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3)卷1-6期总目次

2017-11-27 12:28:53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3)卷1-6期总目次

第1期

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及走向(笔谈)

(1)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高等体育院校术科院(系)的发展路径

刘 青,赵元吉,刘智丽,等(1)

共建共享: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思路

郭新艳,陈林会(3)

体医结合: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

廖远朋,王 煜,胡毓诗,等(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休闲体育发展的角色定位

陈德旭,彭国强(8)

我国资本跨国并购海外足坛的动因、风险与规避

余明权,柳 磊(14)

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功能一致性对体育用品品牌重购行为的影响研究

杨 艳, 李荣日(19)

体育权利研究的限度与转型

张 健(25)

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特殊效力:以CAS的仲裁权为视角

张文闻,吴义华(31)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建设研究

沈克印,吕万刚(37)

消费社会语境下体育明星拟态生产的模式研究

李春阳(43)

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研究

金秋龙 ,李 芳(50)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丹麦体操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王 恒,薛 婧(55)

从美学视域解析中国武术套路的拳种纷呈现象

马文友(63)

藏羌铠甲舞的战争丧葬祭祀仪式考

谭广鑫,曾小松,韩海军(68)

民俗生活中民间武术的权力实践与狂欢精神——基于民国青羊宫花会“打金章”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龚茂富(75)

足球运动员在重复性无氧冲刺跑测试中下肢神经肌肉和力学变化特征

丁剑翘(81)

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发展研究

刘利鸿,葛春林,孙 平,等(88)

青少年脑电发育特点与速度素质关系的研究

汪 军,马 兰,李恩荆,等(94)

竞技状态与竞赛成绩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英超联赛足球队数据

苟 明(100)

慢性腰痛患者康复训练前后核心稳定性改变的临床观察

汪敏加(107)

耐力训练诱导的肥胖大鼠Irisin抑制脂肪组织FTO表达

王漫卓,苏 文,刘艳环,等(113)

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陈 锦,胡海旭(120)

第2期

成本分担视角下我国体育资金承载力预判与多元化来源研究

刘 亮,付志华,王 飞(1)

中国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股票市场周期波动的联动性研究——基于频带分解技术的新视角

邹 琳,陈 颇,陈方林(7)

我国体育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体现特征的实证研究

叶宋忠(14)

奈·史密斯的体育思想研究

张凡涛(20)

从女子篮球规则的演变看美国女性体育观念的发展

霍传颂(25)

西方体育竞赛表演的文化探析

李翠霞,赵 岷,常乃军(30)

射何以成道——游戏文化机制的符号学研究

宗 争(37)

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

刘文武(4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与运动员生活秩序的重建

田文波(48)

CBA “三外援”特殊政策的理性审视与改革优化

姚 健(54)

人体运动链理论溯源及对功能性训练的启示

王银晖(60)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原-亚高原-平原”和“高原-平原”训练模式的对比研究

蒋 丽,王 迪,殷 劲(67)

乒乓球战术行为策略选择博弈矩阵的构建

岳海鹏(72)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行为抑制特点研究

侯 爽,任 杰,陈依梦,等(78)

美国著名游泳教练员Bob Bowman的执教特征分析

吴小彬(83)

高频正弦波振动抑制废用性肌萎缩的凋亡进程

石 磊, 汪一鸣, 胡婷华,等(89)

四川省康定地区不同民族大学生血压调查分析

王 纯(95)

力竭运动及钝挫伤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激活及AXIN/GSK-3β含量的影响

潘同斌,叶雷雷,夏素文,等(101)

体育中考制度改革对学校体育的影响考量——以“青岛模式”为例

周建东,于 涛(107)

不同性别中学生休闲运动参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陈金鳌,殷荣宾,刘加宏,等(113)

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对大学新生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

胡惠芳(120)

第3期

论艺术类专业在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 青,邬红丽,邱建钢,等(1)

Athletes’ Mental Preparation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 Motor Skills

WANG Jin,SHI Yan(8)

体育用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非线性研究——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郭荣娟(16)

既有体育场馆PPP项目收益系统仿真研究:考虑交易成本

叶晓甦,唐惠珽,熊 伟,等(2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困境、成因及对策

冯维胜,曹可强(30)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创立远东体育协会的历史研究

王 妍(36)

体育与人性——伦理视阈下身体危机的实质追问

顾善光,周学荣(43)

郑怀贤武学研究的意义与思考

王明建(49)

现阶段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地域化特征与问题探析

陈亚中,钟秉枢,郑晓鸿,等(54)

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与理性辨析

解正伟(62)

“亚住高训”交替训练在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王 迪,张小从,钱 钰,等(70)

“人-竿”协同视角下世界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特征——以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为例

许占鸣,吴向明(77)

里约奥运会中国奖牌特征分析及其启示

孙 哲,陈 亮(84)

运动上调GPR48-RANKL通路影响2型糖尿病小鼠破骨细胞分化

陈祥和,孙 朋,杨念恩,等(90)

