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任重而道远

2017-11-27 04:40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运动员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小伟

2017年7月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高校要把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形式。这无疑为新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充分发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强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龙头”的作用,努力做好教育和体育的进一步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越来越多普通大学生参加世界大赛,“教体结合”渐趋成熟

201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取得了34块金牌、22块银牌和16块铜牌列奖牌榜第3位的成绩,这是自2005年由教育部牵头组团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中国大学生代表团的又一次优异表现。此前在深圳举办的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的第1名。仅仅10年,教育部从国家体育总局手中接过组团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和冬季运动会任务的短短时间里,交出来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然而,或许有人要说,如果没有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毫不讳言地说,教育部门取得的成绩绝对少不了我国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10年的努力,教育部门开展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个别项目上虽然教育部门尚需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而大部分的项目已经具有了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与欧美、俄罗斯抗衡的实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体育和教育部门培养的运动员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例,2005年以前,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90%以上是专业队运动员,大学生运动员凤毛麟角,以至于我国学校体育界的专家慨叹:“就算想找大学生运动员参赛都找不出几个,高校和专业队水平相差太大。”

而到了2015年,我国参加第28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大学生运动员有380名,其中85%来自高校,约有15%来自体育总局各个部门。

10年,教育部门虽然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组团任务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在“教体结合”的路上,我国的教育和体育界却跌跌撞撞,走得并不轻松。

追溯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教体结合”的“路线图”——教育部从1985年开始尝试“教体结合”。这一探索走过了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1985年至1996年,为了取得优异成绩,试点高校将大批专业运动员招入大学,代表高校参加各种比赛。这一阶段是起步阶段,它解决了高校如何开展竞技体育和办高水平队伍的问题,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和带动作用。第2个阶段是1996年至2005年,这一时期是“教体结合”成型时期。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逐步建立起“一条龙”培养体系,培养了大量体育人才,涌现出世界大运会男子100m跑冠军胡凯,闯进我国甲级联赛的北航男排、北理工足球队等一批标志性的人物和队伍。第3阶段是2005年至2017年。在巩固上一阶段成绩的基础上,教育部迅速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扩展到235所,使一大批具有水平和资质的高校进入到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这一阶段的“教体结合”呈现鲜明的教育特色,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体育人才,“教体结合”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2017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由普通大学生海选的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大学生们首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越野滑雪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负责选拔人才的教育部学生体协负责人表示,与其派同等水平的专业队伍或体育院校学生参赛,不如培养队伍,让更多的冰雪人才从大学里涌现。该项赛事的选拔不仅开启了普通大学生参加世界最高级别大赛的先河,也充分体现出“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运动成绩。怎样更好地利用体育手段育人,帮助青年成长,是大学体育首要任务”的理念,更为高校高水平体育竞技面向普通大学生,“走入寻常百姓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体结合”30年,虽然历经无数坎坷和磨难,但从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一标志性活动情况来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基本完成了从单纯体育竞技向更加注重育人的转型,让体育回归教育成为共识。

“教体结合”还需迈过几道“坎”

多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冠军张尚武,因生活无着落而在北京卖艺乞讨的遭遇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媒体强烈声讨,甚至有媒体发声:再也不能培养这样无知、无能的运动员了。

我国目前约有17000多名专业运动员。据了解,“教体结合”实施之初,其目的是在体育系统培养运动员渠道之外,建立一个以教育系统为主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小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高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成为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补充。

然而,20多年来,“出口”不畅的问题始终存在。“出口”不畅又导致了“进口”的不顺。由于学生毕业后没有高校接收,家长越来越不愿意送孩子参加训练。而家长们也担心,让孩子练体育,若是无法脱颖而出,最后会造成学习、运动两耽误,培养出的是像张尚武一样的一代新“文盲”和“残缺人”。

