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2017-11-27 02:46:58佘丽源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学情境改革

佘丽源

(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佘丽源

(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该文通过对呼伦贝尔学院体育专业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进行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从而深化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在实践教学中提高体育心理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体育心理学 课堂教学改革 对策分析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它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指导当前的运动学习,课堂上就要达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再学习、就业储备知识与能力做铺垫。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探讨出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但仍然需要改进和完善,如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基本认知过程的改革对策分析;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情感交流过程的改革对策分析和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过程的改革对策分析。

1 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基本认知过程改革的对策分析

1.1 强化基本认知——体育心理学本身的魅力

作为一名体育心理学教师,除了要完成课堂教学外,最重要的是要把体育心理学本身的魅力承载给学生,懂得让学生领会在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能应用心理学知识,贴近体育学习中心理学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体育心理学课堂心理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

1.2 强化过程认知——教师知识更新,学生积极回应

高校课堂教学是很灵活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方案安排课堂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其教材虽更新了,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讲授新教材的知识点,部分教师的教案虽然更新了,但课件几乎不更新,甚至一些老教师讲来讲去,课堂上还是讲授旧教材的一些知识点,没有紧跟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思路去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课堂的教学需求,但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了学生想象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所以体育心理学课堂上,教师的知识点要及时更新,学生在课堂外所接触的体育心理学知识能与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相吻合上,学生才有积极回应的可能性。

1.3 强化认知过程——课上活动和课下活动

据调查得知,呼伦贝尔学院体育专业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课上活动包括提问、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课下活动包括课前的复习及预习教材知识点,完成课下思考题、实践内容及阶段考试内容等。体育心理学课程课时越来越少,体育心理学的学习不能单单依靠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只能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对更多知识的获取还是要依靠课下巩固学习来完成。因此,处理好课上活动与课下活动的衔接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中的有限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讲解知识的精髓部分,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及时给予其反馈,同时,还要将课上学习与课下延伸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点的统一。

2 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情感交流过程改革的对策分析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有情感交流过程,这是体育心理学课程性质必须具备的。一要教师能利用设置情境,增进师生感情交流。教师在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上要营造课堂物理环境,创设情境,还要充分利用情境,之后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创设情境及充分利用情境,提高课堂心理教学氛围。做到这一点无疑是体育心理学教师的一种挑战,但也只有做好这一点,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能适时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情境持续,形成连动的整体情境,让学生对体育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爱上课堂,爱上教师的教学风格,师生之间就有了情感基础。二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创设民主活动环节,增进师生感情交流。据调查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师常用的具体方法,开展合作学习环节,组间讨论发言环节,质疑提出问题环节,播放相关视频环节,学生实践讲解环节等。

3 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过程改革的对策分析

3.1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得体,多以和谐型教师为主

研究发现,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指向性、参与性和交往性这三个维度的状态构成(或决定)了课堂心理气氛的特色。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心理气氛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冷漠型。常见的课堂心理气氛大多为一般型;和谐型是一种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师需要为之而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和谐型教师在情绪状态表现为情绪饱满,师生感情融洽,对体育教学任务充满信心,自我感觉良好;在言语行动上,批评学生少表扬学生多,多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讲解清晰生动,注意观察学生听课状态,并能及时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

总之,体育心理学教学课堂教师要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以利于形成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还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的期望,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3.2 学生课堂听课行为得体,学习态度达最佳

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要认真讲,学生也要认真听,可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行为往往不能正确感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就是一种自我控制,是学生的体育意识及其行为的主要调节器,教师要让学生给自己在体育心理学学习过程中设立一个适宜的目标作为调控自己体育行为的动力,如可帮助学生处理好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具体目标与模糊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听课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3.3 完善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评价

体育心理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分析心理致因,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提高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体育心理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评价方法一是观察,又可分为行为记录法与评定量表法;二是口头评定,课堂上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随时记录,适时加以评定。

由于语言是人类交际最普通的工具,也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行为活动,因此,教师用语要清晰、简洁、准确、生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注意语言表达时的体态举止和面部表情,善于利用表情动作,以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状态和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1]季浏,殷恒禅,颜军.体育心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

[2]耿银贵.关于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文际,2014(7):240.

[3]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05-107.

[4]杨锋,潜沉香.体育心理学教材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5):17-19.

[5]林秀琪.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方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80-81.

[6]蔡理.体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4):471-472.

G80-05

A

2095-2813(2017)05(b)-012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27

猜你喜欢
心理学情境改革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改革备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