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体育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2017-11-27 03:57王宏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材体育课堂教学

王宏伟

(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中 浙江杭州 211266)

青年体育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王宏伟

(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中 浙江杭州 211266)

体育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能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控制课堂的秩序,调节课堂的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工作情况,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 驾驭能力

上半年笔者有幸观摩了上海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和杭州市萧山区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比武,两次观摩感慨颇深,尽管40多节课整体框架也不错,设计思路很到位,许多老师课中设计了游戏,对课堂教学起到实质性效果,既抓住了游戏的主题,并且合理的教材搭配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的两三个内容之中,既便于操作,又彰显出老师的基本功,实属难能可贵。但是教师在课堂当中的教学方法指导、问题教学中的预见能力、有序地进行启发式、互动式地隐性点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还是不够及时与到位,为此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刻不容缓。

新一轮课改走进身边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普通体育教师,课改的参与者,我们掩卷反思:要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必须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年教师走向课堂,并提高其得心应手的课堂驾驶能力。本文从“学”“问”“听”“试”“思”五个方面就青年教师走向课堂,如何提高其课堂驾驶能力提出一些看法。

第一是“学”,人生“学”字当头。知识是源泉,更新知识是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前提。作为新教师其心中充满了迷芒多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诗:“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继续教育就像那一枚灯影,虽然远隔万里,却始终照亮我们老师的眼睛,指引我们不断前行。如果说从:“万里眼中明”中看到了理想的美妙,那新教师培训带给我们的,则是拨开迷雾望见前方的清醒。前路漫漫,但我们只要揣着一颗教育的良心,为学生所为,为学生所想,创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需的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教育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走,稳稳地走,带着问题去思考。

新教师在接受新理念时要不断地学习,领会其内涵,体育课堂教学三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适合学生的组织教学方式,来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的开始准备时要特别注意组织教学,因为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最好是做一些注意力集中的练习,如队伍队形练习,使他们马上平静下来,为进入基本内容做好准备。

第二是“问”。有句俗话:能问走直线,不问走弧线与曲线。课堂驾驭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其能力依赖于教师日常的语言能力和示范能力的慢慢提高,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得多请教、多听课,课后及时总结与反思,这样能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细节,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性,这是一个一线教师应有的教学综合能力的体现。

请教是获取教学经验的最佳捷径,向老教师请教,有老教师的指点,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比如说单元计划的制订、教学方案的设计,有时可以从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反向设计。备课就是青年老师战斗前的深谋远虑、周密部署,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

第三是“看”。眼界决定境界,视野决定格局,看教师的常态课、看学校开设的示范课、看学校或区里的教学公开课、有条件的可以到外地外省去看看,通过走访大都市名校,感受名校积淀文化,聆听名校名师精彩课堂,提升课堂执教能力,学习名校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课程设计水平。上海是课改的最前沿阵地,看看他们的教学模式。其实体育教学中完整的课时计划没有统一的模式,以前一堂课常常是4个部分组成: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现在新课改以来,真是百花齐放,上课可以五花八门,有讨论、有游戏、有学生自己编操带操开始上课的。记得去年下半年观摩了浙江省一位特级教师的体育课,这是一堂生动活泼而有趣快乐的高二男生体育课,对于大多数听课教师来说,无论是课的结构还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传授的学法指导还是偶发事件的处理,步步到位,个个得益,课堂上运动量好大,个别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自觉自愿尽心练习,极大多数学生时始至终处于生龙活虎的快乐运动状态之中。一堂难得的好课,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理解这位特级教师会如此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用心。

良好的课堂管理几乎是难以觉察的,如不善管理时,课堂的无序与混乱会侵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弄得教师疲惫不堪。不良的课堂管理会导致学生的纪律问题,学生的行为不良,常常会妨碍教师运用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提高学业成绩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练习、篮球、排球、足球比赛等,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合力,这都是一句空话。教师只有因势利导,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有序的管理,才能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体育课堂大多在室外,组织不善往往会造成课堂混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课堂管理不只是纪律问题,它还包括制订课堂常规以及违反常规所承担的后果。课堂管理的好坏,还得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有顺畅的交流来衡量,通过教师是否具有控制能力与提高学生自律的能力来衡量。

第四是“试”。问最多,看最多,不如自己亲身执教来得进步快。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使“教”与“学”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就要把体育教学重点从“教”向“学”转移,从“师学”向“研究性学习”转移。在多样化课程教学的今天,教师应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和掌握过程,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把走出去看好的精华带回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主导与主体的双重结合永远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主题,通过自己一堂课的教学尝试,悟出课堂教学的最佳的方法,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用心谋略,然后再回到课堂设计上来,此时的课时计划一定比以前制订的计划要满意。如此反复几遍,不管用什么样形式或模式来上课,无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中处理的措施,会使你在脑子里有一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再经过自己反复修改实践,只有全面彻底地考虑,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新课改以来,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些好教法和学法,新教师得多在实际课堂中灵活应用,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体育的综合能力。

