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泽熙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4)
单手肩上投篮上肢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①
叶泽熙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4)
在投篮过程中,上肢的动作是整个投篮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从篮球运行的路线来看,上肢动作既是部分投篮力量的来源,更是控制球运动方向的“方向舵”,科学准确的上肢动作是高投篮命中率的保证。该文运用文献法、生物力学分析法、观察法以及通过对大量投篮录像的三维动作分析,对投篮过程中上肢发力应当遵守的基本原理,上肢持球路线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进行深入解析,从而方便广大篮球爱好者以及篮球教学者学习,加强篮球投篮教学的规范性,使投篮技术科学、准确、稳定、协调。
投球手 辅助手 肱二头肌 手腕 手掌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有效的得分方式,篮球比赛实质上是投篮比赛,主要考察两支队在不同战术背景下,彼此的投篮出手机会以及投篮命中率的高低。纵观国内外的优秀球员,他们均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相对一般球员而言,优秀运动员的显著特征是均有的较高投篮命中率。投篮过程主要用到了上肢的4个关节:肩、肘、腕和手指关节,无论哪个关节出问题都将导致投篮失败[1],而科学精准的上肢动作是篮球运动员高命中率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关键性基础,因此,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整个投篮的用力过程分析:由于正确的基本姿势能使身体各环节的运动统一在“同一矢状面”的屈伸中,并且,每个关节活动的原动肌都位于关节运动的同侧,这就提供了肌肉及关节运动方向的简单化和一致性的条件[2]。这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可能。准确、快速、协调的手掌动作是正确完成投篮动作的前提。因此,在持球过程中,运动员就必须要正确调整持球的手势,首先将球像服务员“托盘”一样的托起。五个手指头伸开到可以单手舒适持球的位置,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手指微屈,其弯屈度与球面弧度相同。[3]同时尽可能弯曲手腕,大拇指和小拇指自然张开,夹角约为80°左右,大拇指和小拇指的功能是防止球从侧面滑落。大拇指和小拇指要和其他三个手指头成“三角形”支撑着篮球。手指和指垫部分应该接触到球,“指跟”是指五个手指的指跟,而“指垫”专指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垫。如果你的手指过度弯曲,球只会接触到你的手指尖;如果手不够弯曲,球只会接触到你的掌心;因此,球必须在两种手势的中间值。另一个重点是大拇指,将球安置在你的大拇指指垫上,大拇指不能过于伸展。如果大拇指过于伸展,球就会离开你大拇指甚至食指垫。大拇指过于伸展就容易把球垫起来,篮球运动员就会对球失去控制能力,从而不能保证发力稳定。同时,你的大拇指不能过度向球底部移动,如果移动过度,会迫使你的肘向外,影响投篮准确度。
当我们做出出手动作的时候,在手腕放开弹出之前,护球手离开篮球,让投篮手完成投篮动作,这是最后的弹射动作,主要由三个手指控制。出手瞬间主要通过屈腕和食指,中指的拨动使球产生旋转,并控制球的出手方向,手腕的摆动用中间两个手指。[4]
运动员需要在投篮动作全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将手腕定型。如果篮球运动员在预备姿势时放松手腕,当他沿着投篮直线举起,在出手前他的手腕会自然放松。这样,出手前手腕还需要向后弯曲,副作用就会使球偏离“篮球入筐准确弧线”。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接球之后,手腕马上定型并在正上方直接出手,任何其他的方向的力量都会对篮球运动员的投篮都会产生副作用,特别会对投篮弧线产生影响。
辅助手在投篮中的作用通常是固定球,让篮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不要产生侧滑。正确的握球动作是要将球拿下至小腹前,直到运动员感觉胳膊跟地面平行。如果球掉了,辅助手需要重新调整位置。运动员的小指、无名指、甚至中指,负责给篮球足够的压力,以防止它掉落。同时,这些手指也需要平行加力。保证投球姿势,保证投球手的手垫正对篮筐。从侧面看,你的上身从肩膀到胳膊肘,应当与地面垂直,所以,手腕固定,小臂与地面平行,肱二头肌与地面垂直,构成了两个直角。当起手姿势准备完毕,则可以投球了。
将篮球投出以后,双手需要继续保持原型。正确的投篮姿势为,持球手是在完全放松的条件下投出,另外一只手同样是松弛的,用来协调保持身体直立,如果你的另一只手移动,使左肩产生沿人体纵轴向后的动量矩。左右肩的动量矩方向一致,这样就加大了肩轴的转动效果,不利于投篮时的稳定性。那么,你投篮之时,身体将会偏离你正对篮圈的方向,这样投出的球会很离谱[5]。
(1)在单手肩上投篮的过程中,为了让球可以以最佳飞行曲线入筐,需要前臂、肘、腕、肱二头肌、和手指关节等部位的协调配合,同时尽可能的使这些部位处于同一“矢状面”上,减小篮球的“左右偏角”和“侧旋”。
(2)在投篮过程中,辅助手只提供支撑作用,避免球的滑落,不提供投掷的力量。
(3)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练习,让误差降低到最小。
(4)在在单手肩上投篮的过程中,上肢的主要作用是“方向舵”,而不是使球发行“助推器”,双手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球的飞行方向,而不是决定球的飞行距离。
[1]李育忠.论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力学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00-304.
[2]任晓静.单手肩上投篮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2(9):43-45.
[3]袁凤生.现代篮球投篮技术结构的力学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90-93.
[4]杨宗青.篮球投篮的运动特征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16(1):79-90.
[5]王晓军.动量矩对篮球投篮技术的影响[J].燕山大学学报,2006 (9):468-470.
G841
A
2095-2813(2017)05(b)-001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14
叶泽熙(1986,7—),男,汉,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