注的焦点。笔者以研究小学健美操课程进入课堂的可行性分析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研究,更好地推动了健美操在小学课堂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健美操项目起源于美国,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健身的娱乐性;二是健身的时效性;三是健身的无年龄层次性;四是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五是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性。基于这5个特点,在小学开展健美操占有一定优势,一方面儿童、青少年生性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健美操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在小学校园开展健美操益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其有氧耐力素质。
2.1 研究对象
笔者所在市某校随机抽取的150名小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万方和CSCLIS等论文数据库,检索2001—2013年相关专家对健美操课程发展进程研究、发展现状、发展进程和存在不足等相关方面的文献,以本学科和教学类学刊为主。
2.2.2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发放出去的问卷收回来,并对所有的相关数据做出汇总,将其放到Excel表格和SPSS软件中做相关的分析。
2.2.3 实验法
该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在对健美操在小学开展的可信性分析进行研究和理论的实证研究。其中涉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弱、教师的能力是否能适应学生上课的需要,除此还要考虑健美操内容的实验效果,上课的内容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该研究要从这些问题中进行研究,进行实验验证。
(1)实验时间和对象。
2015年9月16日至10月6日(共10周);接受实验的全校部分小学生和老师。
(2)实验内容。
内容定为《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少儿组)》。在学校中随机选择一名体育老师教学。挑选学校中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6个年级每个阶段各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中只会对实验的内容有一定限制的范围,而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由教师根据之前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
(3)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方法:用观察法对主观指标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且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首先让老师进行健美操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实验内容中的规定套路进行相关的学习,熟练地掌握。实验组用10周时间进行健美操教学;对照组根据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安排上课,但是上课的内容需要安排在健美操范围之外。实验期间,不断跟进和观察实验组的教学进展。最后对实验内容进行可行性评价。
(4)测量指标。
客观指标:教师的教学计划、健美操动作规范的标准、教学组织情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完成情况、课堂氛围及运动负荷量的控制等。主观指标:学生的参与、学习动作的质量、课堂表现力、团体精神和运动健身的学习体验。
3.1 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每个运动部分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都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运动项目现在在中小学中开设较少或者基本就不开设,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害怕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发生危险。也有小球运动发展比较好的,类如乒乓球,它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球了,在一些大型的比赛中,基本都是我国选手夺冠。这项运动伤害系数较小、娱乐性强,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但是这项运动不足的地方是对场地要求较高,没有场地或场地较少、学生较多时就不能进行此项目了。
健美操运动属于表现类动作,在开展过程中虽有不足,但是有其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优势,它没有场地的限制,开展过程中危险系数小,因此,将其作为小学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小学课程和生活内容。在该次的健美操实验中,并不是要让健美操取代其他体育课程,而是要利用这个运动项目的优势来丰富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这个过程是有必要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3.2 增加健美操内容进入小学体育课程是增加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3.2.1 健美操的功能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经常进行健美操的锻炼,有利于肌肉、骨骼、关节匀称发展,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正确的体型,良好的健康习惯。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体型是具有可塑性的,虽然对于部分人群来说身高、骨骼是生来就固定的、是不容易改变的,但是人体的身体姿势、体态是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变的。经常进行健美操的锻炼有利于对身体进行形体塑造,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益于增强其肌肉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增进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健康。
3.2.2 对小学生生理的作用
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学生有不同的生理特性,他们的骨骼硬度和密度不大、易变形,但不容易骨折,同时具有肌肉发展不平衡、肌肉耐力差、易疲劳、关节易脱节、心血管机能不完善等特点。综上所述,小学生特殊的身体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能适应负荷小、动作快的练习、中等强度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的练习,而健美操运动具有明显的力度和弹性,不同的锻炼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负荷。因此,健美操很适合小学生进行练习。
3.3 小学生对健美操有一定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的体育课程兴趣状况表现:一是各个水平阶段的男生上体育课都是很乐意、高兴的,虽然有个别高年级的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不太喜欢目前的体育课所上的内容,而是更喜欢偏重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运动项目。二是娱乐性较强的运动,如游戏类活动和自由度较高的活动很受学生的喜欢。
综上所述,该项运动能满足被试的身体锻炼需要以及兴趣爱好,因此,有必要在体育课中增设健美操课程,这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大有益处。
新课标不再规定体育课上课的具体内容,而是需要教师自己去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但是教师上课内容不再受限制之后,很多教师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上课,都不会上课了,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了。新课标的落实又面临一定的现实情况阻碍,健美操以其独有的特点,完全适合在小学中开展:第一,该项目动作欢快、节奏鲜明,能激发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第二,从健美操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既满足运动健身性,也有实效性;第三,该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略低,练习方便。由此可见,在小学开展健美操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举措。
[1]王秀云.长春市小学健美操教学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张青.健美操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
[3]王芬.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内容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G831.3
A
2095-2813(2017)01(a)-009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