与此同时,学校体育运动经费短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作为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资金投入一直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的学校甚至连运动场地都没有,体育器材设施更是严重不足。近10年来,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足球的大力开展,我国学校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有了较大改善,但这些投入多数是用于场馆建设,真正能用于学校开展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则少之又少。

一项针对湖南省12支中学排球队的调查显示,学校训练经费基本满足的只有17.33%,训练经费短缺是影响中小学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的一大问题,受此制约,学校也无法请来高水平的教练,训练水平和成绩都很难提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高”足球俱乐部成立之初,曾被认为是“教体结合”的典范,然而成立近20年来,俱乐部始终为经费不足所困扰。“三高”足球俱乐部负责人曾经向记者抱怨,现在俱乐部的经费常常捉襟见肘,为此不得不四处“化缘”。该校常年参加各种比赛,每年得需要好几十万元,“尤其是参加世界性的比赛更是花费巨大”,该负责人说。

相比体育系统各级业余和专业队伍由政府拨款“买单”,目前各级学校所办的运动队,几乎都是依靠“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办法来筹措经费。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学校而言,谁来为经费“买单”,依然是“教体结合”难解的困局。

教育部学生体协负责人坦言,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训练和竞赛都是靠教育部门下拨的有限经费在维持,没有专款保证。而体育系统的钱很难进到学校里来,如此状态下,“教体结合”将很难长期支撑。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运动员的热情只会越来越低。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把一部分竞技体育的经费,通过专项的方式划拨给中小学的运动队,并在学校设立体育奖学金制度,以缓解学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经费短缺的矛盾。

“教体结合”明天更美好

前不久落幕的天津全运会上,许多学生面孔登顶最高领奖台,甚至频频打破“中国纪录”。如,北大才子郭钟泽以45″15夺得男子400m跑冠军,打破尘封16年之久的全国纪录;浙大研究生谢震业包揽男子100m跑与200m跑比赛冠军,其中200m跑的20″20也打破了中国纪录。

作为专业赛场上屈指可数的“学生军”,他们崛起的意义,绝不仅仅体现在惊鸿一瞥的数字成绩上。他们用行动告诉世人:我们不仅能运动,还是高智商,能拥有高学历!这让正处于“教体结合”激烈改革中的中国体育,也有了更为现实的盼头——高校完全有能力打开一扇允许优质体育教育资源进入的大门,并将会诞生出更多“美妙的故事”。

“通过‘教体结合’培养运动员,即便运动员出不了成绩,也可以通过完成学业,找到一个较好的出路。”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前主教练金志扬认为,大学教育拓宽了运动员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也十分有益。

《意见》对今后“教体结合”发展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意见》指出,统筹规划,优化项目布局。严格控制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的规模总量,现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总数原则上不再增加,在现有规模总量内进行学校和项目结构优化,着力提高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质量。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原则上应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和全国学生运动会项目范围内。鼓励高校集中资源,向足球等国家重点发展项目、校园普及性较强和增强体质效果较好的项目进行调整。逐步淘汰一批生源不足、没有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运动项目。具备建设条件的高校所举办运动队项目数原则上不多于5个。

《意见》指出,严格管理,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各高校要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办法,按当年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安排招生计划,严格组织考试和录取。

《意见》强调,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大力普及高水平运动项目。高校要把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形式,广泛开展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群体性竞赛,形成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校园体育文化,建成以高水平运动队为示范引领的多层次学生群体性体育社团。要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和专家到中小学校开展帮教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和高校体育传统优势项目。

《意见》指出,积极开展运动训练,提高科学化水平。妥善处理学训矛盾,提高学生运动员学业水平。积极推进竞赛改革,逐步实施联赛制度,并且把参加联赛成绩作为退出和准入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执教水平。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对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扶持。

近年来,校园足球成为国家战略,并成为了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项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许多场合多次强调,我们开展校园足球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改革和深化。“校园足球就是要培养更多会踢球的科学家、艺术家、医生、律师等。”

事实上,无论是开展校园足球还是“教体结合”,只有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长久、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运动员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究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过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