这学期去听一个新老师的汇报课,一上课,就把要学的动作要领与要点难点讲授得一清二楚,时间花了一大半,而学生只听得云里雾里,此时的新教师把最重要的问题给忽视了,体育课与其他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体育课是动态性、外向性。而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各项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每个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他们的思想容易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且自我表现又随着时间、环境、强度、刺激、达成度等变化而产生波动,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练习才对动作有一定的认知与领会。新教师,应该把体育的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有序、有时、有机地渗透,激发学生强烈的团体意识和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

体育课的目的自然不用多说,讲解有必要,但关键是练习,贯彻精讲多练的重要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关键是传授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重要,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学生在课堂上,练最多也只有40min,如果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自觉锻炼,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新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讲解、正确示范,简单扼要用几个词阐述重点与难点,在一些危险性项目授课时,注意保护与自我保护,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保护、生生之间的保护和师生间的保护意识。

课后与新老师探讨,上课为什么那么严肃可怕,那个新老师回答:在课堂上就是要学生听话、服从。其实又错了,一堂课“阴沉着个脸”,像是师生间有深仇大恨似的,如此这般组织课堂教学,你说这堂课学生还有兴趣,还有快乐可言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哪里去了?营造轻松、愉快学习氛围,情感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生来说,是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优良时机。因此,教书育人在这里也能体育出一个体育老师驾驭课堂的真正能力,教学,不单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认知活动有效率有着严重的影响。

第五是“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一语成了千古佳话。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实施的反思者。记得一位特级老师在评课时讲过,一个20年精心教学的教师,成不了名师,但一个每节课后有具体充实的课后反思与总结,10年后却成了名师,说明教学领域总结反思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前思考,课堂组织教学中间也要思考,课后结束更要总结与反思。

从备课开始,新教师潜心备课,才能运筹教学方案。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更是上不好课,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次战役,那么备课就是战前的深思熟虑、布局谋篇。一堂课从教师讲解到示范、学生练习、单独练习、小组练习模仿、探究与反思等策略。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时,教师是知识之源,在注重学生练习时,教师的示范与模仿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兴趣,有探究性,从学生运动练习中培养其个性。

知识不等于能力,但它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新教师的专业知识要巩固与发展,首先要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如报纸、电视、书本和教学实践中的课堂都是获取信息的源点,“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从落实“知识—实践—创新—发展”的能力出发,把握教法与学法,向学生传递先进的知识技能,提高其体育综合能力。

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教材的情况,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条件时,课前进行适当的磨课,更加了解学生在课堂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做好场地器材布置的同时,心理也要积极做好上课前一切准备。

课中的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教师力求做到精讲多练,根据学生实际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要注意课的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杜绝每课是相同的教法和学法。比如一年级的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并且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此时,教师要及时思考,每次课都不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那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以致事倍功半。

而不同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课中尽可能使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静下心来想想,这节课是不是按预定的教学计划授课,是否是按男女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男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强、好竞争、爱表现自己等,有没有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其兴趣,引领他们用科学的练习方法,强化新教材,复习巩固老教材。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搭配是否合理,组织教学中处理好两教材之间内在联系,老师教学的方法,是否对路,像穿鞋一样,适合与否只有自己知道,不管练习哪个项目,学生练习方法感觉舒服,并且有劲,那才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课课练这个项目一定要坚持,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它一半功劳。同时课堂中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和体育语言训练相结合,启发他们在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巩固运用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并进行体育语言表达的训练不可少。有时候上到课尾采用一些缓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如欢快的集体舞、自我按摩等意念放松操,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恩赐,想方设法让学生寻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放松活动形式,这有利于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自觉自愿地进行身体锻炼,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表演,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课堂小结,要突出表扬,指出不足。在课堂上适时灌输我们的学校、地区和国家的体育发展、体育文化、体育功能、体育美学等体育知识,让学生能用体育的专业知识去理解体育的内涵、解释体育现象、领会体育原理,从而确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新的教育形势下,社会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驾驭课堂能力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在实践中审视课堂与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来提高我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消化,用时间来沉淀知识与经验,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不断“充电”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业务水平,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真和探索。美国的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总之,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永远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课改的纵深发展,只有不断地主动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树立新型师生观,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教授学生最佳的学习方法,以达到社会重视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力争早日迈向名师、名家行列。

[1](美)雷夫·艾斯奎斯,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于秀.学生体育学习论——主体性体育学习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1999.

[3]王富仁.莫用学生的主观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N].中国教育报,2016-07-30.

[4]毛振明.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自主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16(9):28.

[5]顾渊彦.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单元构建[J].体育教学,2015(5):16.

G807

A

2095-2813(2017)10(b)-007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70

猜你喜欢
教材体育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的“体育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