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加强,王 维,王雪峰
论武术修炼的三境界
宋加强1,王 维1,王雪峰2
以王国维先生人生三步曲以及哲学中认识论去看武术修炼的过程,让武者在练习中找到武术的真正含义,指导其武术理论认识与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分别论述在不同的境界中武术修炼的基本方向、内容以及相关境界的理解与认识,理清武术修炼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推动武术本体论相关问题研究发展。
境界;经验;科学;艺术;技击
武术是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技击术,起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其生命力是通过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来实现的。此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在人的实践中不断的对武术的量的积累从而到达一个质的改变,并在不断的认识中得以发展和延续,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对武术的起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在练习实践中对武术的认识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对武术的认知停留在不同的境界层次上。本文主要是通过从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科学理论,达到艺术创造三方面,分别阐述武术修炼者在不同的境界中修炼的基本方向、内容以及相关境界的理解,指导其认识水平、技能水平、个人修养境界提高。
境界是指某一当事主体在对某件事物的认识上所达到的水平,它是意识形态抽象的表现方式[1]。
2.1 武术境界
武术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其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人在修炼这门技艺的时候,由于修炼者者受到自身基础(体型、素质)、认识水平(智能、知识修养)、演练技巧(训练时间、技术理解)、综合创造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致使修炼者在武术的认知程度存在不同的差别,因而停留在不同的境界层次上[2]。从现今体育的分类来看,更多的是将武术认定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从运动训练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武术动作的学习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三个阶段,但是这只是单纯的习得某个或是某套动作脱离了武术其真正的本质,在笔者看来武术境界分为三种,即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科学理论,达到自由艺术创造。
2.2 武术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契合
人修炼武术,若只停留在技能层面,那无非是最令人惋惜的。武术其真正的本质含义都分清楚又何谈能去探索人生呢?但是若要探寻到武术的本质是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的,这是一个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立稳脚跟,扎扎实实,一步一步的在修炼中去探索的过程。就修炼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的认识到了武术修炼手段和方法的做人意义,然后将此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来指导和评判自己的行为、创造自己的人生。因此笔者认为,这便是习武者的“武化人生”,即用武术修炼创造人生[3]。
武术修炼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认识活动,在习武练拳中来获得的一种超越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自然宇宙的的体悟和体验。伴随着人的成长与发展,修炼者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久而久之,许多的修炼者将武术的练习当作成了自己人生的一种追求。不管是武术境界还是人生境界都是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科学理论,最后使其本身所达到的一个自由创造的艺术层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之为第三境界也”,所以修炼者如果想在武术中获得一定的成就亦必是要经过三种境界。
3.1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一词,其词意为仿佛昨夜的秋风一吹,原来盛夏时满树翠绿的叶子都凋零了,我登上高楼眺望,萧飒的秋景,满是肃杀,此时不尽是秋景,更是心中的悲凉。然王国维将此句解成:做大学问或成就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事物的概貌。纵览古今武术大成者亦是首先经过此阶段,武术的修炼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原因是武术有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为积淀,经过几千年来练习者在不停的思考与探索中形成了有着属于自身特点的锻炼方式与方法,因此在第一境界主要是了解与涉足武术领域,了解其概貌为主。
3.1.1 第一境界的理解
武术修炼者在此第一层境界当中主要的是武术招式、基本功和整体套路的手、眼、步、身法、精神、气力、功法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的练习。此过程是无聊与乏味的,练习者在此阶段纵览历史古籍,了解武术的起源和以及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历程,从古代老拳师中探寻练功的方法以及对武术练习的意志,在此过程中懂得武术练习过程的不易,切实的已经找到了自己如何去练武术,怎样的去体味武术。
第一境界的内容练习其实也是从简单的经验中得来的,何谓的经验,按辞海中解释就是泛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或是由历史证明了的结论。这里所指的经验通常指在人们在实践过程中, 通过眼、耳、鼻、舌、身等肉体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现现象的初步认识。在历史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等许多的思想家与经验主义哲学家都充分的肯定了经验的作用。经验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而且是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必要中介[4]。尽管如此, 但经验毕竟不同于科学, 更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所以还要慢慢去立足于科学的基础。
3.1.2 基本功练习的内容
武术招式、基本功和整体套路的手、眼、步、身法、精神、气力、功法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3.1.3 第一境界训练的意义
武术套路是由各种攻防单式动作串连而成的,初学者看武术,认为任何的招式与基本功动作都是新颖的,富有吸引力的,所以在第一境界中以记忆武术动作、基本功和在演练过程中,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法协调完整的配合为主。从而去表现出各样拳种的风格、特点。
3.2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硫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著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2.1 第二境界的理解
