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郝俊
“带我们走出困惑 领我们当好教师”“精湛的培训 专业的团队”“诠释校园安全理念 立柱专业精细培训”等由培训学员和受援建城市赠送的牌匾、锦旗挂满了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的“博士园”外墙。这不仅映射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在中小学学校体育培训领域取得的成绩,更代表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者对其专业精神和优质服务的认可。自2004年以来,从“国培计划”到青海省、云南省、新疆等省级国培项目,从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到北京市级、校园安全等各级多类培训项目,从西藏和什邡、内蒙古鄂尔多斯再到广东南海等针对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培训项目,从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培训到校园足球的专项培训,先后有5万余人在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接受了培训,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也逐渐成为全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培训领域的“标杆”。
10月11日,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2017——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体育班”开班典礼在北京教育学院黄化门校区博士园举行。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晖,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雁飞、书记周志勇等有关领导,及近100名来自广东、湖北、江苏、上海四个地区的体育骨干教师参加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周志勇主持。
开班典礼结束后,陈雁飞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核心素养链接初中体育教育与教学》的讲座,为本次“国培计划”学员的学习拉开了帷幕。她在讲座中指出,发展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核心素养链接初中体育教学要站在一定的深度去思考,初中体育教师新时代的发展要站在一定的宽度去提升;并以关键词的形式让参训学员明确了初中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辅以大量实践案例予以阐明,帮助学员梳理了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与教学实施方略。
“核心素养”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是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指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至此,“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焦点和研究热点。但是,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基本概念,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仍在摸索阶段,缺乏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本次初中体育班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目标制订和课程设置。其中,在培训目标方面,是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引领”为总体培训目标,并具体化为:一是理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引领与把握体育教学的内涵;二是把握住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丰富与拓宽体育教学的路径;三是研讨于基本技术与专项技能的结合,跟进与提升体育教学的策略;四是实践于体育教学到体育教育的论坛,辐射与引领体育教学的实效。
基于制订的课程目标,所设置的培训内容既有整体上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基于核心素养运动能力针对田径、体操、武术、球类、新兴项目等不同项目的运动技能教学,还有核心素养之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等。从而理论结合实践,通过思想引领、理论指导、实践跟进切实让参训学员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方法。
任何培训只有进行充分调研,具备针对性才有实效性。在开班典礼仪式上,本期培训项目学科负责人黄春秀副教授在培训方案解读中介绍到:本期“国培计划”前期,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的项目团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指标涵盖了自我能力评价、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学习期待等,以自我能力评价为例,具体调研指标主要侧重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一线教学中涉及的基础性运动项目和主要教学内容。事实上,通过调研不仅项目团队了解了学员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学员对自己的又一次审视和反思,有助于学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强化学习。
据了解,在汇总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项目团队为学员制订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体育教学与专业发展、技能教学与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与成果凝练四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并分别配以不同的课程和主题学习内容,以此切实帮助学员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能力,强化培训的实际效果。更值得关注的是,黄春秀在培训方案解读中依次解答了为什么培训、培训谁、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如何培训、如何评估等6个方面的问题,并全部指向了“培训绩效”,这也充分反映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对于培训实效的重视,对于自身肩负职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你带来了什么,就能带走什么;你带来了多少,就能带走多少”,这是陈雁飞教授在开班典礼上对所有学员的寄语和期待,就是希望所有学员能够有准备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参加培训,进而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正在切实践行着他们所肩负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