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荣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136)
我国高校羽毛球发展格局及态势研究①
郭天荣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136)
高校羽毛球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和全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诸多高校体育运动中占据较大比例的部分。因此发展高校的羽毛球事业也对我国的体育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准确把握高校羽毛球的格局,有助于把握我国羽毛球的发展态势,诊断高校羽毛球发展的优劣,为指引和发展我国羽毛球的事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和明确的指引。
高校 羽毛球 发展格局
羽毛球运动自1920年传入中国,距今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历史。1992年羽毛球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国在羽毛球项目上是优势项目,经常在各大类比赛中斩获奖牌。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羽毛球的课程,在校园设施环境上也增加了羽毛球的场地和器材。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羽毛球的发展情况良好。具体来说,目前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高校羽毛球在实力上是分布不均匀的。无论是在地区间的比较还是在高校间发展情况的对比,都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不均衡。这个也是由于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高校有关的体育项目政策所决定的。不均衡的发展也是高校羽毛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是高校羽毛球领导者突出。在我国的诸多高校中,国家“211”工程高校是主力军团。它们拥有高水平的运动队伍,也给我国输送了很多的优秀的羽毛球人才。这些人才优势引领着我国高校的和我国的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同时,一些竞技水平较低的高校,参赛的人员较少,也没有在一些比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一些重点的高校比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三是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欢迎程度和影响力在逐渐的加大。随着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普及,羽毛球的热度也在逐渐的增加。发展的势头逐渐良好,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数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一些高水平的高校对该项目的垄断现象显著。影响力的加大给高校羽毛球运动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
2.1 历年高校羽毛球赛事格局解读和态势分析
总体上来说,每一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都会有各个地区的高校参与。近几年的锦标赛都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批准、由部分高校承办的赛事。除了内地高校参与之外,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也有很多的高校接受邀请参与进来。比赛项目和奥运会类似,设置了男子女子单打、双打、混合,团体赛也一样。从这个方面来看,历届的羽毛球高校比赛呈现参与广、项目完备的特点。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现如今高校对羽毛球运动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的高校羽毛球运动竞赛形成了规模化、程序化的特点。积极性高、参与度广的羽毛球竞赛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系统化和完备化。
但是,高校羽毛球虽然参与度高、组织性广,但是在组织的过程中,高校羽毛球运动也出现了缺乏有效的组织、竞技水平较低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在一些小型的或者小范围区域的比赛中呈现出来的。目前来说,虽然不少的高校创办了羽毛球协会,也得到了一定学生的支持,但是,学校的重视不够、场地的设施的限制,都给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良好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这样的现状也使得羽毛球竞技水平较为低下。
2.2 高校羽毛球赛事地区参与格局和态势分析
自高校羽毛球赛事举行以来,各个地区的高校都积极参与。据统计,高校参与体育赛事的地区占比如下。
参与人数较多的省市及地区有:北京、广东、陕西、湖南、湖北、中国香港、安徽等。这些省市及地区每年参与人数的比例都较高,通过人数反映,我们可以推断,这些省市及地区的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前景也是较为乐观的。相比较其他的地区来说,羽毛球教育体系和教育质量较好。这些地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经济情况较好,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资源进行羽毛球教育的建设。同时,高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很好。
参与人数较少的省份和地区有: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等。这些地区从经济水平上来看,欠发达,没有很好的资源给羽毛球运动发展提供较好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条件,同时学校对其重视的程度也不够。学生的素质水平不高,也缺乏一些高水平的教练作为指导。但是这些省份虽然参与的高校数量不多,但是都有参与进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说,我国羽毛球教育的普及范围还是挺广的,做到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人参与。
总体来说,地区的参与的区别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首先是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决定的。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方上羽毛球事业和教育的发展和该地区经济建设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其次就是部分学校对羽毛球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只对篮球足球的体育项目感兴趣,忽视了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其次就是学生的素质水平不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对羽毛球的理解太浅薄,认为自己只要会打球就可以了。很多人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认识羽毛球,甚至很多学生对羽毛球的课程置之不理。每个学生都是差异的个体,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羽毛球运动发展遇到了阻碍。再者就是缺乏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练员作为指导,专业的羽毛球人才对学生和教育的帮助是很大的,他们可以推动和带动羽毛球教育的发展。因此教练的不够也给羽毛球事业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3 高校羽毛球赛事运动员情况和态势分析
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基本分为两个组别,一个是专业组,另一个是业余组。这种分类的方式也是为了给参与比赛的同学提供合理、公平的竞赛环境,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羽毛球的赛事中来,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参与的热度。
从历年羽毛球赛事男女生参与比例来看,从第一届比赛男生比例占70%多到现在的50%多,女生的比例从原来的30%到如今的45%左右,充分体现了羽毛球运动不再是男生的专利,性别的分配更加的均衡。
3.1 转变观念
作为高校,首先要重视起羽毛球事业,而不是对羽毛球事业有误解和疑虑,认识到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性。高校的羽毛球的老师和教练,要发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解释和引导,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重视羽毛球、参与羽毛球、实践羽毛球运动。不仅可以加强同学的身体锻炼,同时也是为我国羽毛球竞技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研究合作
上面我们提及了羽毛球在区域的发展和在不同的高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取决于地区经济、学校重视、学生水平等诸多的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高校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加强对体育运动的研究。让一些地区和高校的有利资源进行流动传播,多组织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多进行学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让羽毛球运动得到普及。同时也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羽毛球的普及和不同地区差异化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好的物质支撑。
羽毛球作为我的国球之一,是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大力发展我国高校的羽毛球事业对我国羽毛球的发展和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分析现在的形势和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大对羽毛球事业的管理、推动和规划。这样才能做到既推动了羽毛球事业的前行,也提升了我国国民的素质和体育竞技水平。
[1]雷钧麟.我国高校羽毛球发展格局及态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杨磊. 陕西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5.
[3]王金瑞.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刍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153-155.
[4]蒋美星,陆静雯.我国高校羽毛球的实力布局[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1):48-49,77.
[5]刘家成.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17):51,53.
G847
A
2095-2813(2017)05(b)-009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98
郭天荣(1970,9—),女,辽宁喀左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