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忠
(厦门市新店中学 福建厦门 361102)
当前翔安区中考体育现状及突破瓶颈①
洪明忠
(厦门市新店中学 福建厦门 361102)
为了充分发挥中考体育的作用,通过分析近三年中考体育弊端产生的原因,寻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与措施,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师生访谈法、教学实践法等,对翔安区中考体育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了要从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改革中考体育项目、保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时间、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功能、提高“学校、家庭、学生”重视力度等几个方面加以应对,为我区乃至厦门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体育中考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
翔安区 中考体育 不足 质量
体育中考是通过统一测试的形式对应届初中毕业生作出体质评价的统一测评模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厦门市翔安区体育中考的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期间举行,其考试成绩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中录取情况。可以说,中考体育的实施,对推动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实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考什么练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连贯和统一仍然是我们急需深入思考的;如何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锻炼实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借助中考体育这一有利渠道,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课外体育锻炼效果,乃是每位体育教师应认真对待、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厦门市新店中学、厦门市刘五店中学、厦门市彭厝中学、厦门市巷南中学等12所的初中体育教师48人,初三学生360人。
通过杂志和期刊及网络资源查阅资料,学习有关体育中考、教学质量等相关理论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并加以总结。
通过与厦门市翔安区专职体育教师和初三毕业班学生的交流,了解体育中考对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针对体育中考存在的弊端,提出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及教学质量的有关教学方法及途径。
这几年来,厦门市体育中考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其测试项目、分值、组织等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如2016年厦门市中考体育考试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项目三、项目四的考试,第二阶段进行项目一、项目二的考试。项目一:1000米跑、100米游泳(男生),800米跑、100米游泳(女生),学生按性别从2个选项中自选1项考试;项目二:立定跳远、100米跑、1分钟跳绳,学生从3个选项中自选1项考试;项目三: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掷实心球(男生),斜身引体、仰卧起坐、前掷实心球(女生),学生按性别从3个选项中自选1项考试;项目四:足球、篮球、排球,学生从3个选项中自选1项考试。可以说,体育中考的实施,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及家长、学生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他们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优化教学方法,不断调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锻炼体育的兴趣,加强运动实践部分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练习,养成学生良好的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中考体育是为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实施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各校因此极为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学时间也得到充分保证,同时激发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调动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面对升学率以及用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学校、教师的办学质量,使得有些教师却将体育中考变为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一味追求体育中考成绩。体育中考一旦结束,体育课也随之停课。体育中考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产物,这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很不利。学生的考试项目仅占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的一小部分,却给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技术及其它基本体能、素质造成了不利影响,如:未能学习、掌握非体育中考项目的基本技术,未能促进其它非考试项目的学习、学生学习体育兴趣低下、其它素质降低等等不足。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中考成绩”的影响,尤其是体育中考的制度下,其成绩已提高到30分,不仅纳入到初三年学生中考总成绩,而且各区也对各所学校的的中考体育成绩进行排名,甚至纳入P值的计算中,作为检测学习教学质量的一部分,导致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关心、重视到底是分数,还是成绩或者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可想而知!无形当中,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抑或是家长、学生,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他们的评价标准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体育中考成绩”,至于平时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等等都不言而易了。
翔安区的学生几乎身处农村,家长观念还比较传统,特殊的职业造就了他们特有的一种误区:子女学生成绩的好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等,主要取决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教学,这些都与他们无关,因此,他们平时极少关注孩子的体育学习与训练情况,尤其是家长每天早出晚归,他们根本无暇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更甭用说体育学习态度、体育成绩了,他们有的是“被动的关心”,那就是“静待”老师的短信通知、电话告知或家访时的“通报”,从没有主动关心孩子在校的训练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至于学校、体育教师倡导的,家长要与子女一起锻炼、培养孩子良好的锻炼习惯、参与讨论学习体育教学活动规划、主动关心孩子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师交流、沟通,或者监督孩子的训练等等,那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目前,我市中考体育项目中的跑、跳、投、球类等,仍存在着机械单调、考试形式、方法一成不变等现象,其主要不足有:趣味项目少,缺少集体性、趣味性、表演观赏性项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无法在体育考试中得到展示和体现;测试内容均为个人项目,无集体项目,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考试项目与三维健康观的要求相脱节,与平时教学内容相脱节,与教育部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学生极少主动参与等。
许多体育老师把体育课变成了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课,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激发。体育中考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初三整个学年过程中都是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上课、备课。学生在教师的强制下进行课课练、天天练、月月练的现象,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变成训练的工具,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从而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学生学习体育课兴趣降低。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老师未能树立“以学生兴趣为主”的思想,整天围绕中考内容进行机械性的、重复性的教学与训练,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导致学生“疲以应对”、消极对待等情绪,使学生的终身体育被动发展。
(2)教师淡化运动技能的传授。教师不能从全面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力量、速度、协调的素质,全面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发,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技能上课。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的单一的中考体育考测项目练习,致使学生未能掌握自我锻炼的技能与本领。
(3)大课间活动形式单一。大课间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能,这也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手段。但现实是: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是有形无实,效果不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中考体育”服务,都是开展与中考项目有关的训练内容。
(4)“学校、家长、教师”对中考体育的意义认识不够。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家长,他们关心的是:中考体育分值,而没有真正理解体育中考的真正作用。只要认识到中考体育的重要性,让学校、教师和家庭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中考体育也才能变得更加轻松、理想。
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几乎都是围绕着体育中考的项目进行,或是从几项中选其中某一项,且只练中考项目,其余的体育项目都不练。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要求偏低,锻炼项目太少,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作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针对当前我区学生报考实心球、斜身引体、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人数极少等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可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宣布体育中考的项目范围,包括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中考时分类随机抽取,抽到什么项目就考什么项目。教师应避免上课时运动的单一性,尽可能的全方位锻炼学生,课堂教学内容就包罗万象,学生没有投机取巧之机,测试时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底,诚然应对,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
当前,各校对课外活动重视程度不一,形式单调划一。这不仅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尤其在实施阳光体育活动中,教师更要关注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不断丰富课外活动内容,了解学生的运动需求,挖掘学生多方面的运动潜能,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的辅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目前改变大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等各项体育活动,将平时的教学内容与中考体育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同时,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如街舞、健美操、网球、保龄球、飞标等,学生不仅学习兴趣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不无禅益。
体育教师应认真按新课程标准及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开展体育课,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标准精神,不断学习新的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要让每个学生都要熟悉并掌握多个项目的基本运动技术,让学生学习其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的基本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同时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科学锻炼,整体提高,全面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与组织是一项长期工作,学校必须让全体师生认识到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内容,如,健身操、棍棒操、球操、健美操等,使课间操的方式由单一变为趣味、丰富。还可以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间操,可开展学习武术操、少年拳、五禽戏、武术组合等,既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练习的热情,确保活动的持久性和实效性。
体育中考的改革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鉴于当前我区农村学校及学生家长对体育及学生身体素质重视情况之现状,我们要大力宣传,增强“学校、家庭、学生”的联系与沟通,共同监督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社区等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学生的体能。
[1]宋芳云.体育中考会影响学生以后的体育学习态度?[J].体育教学,2012(5).
[2]杨利.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J].教育随笔,2008(4):93-94.
[3]朱琳.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38.
G8
A
2095-2813(2017)10(b)-017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173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翔安区体育中考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FJKYJD16-25)”专题论文。
洪明忠(1967—),男,汉族,福建厦门人,本科,主要从事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