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体育高职教学中的“形散神不散”①
黄辉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体育高职教学中“形散神不散”是引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文体特点。所谓“形散”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限制,提倡创新,形式灵活多样;而“神不散”是指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集中,评价客观。体育高职教学中的“形”必须紧扣并服务于它的“神”。只有“形散神不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育高职 教学 形式 形散神不散
(1)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方面。传统的体育高职教学是传承了少体校或体工队的训练方式,纯粹的运动技能学习,也因此表现于竞技项目的机械重复训练之中。而常规的体育教学总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参与,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或教练员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无法充分体现,教学的氛围固化而呆板;二是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技术,教学的形式僵化,课堂上学生懂与不懂却在其次;三是教学所采用的内容要么过于竞技化,要么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与时代格格不入;凡此种种,学生反感也在情理之中,形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明显下降和不爱听教师的课程,上课仅仅是为得到学分,不愿与教师的互动教学,影响教学的目的。
(2)教学的学生学习的心态方面。体育高职教学是综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都与非体育类教学不同,在室内课堂不容易静下心学习理论,而在室外的学习更希望能释放他们的心胸和青春的活力。因此,对于教学中的学习自由度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有更大的需求。
(3)社会学角度和法制观念方面。随着社会各类信息获取的便捷和渠道的多样性,学生在对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认知都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转变。这类信息包含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对待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另外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尊重方面也不断提升,这种人格和心理上的个性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出对教师的教学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高职的教学作为社会参与工作前的最后学习阶段,高职体育教学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从所教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等方面去考虑,体育高职教学实践是创造工作机会和适应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
体育高职教学要根据教材、学生、社会工作岗位等的实际情况,应适当增减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时数,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体育高职教学应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造和创业的观念,尽可能地提供各类学习实践机会,创造压力并提出一定的要求。
但在体育高职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对课程目标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缺乏契合,不能突出“体育职业教育”这一核心目标;对体育高职课程和教材还缺乏对职业、市场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的认识,难以确保学生学成后得到合理就业或创业。如可在体育保健专业课堂针对学生解剖生理学知识的教学中,采用大二年级预实习2~4周后,再结合大三年级实习实训等一系列与解剖生理知识相关的有关实践学习,加深学生对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和社会需求,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解剖生理的运用,熟练掌握知识点。为此,正确理解体育高职课程目标和以“体育职业教育”的就业与创业为导向,强调在体育高职课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等多样化方向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体育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体育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等。
体育高职教学中的“形”是指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始终都得围绕教师的教学主导模式进行,这就势必造成学生没有兴趣与消极对待的局面。在体育高职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的今天,这肯定不能适应学生为了今后在社会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适应能力的要求。因此,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这种“形”。在体育高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帮助解读各专项的学习难点与掌握方法,让学生主动认识各专项的重点,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师和学生双向教学互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的不够圆满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养成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与处世价值观。
课程改革下的体育高职课程模式强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引导与辅导相结合。教师的引导体现在:(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分层次、多渠道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融会贯通、勇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以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2)要制定明确的学法目标,采用“选修制”教学,由于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使得一些学生看到进步,引导学生从体育竞技的成就感迁移到学习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动力与努力的动机,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与符合高职体育生的培养形式。(3)体育高职课程的教材及课程设置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调教学以社会实践和实用训练为主,按模块设计课程,兼顾学院自身的特点,开发不同的校本教材和内容,结合职业岗位,以就业导向为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数,辅之以必要的知识,形成新的课程教材。
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学习,为就业岗位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准备。同时改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学生在学习自己喜好专业就业项目,促成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的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先要有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利用经历过的体育竞赛中的竞争意识与经验,主动思考与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成效性,达到提高学生在体育高职学习的目的。
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不赘述”,是指立意明确精练,也是对“神”的一种最直接的确立。具体表现在体育高职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
4.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时间、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
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人性化的课堂环境,释放激活学生的思维;
(2)组织学生自我创新学习项目,开拓学习形式;
(3)教师主导,学生参与,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
(4)学习中师生互动有序,多采用鼓励与赞赏;
(5)通过体育竞技获得的成功体验,体会学习中的成就感。
4.2 多元有效的评价和激励
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合理、适时地赞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课堂教学中教师真诚的评价,会激发学生体育技能学习中所特有的不服输与团队精神,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体育高职教学的实效与价值导向。
如在体育保健专业教学中,运动解剖生理的教学考核采用了实地识认骨骼标本的方法,不仅让学生能对自身的知识认知有具像的过程,同时考核过程也是对同学们一种实践学习的合理评价,激发学生们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交流中定期或不定期地请往届就业或创业的校友返校开展各类讲座和报告,在激励在校的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和动力的同时,也是对于返校的往届学生一种肯定的评价,形成横向的同学间的沟通及纵向间学届间的交流,合理地促进了教学评价和激励的完善。
4.3 关注教学的时代特征和人文关怀
体育高职其特殊的体育精神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育人功能,用学生关注身边的体育大事记、奥运冠军的事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如邀请奥运会参赛选手的讲座与现身说法,学生不仅能对奥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而且对参赛选手的心历过程和努力奋斗的体育文化底蕴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可借用学生身边的参与国内、外竞赛取得好成绩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的人和事,以此为体育教学的传导媒介,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认同性。
但在目前,体育高职的学生人文精神还存在严重不足。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持续与互助,重技能轻理论,沉迷电子游戏,法规意识的缺乏等等。因此,运用体育高职的学习不仅具有特有的体育学院的特质,利用在学习活动中的运动氛围,激发出团队精神等教育价值,让学生体会和感触高职院校的校园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不同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运动专项组合或俱乐部等,接轨生活,使学生领略健康的文化价值。合理地运用运动专项组合和俱乐部机制,在一次次实习、实践体验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同伴间良好的合作精神,为学生的未来社会工作适应生活做准备。
体育高职教学要做到形散神不散,关键是教师的有效调控。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与生共鸣,看起来轻松自在,其实这中间体现的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根据教学合理地选用与开发校本教材,利用实习实训单位合编或创编教材,将学生实践必需的就业岗位技能和知识补充到课堂上。需要讨论的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各抒己见;需要学生实践的让学生尽情发挥;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去代劳。只有“形散神不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开拓新的教学方法。
[1]赵苏喆,余卫平.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体育学刊,2006,13(5):81-84.
[2]姜生成.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学刊,2008,15(7):71-74.
[3]尤丽萍,王山村.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重点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3,103(2):68-69.
[4]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4):34-36.
[5]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2008(1):137-138.
[6]夏良耀.完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7(27):88-90.
[7]赖红清.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新西部,2007(12):151-152.
[8]习勤.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思及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03(5):58-59.
The "Form Loose but Verve Concentrative" in the Teaching of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Hui
(Fujian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The"Form Loose but verve Concentrative"in the Teaching of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sis a stylistic feature in the literary creation. The so-called "Form scattered"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restrictions, to promote innovation, flexible and diverse forms. The "Form"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be closely linked and serve the "Verve" of it. Only the "Form Loose but verve Concentrative", in order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desi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Form;Form Loose but Verve Concentrative
G807
A
2095-2813(2017)06(c)-008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087
黄辉(1969,10—),男,汉,福建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