第二境界主要是指对武术技击还原与表达,修炼者从第一境界过渡到第二境界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练武为何用?武术是否像西方人说的只是花拳绣腿,如果非西方人所言那么武术的技击怎样去体现、又是怎样去体现的?纵览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武术起源于人的劳动,并在与人、兽之间的实战使其发展的,这都是围绕着技击这一主题的。停留在第一境界只是单纯的学习了武术的形并未意识到真正的武术是什么,因此想要真正的理解武术便要继续往第二境界上晋升。
武术技击动作主要是基于生理学这一科学的基础上的。尽管生理学这门学科正在发展, 但是其科学的理论系统性、客观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方法实证性、人文精神性等特征,对武术技击动作的创造、是否合理以及杀伤的力度等提供了一个生理学基础。借助此基础来研究是利用了人体的生理学机构这一规律来达到武术中本质-技击,并在在实战变化之中以达到其本质。
3.2.2 第二境界训练的内容
还原每一动作的真意,表达出进攻与防守的实际意图,掌握练功的方法与途径。
3.2.3 第二境界训练的意义
武术是一门大学问,凝聚了几千年人的智慧。武者欲达到高境界只有坚持了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才能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享受。技击的再现与表达需要把每个动作从整体套路中抽取剥离,然后还要站在生理学这一科学的角度上去细练体会去思考这一动作的实际意图。虽然这个抽取剥离的过程是缓慢的,是煎熬痛苦的,但是宝剑欲要变得吹毛断发就必须要经受烈火和工匠的千锤百炼。笔者的师傅在笔者毕业前教导说“功夫=勤+悟”,即需要你在生活慢慢的推敲与琢磨,细细体会动作的含义与实际用法。练武与练人生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大画家梵高曾说:“天赋总以阻碍艺术家开始的,在天赋变驯服之前也许要有很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只有长时间的勤奋磨练,使技巧和记忆达到高度熟练,从而步入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的自由创造之路”。所以人要达到成功的彼岸亦是经历过风吹雨打洗礼的,所以武者达到此境界是要学会苦中作乐。
3.3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达致最后的成功。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1 第三境界理解
武术的第三种境界就是在第二境界的基础上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规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进行武术的创新,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把握武术,继续开拓武术、充实武术。这是对武术一种艺术的表达,经过自身的不断的认识并结合自身和拳种和门派独特的风格、方法去创新武术和发展武术。
第三境界的武术是一门艺术, 亦如舞蹈家、书法家一样经历过严格训练而达到的境界。正所谓科学求同, 人文求异,“科学人文, 交融生‘绿’”, 在此的武术艺术境界正是对两者的超越与整合。艺术是无极限的,武术修炼亦应该如此,当代的武术名家在修炼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生活经历以及本身侧重点的不同从而成为了在各自门派中的大师。
3.3.2 第三境界的内容
根据具体一门或某一拳术的特点与风格,练习生活中的实际进行武术套路的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整体的武术,从而来发展武术。
3.3.3 第三境界训练的意义
此境界是在前两个境界的基础上建立的,通过前两个境界的修炼,使武者在体能、技能、技巧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武术这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中,自身真正的能在其中摄取什么?能摄取多少?这些都取决于自身对武术的琢磨与推敲,在武术世界中不断的充实与深化下去步入自和超越模仿重复的模式下,结合自身的潜力与素质,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进入第三境界的自由创造境界中。王国维的人生第三境界中亦是如此,真正的在武术中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人生和武术欲达到常人无法触及的高度亦要经过经验、科学、艺术三部曲,即在经验中去慢慢的认识武术,立足于科学的理论去吸收武术,最后达到艺术的境界去创新武术、发展武术。贯穿于武术本质的技击并不是抽象存在的,它是通过身体语言的运动方法与形式为媒介展现出来的,因此经验的积累加上科学的基础才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在练习过程当中去磨练自身的技能,通过科学的不断认识学习开拓人的智慧,最后踏上真正的艺术之路,达到武学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1] 李晓红.王国维人生三境界[J].中外文摘,2010,(6):43.
[2] 龚双安.对武术套路技击性的探索[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97,(12):73-74.
[3] 韦易.武功境界与人生境界—简论金庸小说武打描写中体现的人生境界[J].搏击:武术科学.2010,(12)27-33.
[4] 黄爱峰.从经验到科学再到艺术:体育教学的三境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6-119.
Discussion on the Three States in Wushu Training
Song Jiaqiang1, Wang Wei1, Wang Xuefeng2
This paper views the Wushu training process from the three steps of Wang Guowei's life and the philosophic epistemology, so that the participators can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Wushu to improve their Wushu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By discus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ic direction, contents and related states in different state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ain contradiction and secondary contradiction,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and secondary aspects inside a contradi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ontology research.
state; experience; science; art; attack
宋加强(1992-),男,山东德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理论研究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Sport Colleg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00, Hubei, China. 2.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G852
A
1005-0256(2017)04-011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