中等强度定速身体锻炼期间不同时段的主观体力感知评级及其精确性

张韧仁,赵丽萍(96)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的研究

罗 平,林鸿生,方健辉,等(102)

糖有氧供能下不同周期游泳训练后大鼠肾脏功能恢复规律的研究

朱 斌,陈学龄,张业廷(109)

基于熵值法的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四川省校园足球为例

蒲鸿春(11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孙卫红(121)

第4期

“双一流”建设中高等体育院校的战略抉择及思考

刘 青,周玉蓉(1)

欧美国家休闲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Xiangru Li, Bodet Guillaume, Karen Danylchuk,等(8)

观众破坏CBA赛场秩序行为规制研究——以NBA为借鉴

孙彩虹(23)

CBA联赛竞赛改革案例诊断与优化

姚 健(28)

国家政策与社团实践——合作博弈视角下中国篮协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南 音(34)

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模式——基于体育资源嵌入休闲农业视角

曹庆荣,齐立斌(39)

环都市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多元升级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谢 卫(46)

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社会资本构成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谭延敏,张铁明,陆盛华,等(51)

体育强国战略中大众体育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高宇飞,袁建国,吴宝升(59)

也谈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界定的二分法——与冯春博士商榷

欧阳爱辉(66)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基点和解读语境

王广虎,冉学东(72)

博爱唐村《李氏拳谱》考论

吕旭涛,李伯渊(81)

对“拳之势”的哲学论绎

金玉柱,张再林,李 丽(87)

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强度持续训练对超重/肥胖成人体成分干预作用的比较:Meta分析

赵广高,洪 熊,苏利强,等(93)

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儿1985-2014年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动态分析

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阿迪力江·色里木,艾热提·买提热依木(100)

新规则下男子短道速滑起跑动作的运动学虚拟再现比较分析

王 帅,周继和(105)

教育公平语境下的学校强制体育新解

张 朋,阿英嘎(111)

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验证研究

秦 曼,董海军,刘 向(119)

第5期

欧洲各国体育立法的经验与启示

陈华荣(1)

“三位一体”的中国《体育法》核心价值

陈 凯(8)

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征、法律归责及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闫建华(13)

“十三五”我国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研究

孙成林,高 建,杨 媛(20)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评估

李 欣,刘 雨(27)

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治理路径

舒刚民(33)

英格兰“精英球员计划”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的启示

陈 栋 ,李 博, 贺新奇,等(40)

新中国足球话语的建构与变迁

刘桦楠,陆小聪(47)

人类学视域下武术概念的重新审视

陈振勇,李 斌(54)

大型体育赛事服务观众满意度量表的研制

许文鑫,姚绩伟,黄熔朴,等(61)

我国省域体育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孙玉金(68)

从投壶的历史演进看传统体育的复兴

罗永义,阳 岚,仇 军(75)

从《丸经》对古代捶丸活动的记载看中国传统体育运动观

崔乐泉,任塘珂(81)

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的表现及节奏策略

周 彤(87)

新规则视角下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编排导向研究

汪 敏,杜 菊(94)

下肢运动中的减速及其训练

王 锋,李成梁(100)

我国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

朱 东,徐炜泰,周子文(108)

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动机研究分析及启示

张 伟(115)

MOOC背景下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改革研究

杨 洋(122)

第6期

我国体育暴力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及发展趋势

石 岩,高 桢(1)

竞技运动中红色心理效应研究综述

洪晓彬,秦 杰,施 艳(8)

大学生马拉松跑过程中情绪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杨 剑,杨树红(14)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中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据的经验

马轶群(21)

美国2016-2020年《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研究及启示

岳建军,高 升,蒋先军(27)

我国马拉松运动现象的社群主义隐喻及其理性思考

王军利,杨家坤(34)

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

金银日,范旭东(39)

身体运动、身体练习、身体活动——基于精神的身体动作的逻辑演绎

杨春元,赵来安,范佳音,等(45)

仪式、记忆与认同:“三公下水操”中的身体运动研究

郭学松,王伯余,杨海晨,等(52)

激活后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影响因素与应用策略

刘瑞东,李 庆(58)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速度滑冰研究可视化分析

刘江山,张庆文,邰崇禧,等(65)

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1 分钟内)骑行阻力模式优选及功率与心率的变化特征

毕学翠,郑晓鸿,杨 慧(73)

博尔特三个奥运周期的参赛特征及竞技状态变化分析

吕 立(80)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技战术分析

王锥鑫(85)

上坡快走与慢跑过程中能量消耗、脂供能等相关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陈 万,张 懿,王海宁,等(92)

基于局部一致性方法的小球类运动员脑可塑性变化研究

陶中平,高 晴,余 意,等(98)

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对排球运动员力量及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杜文娅,孙越颖,高 峰,等(103)

自由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1 080°接直体后空翻转体540°落地生物力学分析

肖晓飞,郝卫亚(109)

论多元化校园体育伤害救济模式之构建

赵 毅,王 扬(115)

芬兰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

曾玉山,王 健(121)

2017年总目次

(127)

猜你喜欢
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我为体育狂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